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课第2课时【课题】第二章实训安全第一节机械、电气设备安全第二节拆解化学品的“毒”招【课时】第3课时【备课时间】2019 年3月5日【授课时间】2019 年3月13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气、机械实训和化学安全事故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伤害。
2、掌握安全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化学实训的预防措施。
二、技能目标:1、掌握安全使用机械、电气设备、遭遇化学安全事故的防护方法。
2、对自身的安全负责,及时解决在生活、生产中可能碰到的安全危机。
三、情感目标:1、理解安全规范地使用和操作各种设备是人身安全的保障。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安全问题。
【教学重点】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和遭遇化学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防护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机械、电气安全和化学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展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山东省某学校有一间化学实验室,设施简陋,没有安装进行化学实验所必的通风设备,室内的空气循环不畅通。
一天,某班级的学生在该实验室做有毒学实验时,不久即有一名同学发生不良反应,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继而又有几名同学出现同样的反应。
直到最后,共有15名学生中度中毒,多数学生和化学老师轻微中毒。
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这是有害气体中毒了。
警示: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中生不但要在生产学习、模拟仿真实训中强化技能训练,更要在实训操作中强化全意识,养成遵守安全规程的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机械、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中职生在实训过程中接触的机械、电气作业非常多,所以必须掌有关的安全知识。
一、机械安全(引入)视频:机械伤害案例1、机械伤害的种类(1)机械设备零部件旋转时造成的伤害。
例如,机械设备中的齿轮、皮带轮、滑轮、轴等零部件。
这种伤害的主要形式是铰伤和物体打击伤。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例如,锻锤、冲床的施压部件、牛头刨制床的床头、龙门创床的床面及桥式吊车大、小车的升降机构等,伤害事故主要有压伤、硬伤、挤伤。
(3)刀具造成的伤害。
例如,车床上的车刀、钴床上的钻头、锯床上的锯条等。
这种伤害主要是烫伤、刺伤、割伤。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伤害。
这类伤害事故主要有被固定不车的加工零件甩出而造成的打伤和被加工的零件在吊运和卸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砸伤。
(5)电气系统造成的伤害。
这类伤害主要是电击。
(6)其他伤害。
有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伴随着发出强光、高温,还有的放出化学能、辐射能等,这些对人体都可能造成伤害。
2、引起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1)擅自拆除安全装置。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
更有一些人,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
(2)不按规程操作。
一些机械在作业时危险性是很大的,但有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尤其是工作时间长了,把操作规程和要求抛到脑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麻痹大意,疲劳作业。
在生产作业现场,要有高度的警惕性,不论是在工作的时候,还是在休息的时候,都要牢记“安全第一"。
(4)作业空间狭小。
在机械作业中,各种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安全作业空间。
机械设备之间安置不能太过紧密,否则,在一台机械工作时,其危险的工件会对邻近的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5)不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
在生产工作场所,我们不能像平时那样,穿自己喜欢的服装。
尤其在旋转机械附近,我们身上的衣服一定要利素。
(案例分析)某工厂铸造车间配砂组老工人李某,经常早上提前上班检修混砂机内以保证上班时同正常运行。
某天早上七点平,李某来到车同打开混机门,没有在混秒机的电源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的告牌便进入机内检修。
他怕舱门开大了影响他人行走,便将舱门仅留有很窄的缝隙。
七点五十分左右,本组配孙工入范某上班后,没有预先检查一下机内是否有人工作,便随意将地门推上,顺手开动混砂机试车。
当听到机内有人叫时,大惊失色,立即停机,但速轮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混砂机停稳后,范某与其他职工将李某救出。
李某头部流血不止,工厂卫生所医务人员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对李某做了止血包扎,用车立即将李某送住医院教治,但由于其头部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提示:在进行机操作时,一定要按相关规格严格操作,预先进行安全检查。
切不可因一时疏忽而悔不已。
3、实现机械安全的措施(1)保证机械本身安全。
防护栏、拨手器、双手启动按钮、红外线光电保护等安全装置能在机械运行时将人的手隔离在危险区域外。
因此,这些装置都是我们的安全卫士,千万不要把它们拆掉。
(2)机械的操作者必须做到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一般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3个环节。
操作前要经过培训,熟知安全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内容;操作中要按照相关规程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后清扫整理工作环境。
(3)安排适当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人不可能长时间地连续作业,经过一定时间就会疲劳,作业效率就会降低,这时如不能及时休息,就会发生事故。
因此,一定要杜绝疲劳作业。
(4)作业场地要达到要求。
作业场地不得过于狭小,工、卡、量具应按规定摆放,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平稳,防止坍塌或者滑落。
(5)科学使用劳保用品。
