中医治疗眩晕34方中医治疗眩晕的经典方剂急成功案例。
眩是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因二者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究其原因有四。
一是外邪袭人,邪气循经脉上扰巅顶,清窍被扰,可发生眩晕。
二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随海不足,发生眩量;或是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发生眩晕;或是脾胃不足,气血亏虚脑失所养。
三是痰湿中阻,痰湿上犯,蒙蔽清阳而发眩晕。
四是痕血内阻,清窍受扰,而生眩晕。
根据上述情况,宜选用下列偏方、验方治疗。
1 .挹神汤治眩晕[方剂] 生石决明(先下)21-45克,生牡蛎15-30克,生地、生白芍、夜交藤各9-15克,白蒺藜9-12克,酸枣仁9-18克,合欢花6-12克,远志、黄芩各6-9克,番附6克。
[加减] 肝血虚目昏、面色萎黄者重用白芍,加当归、何首乌、阿胶。
肝阳上扰而致头晕目眩者重用生牡蛎,加生赭石、天麻。
肝风内动而致筋惕肉响者加菊花、钩藤、僵蚕。
肝火上炎而致头痛目赤者加龙胆草、芦荟、青黛。
肾阴不足腰膝软、五心烦热者重用生地.加山萸肉、天冬、女贞子、龟板胶、当归;兼见肾阳不足者去白蒺藜、远志,加肉桂、附片、肉苁蓉,同时注意阴中求阳,配熟地、龟板、桑椹、枸杞子。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 治眩晕奇效。
[验证] 高x ,男,73岁,病历号192443 ,于1982年8月4日诊。
眩晕目花2月余,耳鸣耳聋,视物不清如在雾中,头部有气窜之感,二便正常。
舌根部苔黄厚,脉沉滑。
此属阴虚阳亢,风痰上扰,治当益阴潜阳,驱风化痰。
挹神汤加减:生石决明(先煎)4O克,生地15克,钩藤20克,橘红、石解、茯芩各12克,草决明、谷精草、半夏、菊花、白蒺藜,地骨皮、夜明砂、蔓荆子各10克。
水煎服。
服42剂痊愈。
[备注] 凡阴虚火旺而致的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烦躁、汗多、易怒、心悸、胁痛等均可用此方治疗。
2 .大建中汤治眩晕[方剂] 人参、干姜、蜀椒、饴糖。
[制用法] 治眩晕症加法夏6克、白术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 此方出自《金匾要略· 腹满寒庙宿食病》篇,是建中补虚名方。
笔者运用此方注重“胸中大寒痛”等立方主证,为本方辨证要点,治疗嗜睡、眩晕各1例,均收满意疗效。
[验证] 陈x ,病近半年,经中西药治疗效微,而求治于余。
表现为眩晕,如坐舟车,腹痛不食,恶心欲吐,手足不温,面色苍白,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
如法治疗,3 剂显效,7剂痊愈。
随访至今末复发。
3 .防眩汤治眩晕[方剂] 党参、法半夏各9克,当归、熟地、白芍、白术各30克,川芎、山萸肉各15克,陈皮3克,天麻9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此方出自经方家曹颖甫先生治眩晕证所录,用之临证,每每有效,曰为治虚证眩晕好方。
临证加减,治疗以眩晕为主证的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病等症,可收意想不到之效。
[验证] 何xx ,家庭妇女,58岁。
于1988年4月24日上午10 时,突觉天昏地转,树摇欲倒,呕吐频繁,家人急邀余往诊。
投以防眩汤。
处方:党参、天麻、法半夏各9克,当归、白芍、熟地、白术各30克,川芎、山萸肉各10克,陈皮3克。
3剂。
服l剂后,眩晕明显好转,嘱原方再服3剂,安然痊愈。
4 .柳枝粉治眩晕症[方剂] 柳树枝。
[制用法] 取柳树枝晒干研末备用(最好在清明前后数日采取,阴干,存过冬)。
用时,根据辨证选一、二味中药煎汁冲服10克柳树枝粉;若辨为火证,取夏枯草15克;风证,取钩藤30克;痰证,取制半夏12克;痕证,取丹参15克;气虚取太子参30克;血虚取当归12克;阴虚取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阳虚取仙灵脾、仙茅各15克),每天l次。
