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2.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同位角,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巧妙设疑,复习引入
问题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相交和平
行”,再进一步针对相交和平行分别提出问题2、3。
问题2:如图,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分别有何关系?
借助两条直线相交的基本图形复习“两线四角”的关系,为探索“三线八角” 的关系奠定基础。
问题3:什么叫两条直线平行?
复习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A
B
D
C
O
A
C B
D l
1
2 3 4 6
7 5
8
问题4:观察下面每幅图中的直线a,b ,它们分别平行吗?你能验证吗?
教师引入:三组直线看上去似乎不平行,其实它们分别都是平行的,这是由于背景造成的视觉误差,所以按照平行线的定义仅凭观察来判断直线的平行关系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进一步寻求证据,本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由此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预习引入 新知预热
1.比较课前同学们制作的工具,看看哪一组做的工具比较好, 教师提问:此工具是有几条线组成,其中小于平角的角有几个。
老师简要介绍此工具的用处:我们把这个工具称之为平行线分析器,我们将借助这个工具进行平行线的学习,不要看他构造简单,他对探究分析平行线是很有帮助的。
2.由∠1与∠2的位置关系引出对“三线八角”的认识与同位角的概念。
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l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具有∠1与∠2
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可以看作是在被截直线的同一侧,在截线的同一旁, 相对位置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角称为同位角。
问题:图中还有其他的同位角吗? 3.练习(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1)(2016海珠期末)如图,同位角是( ) A .∠1和∠2
B .∠3和∠4
C .∠2和∠4
D .∠1和∠4
(2)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积极探索
活动内容:1.引入实际问题:如课本彩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
如果木条b 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 与墙壁边缘所夹角是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 与木条b 平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会得到:木条a 也与墙壁边缘垂直时,才能使木条a 与木条b 平行。
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实际问题中在判断两根木条平行时,借助了墙壁作为参照,你能将上述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吗?你能用我们制作的平行线分析器来比划这个实际情景吗?试着画出图形,并结合图形说明。
学生回答:如图,把墙壁看作直线c,直线b 与直线c 垂直时, 只有当直线a 也与直线c 垂直时,才能得到直线a 平行于直线b 。
问题2:
1.图中的直线b 与直线c 不垂直,直线a 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与直线b 平行呢?请你利用自己制作的工具亲自动手操作。
2.综上探索,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四环节:画图延生 巩固新知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介绍平行线的画法
a
c
b
2.学生模仿教师画法并且说明理由
3.层层巩固,续探新知 议一议:
问题1:你还记得怎样用移动三角板的方法画两条平行线吗?你能用这种方法过已知直线AB 外一点P 画它的平行线吗?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问题2:分别过点C 、D 画直线AB 的平行线EF 、GH , EF 与GH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结论: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1.如图,∠1 =∠2 =5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 、CD 平行吗? 说明你的理由。
变式1:如图,∠1=∠2=5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 ,CD 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变式2:如图,∠1=55°,∠2=12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 ,CD 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A
B
P
. 议一议 2
议一议1
E F
2 C
A
3 B 1
D
E F
2 C
A 3
B
1
D
E F
2
C
A
3
B
1
D
变式1
变式2
C
D
C
B
A 54
3
21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 ∠1=70°,在给出的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 ∥ CD 的条件的是( )
A.∠2= 70°
B. ∠3= 110°
C.∠4= 70° D .∠5= 70°
(2)如图,∠1=65°,∠B =65°,可以判断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3=30°,当∠ABE =______时,就
能使 BE ∥CD ?
第六环节: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2.如图,在屋架上要加一根横梁DE ,已知∠B=32°,要使BC,则∠ADE 必须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第六环节: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总结反思
问题1:本节课你认为自己解决的最好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问题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布置作业
习题2.1 A 组1、2、3题 B 组 1、2题
3E
D
C
B
A
1
D
C
B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