根据接触危险能力的作业类别和可能出现的伤害,按规定正确选配。
该用的一定要坚持佩藏,不该用的坚决不用各抒已见:(设疑)计论一下:在振作机械时,是不是戴手套作业就会更加安全呢?二、电气安全3、电气事故的种类(1)触电事故。
指人身触及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面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触电又可分为低压触电、高压触电两种。
(2)雷电和静电事故。
指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
(3)射频伤害。
指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指电磁场伤害。
除高颗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4)电路故障。
电能在传递、分配、转化过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
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并且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备。
以上四类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
2、电气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电压(2)做好绝缘措施(3)屏护(4)安全距离(5)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6)合理选用电气设备(7)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第二节拆解化学品的“毒”招(引入)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然而,人类在相用学品的本同柱发生产的同时,危化学品有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征,给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副作用。
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严重的化学事故,的人类造成产重的危害。
中职生在进行实时,部分专业学生需要接触化学品,所以必学探化学品的相关知识,将化学品的”毒“用一一解并来。
一、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常的危险化学品有液化气、管道媒气、青水等油速稀释,汽油、苯、甲苯、甲醇、液氧(氧、氨水)、氯乙、液氧(氯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黄磷、强酸、强碱、农药杀业剂等。
(案例分析)2015年10月12日上年,位于满北阳新境内的一家公同发生氨气超压泄漏事故。
至少造成230入中毒住院,其中10人中毒较深,当天上年7时40分左右,北高化工医药公司制药二厂氨气高压反应里超压,安全网起跳,爆破片起爆,含25%的硫酸盐液体物料从数管冲出。
随后,附近部分居民出现不通、恶心、流泪等症状。
村民刘某说,事发前他突听到一声巨响,随后间到一股刺鼻气味。
不一会儿,听见母来:“快跑”。
间,整个房子笼罩着刺鼻的气味,母亲昏倒在地,他迅速将母亲送到镇卫生院救治,至今昏迷不行…提示:在发生化学品事故后,如果是毒气发生泄漏,应及时用湿毛中或手帕等住口、鼻,然后紧急撤离。
二、产生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原因产生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从各种化学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一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二是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差:三是生产工艺落后、设备带病运行四是违章行车、驾驶等引起的危化学品运输车事放五是非法经常、生产销售造假面引发的事故等。
三、学生进行相关化学品实训的安全要求1、化学品使用的安全要求1.作业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控制作业场所中的有害气体、蒸汽或粉尘,通风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
2.剧学使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和呼吸防护用品。
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时,工人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
需要使用呼吸器的人员必须进行正规培训,掌握呼吸器的使用、保管和保养方法。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道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②不直接接触会引起过做的化学品;③工作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以及便后要充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④在衣服口袋里不装有被污染的东西,如抹布、工具等;⑤勤剪指甲并保持指甲洁净;⑥时刻注意防止身体被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换工作服时更要注意;⑦防护用品要分放、分洗;⑧定期检查身体。
四、发生化学品事故后的自我防护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遇毒气袭击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
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
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速住棵露的皮肤。
如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防护服,尽可能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成游冰用的护目镜等。
4,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侧上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迅速撤离现场。
5.清洗消毒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6.救治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中毒人员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暖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劇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课后作业】在学校的实训室搜寻一下,有没有设备带病运行的?如果有,要向老师反映尽快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