[功效] 疗效经治25例,以头眩晕为主症,兼呕吐、头痛、胸闷、气急等;其中肝风内动10例,肝火上炎例,痰湿上蒙4例,瘀血阻滞2例,阴虚3例,气虚1例,均经他法治疗末效者。
用上法治疗后全部治愈,见效最快为2天,慢为7天。
药后未见副作用。
[验证] 赵xx ,男,46岁,教师。
因眩晕卧床不起已l个月余,伴恶心、头痛、失眠、易怒,舌苔薄白腻,脉弦滑。
曾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经用他药,效果不显。
中医辨为痰湿上蒙,用半夏煎汁冲柳枝粉服,2次见效,5次获愈。
[备注] 按柳枝入药,早有文献记载,《本草纲目》谓“煎服,治黄疽,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
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含有水杨酸武等成份;国内近年来亦有用柳枝治冠心病、慢性气管炎、传染性肝炎、烧烫伤等有效。
至于治眩晕,是否系水杨酸武等成份促使血管微循环改善,尚待进一步研究。
5 .镇眩汤治疗眩晕症[方剂] 川芎、白芍各10-16克,当归、生地、桂枝各10-12克,白茯芩12-18克,白术、甘草各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60克。
[制用法] 每天l剂,水煎2次,每次煎取200 -300毫升,早晚各服l次,15天为l疗程。
[疗效] 治眩晕症有良效。
[验证] 严、,女,61岁,干部,病案号117667 , 19588年7月14日人院。
主诉阵发性头晕2月余,加重10天。
西医诊为高血压病。
患者1988年4 月下旬始出现阵发性头晕,未作诊治。
症状每于休息不好,情绪波动而加重,近10天头晕明显,伴汗出少寐、胸闷心慌、例稀溺清。
查血压18.7/ l 3.3千帕斯卡,形体肥胖,面色红,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X 线胸部摄片示:左心稍丰满,心电图检查:左室高电压。
投镇眩汤加丹参30克,钩藤20克,麦冬、菊花各15克,泽泻12克。
连服10剂,头晕、易怒、少寐症状减轻,血压18.7/l 2.0千帕斯卡,继服原方15剂,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带药7剂出院。
6.天麻擅治眩晕1、研粉服:将天麻研成细粉,或至0中药店购买天麻粉。
每次服2克,每日2次。
2、煎水服:取天麻6~9克,加水一大碗,小火煎至半碗服用。
第二次煎煮可加水大半碗,小火煎至半碗饮用。
每天服两次。
治头痛眩晕偏方取天麻15克,童雌鸡1只,处理干净。
将天麻放入鸡腹中,炖(或蒸)两小时,食肉,饮汤。
7:草决明30克,水煎服;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相关药理:有降压及利尿作用。
8:玉米须60克水煎代茶饮。
功效:利水消肿,利胆退黄。
相关药理:有明显的利尿、降压、降糖、利胆及止血作用。
9:仙鹤草60克,水煎频服,连服3天。
用于内耳眩晕。
功效:收敛止血,解毒,杀虫。
相关药理:水提取物使血压降低。
10:钩藤20——30克,加沸水浸泡,待温泡脚,每次半小时,日2次。
功效: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相关药理:能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且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11:天麻15——30克,鸭头7只洗净,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共炖至鸭头骨酥。
鸭头及汤,分7日饮食。
适用于梅尼埃综合征所致眩晕。
12.将枸杞15克、红枣10枚加水煮30分钟,将鸡蛋2个打破调入煮熟,早晚两次服用。
可补养气血、增强体质,对贫血、慢性肝炎、肺结核等慢性病所致头晕眼花、精神恍惚、视力减退、夜尿增多有疗效。
13.将鸡肉250克、首乌、当归、枸杞各20克加水共煮,食肉饮汤。
可补血养肝,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
14..将牛肝100克切成片,与枸杞30克加水共煮,食牛肝饮汤,每日一剂。
可补血养肝,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
