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一、单项选择题1.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2HBr(g)H 2(g)+Br 2(g)反应。
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解析:选C 。
C 项说明三种物质共存,是可逆反应。
2.298 K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 2和3 mol H 2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B .有无催化剂该反应放出的热量都为92.4 kJC .反应放出的热量始终小于92.4 kJD .若再充入1 mol H 2,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应为92.4 kJ解析:选C 。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正向不可能进行到底,所以1 mol N 2和3 mol H 2反应放出的热量始终小于92.4 kJ ,C 正确。
3.对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N 2(g)+3H 2(g) 2NH 3(g) ΔH <0,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为( )A .断开一个N ≡N 键的同时有6个N —H 键生成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 .N 2、H 2、NH 3分子数比为1∶3∶2的状态解析:选C 。
断开N ≡N 键与生成N —H 键是同一个反应方向,A 不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r =m n,反应过程中m 始终不变,若M r 不变,则n 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密闭容器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
4.在2NO +O 22NO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反应中,如图所示表明在30 ℃和100 ℃时的平衡体系中,NO 的百分含量与压强(p )或压强一定时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D。
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百分含量应减小,故A错;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能够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故B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NO的百分含量降低,故C错。
5.已知常温常压下,N2(g)+3H2(g)2NH3(g)ΔH=-92.4 kJ/mol。
在同温、同压下向一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完成时放出热量为Q1 kJ,向另一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乙中通入1.5 mol N2和3.0 mol H2,相同条件下反应完成时放出热量为Q2 kJ,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2Q2=Q1=92.4B.Q2<Q1<92.4C.Q1<Q2<92.4 D.Q1=Q2=92.4解析:选C。
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多加0.5 mol N2,所以乙放出的热量多于甲的。
甲、乙两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始终少于92.4 kJ。
6.(2012·武汉高二测试)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增大压强②减小NO2的浓度③增大O2浓度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解析:选A。
①增大压强,平衡向减小体积的一方移动,即正向移动。
②减小NO2的浓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
③增大O2浓度,平衡向消耗O2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
④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
⑤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7.右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O22NO2(该反应放热)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解析:选C。
此坐标的纵轴表示的是NO的转化率,横轴表示温度,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在此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时对应的转化率,从c点作纵轴的平行线与曲线交于一点,这表示若想达到c点对应温度的平衡状态,需要转化更多的NO,表示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即v(正)>v(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二、双项选择题8.(2012·吉林一中高二检测)密闭容器中,反应2X(g)Y(g)+Z(s)已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升高温度,X(g)的浓度增大,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若容器体积不变,在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Z(s),则平衡向左移动C.压强变化对该平衡没有影响D.若容器体积不变,加入氦气平衡不移动解析:选AD。
若升温,X(g)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Z 是固体,加入少量Z(s),平衡不移动,B错;正反应方向体积缩小,压强改变平衡会移动,C错;若容器体积不变,加入氦气没有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D正确。
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c C(g)+d 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小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解析:选AD。
气体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即增大压强),若平衡不移动,则D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
再次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a<c+d,A、D正确。
三、非选择题10.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3H22NH3Δ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t0~t1B.t2~t3C.t3~t4D.t5~t6解析: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必定相等,从图中可看出t0~t1、t2~t4、t5~t6时间段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t1时刻,条件变化使v(正)、v(逆)都加快,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对照反应式可看出条件变化应是“升高温度”。
t3时刻,v(正)、v(逆)都同幅度加快,应是“加催化剂”。
t4时刻,v(正)、v(逆)都减慢,且v(正)<v(逆),平衡逆移,所以是由“降低压强”引起的。
由于t1~t2时间段和t4~t5时间段中,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百分含量都减小,所以应是t0~t1时间段中氨百分含量最高。
答案:(1)t0~t1t2~t4t5~t6(2)升高温度加催化剂降低压强(3)A11.(2012·西安高二测试)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 A+n B p C达到平衡,若:(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________p(填“>”、“<”或“=”)。
(2)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解析:(1)A、B、C都是气体,减压,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则说明m +n<p。
(2)加热,平衡向生成C即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吸热的。
答案:(1)<(2)吸热12.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x C(g)的生成物C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w(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____________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后的情况,则________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化学计量数x 的值________。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 )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所以a 曲线表示有催化剂,b 曲线表示无催化剂;(2)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He 气,平衡不移动。
恒温恒压下充入He 气,相当于对原平衡减压,则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由丙可知,恒压下升温,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恒温下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x >2。
(4)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的浓度增大,w (C)增大等。
答案:(1)b b 达到平衡所用时间长,说明b 的反应速率小于a(2)a a 中充入氦气,w (C)不变,平衡不移动(3)吸 大于2(4)w (C)或C 的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即正反应方向移动13.(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向2 L 密闭容器中通入 a mol 气体A 和b mol 气体B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 A(g)+y B(g) p C(g)+q 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 =12v A ;反应2 min 时,A 的浓度减少了13,B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a 2mol ,有a mol D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