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的特殊染色法实验报告

细菌的特殊染色法实验报告

细菌的特殊染色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芽孢、荚膜和鞭毛的染色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芽孢染色法是根据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颜色而便于区别。

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当用弱碱性染料孔雀绿在加热的情况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可以进入菌体及芽孢使其着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

若再复染(蕃红液),则菌体呈红色而芽孢呈绿色。

观察荚膜通常采用负染色法,即将菌体染色后,再使背景着色,从而把荚膜衬托出来。

观察鞭毛是采用在染色的同时将染料堆积在鞭毛上使它加粗的方法。

细菌只有在个体发育到一定的时期才具有鞭毛,一般在多次移种之后,在其旺盛生长阶段染色。

三、实验用品
1、器材
(1)显微镜(2)载波片(3)接种环(4)酒精灯(5)香柏油(6)二甲苯(7)
无菌水(8)1%盐酸(9)电炉(10)墨汁(11)20%CuSO4(12);95%乙醇(13)擦镜纸等
2、试剂和材料
(1)菌种:巨大芽孢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等
(2)芽孢染色用7.6%饱和孔雀绿液、0.5%蕃红液(或石炭酸复红液和吕氏美蓝液)。

(3)莢膜染色用刚果红、明胶水溶液、吕氏美蓝液等。

(4)鞭毛染色用硝酸银染色液(A、B液)或Leifson染色液(A、B、C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芽孢染色: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孔雀绿染色法:取干净载片按无菌法取巨大芽孢杆菌菌体少许制成涂片,风干固定后,在涂菌处滴加法7.6%的孔雀绿饱和水溶液,染色10分钟后,用水冲洗,再用0.5%恭红花红液染色彩1分钟,水洗,风干后镜检。

芽孢被染成绿色,营养体呈红色。

(2)石炭酸复红染色法:在一支小试管(10X 100mm)中,滴入3--4滴蒸溜水,用接种环取巨大芽孢杆菌于水中,充分搅匀,使菌体分散,制成较浓的菌悬液。

然后滴加等体积的(3-4滴)石炭酸复红液摇匀。

将此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10-15分钟,使芽孢及菌体着色。

取此菌液体2--3环在洁净的载片上做成涂片,白然干燥通过火焰固定后,在白米水下缓缓冲洗,使菌体脱色,再用吕氏美蓝液复染1-2分钟。

用水洗去多余染液,轻轻用吸水纸吸去水分,干后镜检,结果可见芽孢被染成红色,菌体呈现蓝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