15.甘菊粳米粥:取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净,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
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眩晕。
16..芹菜苦瓜汤:芹菜500克、苦瓜60克,同煮汤饮用。
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
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眩晕。
17.葛根粳米粥: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参、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一剂,可以常食。
适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眩晕。
18.车前粳米粥: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每日1剂,常吃。
适用高血压痰湿壅盛之眩晕。
19、乌鸡粳米粥:乌鸡1只剖洗干净,浓煎鸡汁,黄芪15克煎汁,与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趁热服食。
用于气血两亏之眩晕患者。
20、荔枝粳米粥:荔枝肉50克,山药10克、莲子10克加入适量水同煎煮至软烂时再放入大米250克,煮成粥即可。
日服2次,用于脾虚血亏之眩晕者。
21、龙眼鸡子粥:龙眼肉50克、鸡蛋1只、枣30枚,加粳米适量同煮常服,用于气血不足之眩晕患者。
22、人参粳米粥:人参粉(片)3克,同粳米100克加清水适量同煮成粥,再把熬成汁的冰糖徐徐加入粥中,搅匀即成。
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眩晕患者。
23、独活20克,鸡蛋8个,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上火煮,待鸡蛋煮熟后剥去蛋壳,再放入锅内多煮一会儿,也可将煮好的鸡蛋继续泡在药汤里,目的是使药汁更好的渗入到鸡蛋内。
每次取2—3个煮好的鸡蛋吃下,最好在一天内将8个鸡蛋全部吃完。
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即可。
24、取苍耳子10粒,放入锅内,加入3杯水,将3杯水煎至一杯汁时倒出,在一天之内分两次喝完。
连喝5—7天,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摔伤后落下的眩晕用此方)25、大枣7个,秋天的黄瓜蔓一把,共放入锅内,加一水舀子水上火煎,待煎至一小碗汤汁时,再加入少许黄酒,趁热一次喝下。
喝完此汤后,马上用棉被捂上,直到出一身透汗为止。
26.泽泻单味药50克煎水服,治疗眩晕特效,我家三代都用这单方治疗眩晕。
27.治头晕头痛:黄芪. 天麻各一两,炖黄母鸡一只吃下,连吃三只治愈。
28.独活鸡蛋治眩晕症独活30克,鸡蛋(最好是红皮的鸡蛋)6个,用水同煮。
待鸡蛋煮熟时,把鸡蛋取出,把壳敲碎,再放入药锅(最好是吕锅)煮15分钟,去汤、去渣,吃鸡蛋,一次吃两个,每天一次,每付吃三天。
轻者一付即愈,重者吃三付。
29.头晕:用才出小鸡的蛋壳,焙干研面,红糖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0克,3日愈野生天麻150克,白芷40克,黑桃七150克,白藓皮90克,紫河车120克,春不见200客,响铃草150克,人参90克,头顶一颗珠50克,使用方法,共研面次用10克,于鸡蛋调和蒸服,临床治愈907例头昏晕患者,临床疗效,特效。
30.仙鹤草90克红枣12枚,水煎服,一日二歺,早晚饭后服,三~五天愈。
31.方药及用法:焦白术20克,泽泻60克。
水煎分2次温服。
主治:内耳性眩晕(即美尼尔氏综合征32.肝胆湿热眩晕中医临床龙胆泻肝汤方剂组成:龙明草12g,黄芩9g,泽泻9g,车前子包12g,木通3g,当归9g,柴胡6g,生地15g,栀子9g,甘草6g。
主治疾病:肝胆湿热眩晕出现症状:头晕、耳鸣、面部及两腿浮肿,小便短少黄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