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鼎立》课堂实录

《三国鼎立》课堂实录

《三国鼎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三国演义》,并请学生谈谈你知道的三国故事和三国人物;并说明《三国演义》是小说,只是文学作品,与真实的历史有区别。

2、主问题设计把握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三国鼎立的形成,根据教学重点设计主问题。

一、自主学习两场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让学生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由于军阀割据造成社会混乱,与此同时,袁绍和曹操的势力发展壮大。

出示官渡之战形势图,让学生讲述这场战役,并说明这场战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出示曹操回师途中写的《龟虽寿》,展示曹操想一统天下的愿望,面对强大的曹操,孙、刘选择联合,在赤壁又进行了一场大战,让学生仿照学习官渡之战的方法,学习赤壁之战,对比两次战役分析曹操在这两场战争中一胜一败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有何启示?引导学生理解骄兵必败,要团结合作。

二、三国鼎立。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较难理解。

出示三国鼎立的形势图,让学生完成表格,理解国家建立的三要素: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并理解三国鼎立形成以后,为了积蓄力量消灭对方,每一个政权都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自己的经济,让学生简单了解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自主探究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并出示两则历史材料,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是历史的进步。

三、评价曹操,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出示舞台上曹操白脸奸臣的形象,再出示材料——名人眼里的曹操,最后让学生依据对本节课的学习,自主讨论你眼里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一分为二,看是否对当时的社会有贡献。

3、知识拓展让历史与现实衔接。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这样的问题设计,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能有话可说。

这个问题是以学生自主发言为主,一定要给学生思考、交流、发言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