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选择题(一)A1/A2型题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A.门诊患者B.急诊患者C.住院患者D.探视者E.陪护者2.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EA.新生儿肺炎B.新生儿脐炎C.新生儿腹泻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硬肿症3.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E.6分钟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气体杀菌剂的是BA.甲醛B.环氧乙烷C.过氧乙酸D.乙醇E.戊二醛5.不适合用于干烤法灭菌的是EA.凡士林B.滑石粉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6.不适合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A.油剂B.搪瓷物品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7.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DA.燃烧法B.干烤法C.煮沸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8.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AA.253.7nmB.210 nmC.328 nmD.270.7 nmE.312 nm9.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B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乙醇E.碘伏10.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手术刀片D.血压计袖带E.压舌板11.产房属于Ⅱ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BA.100cfu/cm³B.200 cfu/cm³C.500 cfu/cm³D.50 cfu/cm³E.5 cfu/cm³12.下列哪种消毒剂消毒的物品使用前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C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甲醛E.碘伏13.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及去污防锈,可加入D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E.稀盐酸14.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CA.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B.始终保持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C.去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壁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E.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1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A.冲洗瓶口B.检查溶液的颜色C.冲洗无菌容器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16.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方法是AA.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的号码B.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一定要修剪指甲C.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D.以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首套的内面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17.护士王某,在执行PICC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她应EA.加戴一副手套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C.用胶布粘帖破损处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E.立即更换18.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2小时19.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项可被视为清洁A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E.胸部以上20.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CA.病房B.值班室C.医护办公室D.治疗室E.库房21.无菌溶液按要求打开后,如未用完,此溶液的有效期为BA.12小时B.24小时C.3天D.7天E.2周22.下列疾病需采取严密隔离的是DA.疟疾B.破伤风C.新生儿脓疱疮D.霍乱E.肺结核23.患儿,8岁,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E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血液-体液隔离D.接触隔离E.肠道隔离24.戴帽子、口罩是不正确的做法是D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B.口罩应罩住口鼻C.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D.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E.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25.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DA.血液B.阴道分泌物C.胸膜液D.汗液E.羊水(二)A3/A4型题(26~2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3岁,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收入院。
26.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是DA.严密隔离B.接触隔离C.呼吸道隔离D.肠道隔离E.保护性隔离27.护士为其发药时,用避污纸接取药杯。
是用避污纸正确的方法是AA.应从页面抓取B.随意撕取C.污染的手可以掀开撕取D.第二页取起E.清洁的手不可以接触避污纸28.消毒患者的食具、便盆常用的方法是DA.高压蒸汽灭菌B.消毒剂擦拭C.紫外线消毒D.消毒液浸泡E.消毒液喷洒(29~31题共用题干)在急诊观察室内住有患者男,67岁,无自主呼吸,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29.呼吸机管道属于B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毒危险性物品C.低度危险性物品D.无任何危险性物品E.无菌物品30.呼吸机的湿化器应定期消毒,常用的方法是AA.消毒液浸泡B.高压蒸汽灭菌C.紫外线消毒D.环氧乙烷灭菌E.机械刷洗3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应确保手的菌落总数不超过BA.5 cfu/cm ²B.10 cfu/cm ²C.15 cfu/cm ²D.20 cfu/cm ²E.25 cfu/cm ²(32~34题共用题干)一急性阑尾炎患者须要急诊行“阑尾切除术”,现采用预真空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法对手术器械(不带孔物品)进行灭菌。
32.其灭菌时间是AA.3分钟B.4分钟C.5分钟D.10分钟E.20分钟33.灭菌时的正确做法是CA.由于时间紧急,物品可不必清洗B.灭菌物品体积不可超过30cm×30cm×25cmC.灭菌器的装载重量不小于柜室容量的10%D.灭菌后迅速取出使用E.从灭菌器达到要求温度5分钟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34.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不正确的是EA.化学指示卡121℃、20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B.化学指示胶带在130℃、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C. 化学指示卡在130℃、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D. 化学指示胶带在121℃、20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E.全部菌片(每片含10㎥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均无细菌生长则表明灭菌合格(35~36题共用题干)患者王某,孕24周后早产一男婴,重1350g,出生后住在隔离病室。
35.对患儿应采取的隔离是CA.接触隔离B.严密隔离C.保护性隔离D.呼吸道隔离E.血液-体液隔离36.隔离措施中错误的是DA.患儿应住单间病室隔离B.隔离室内空气保持正压通风C.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D.带入隔离区的物品保持清洁即可E.如产妇无呼吸道感染,允许探视(三)B型题(37~40题共用题干)A.严密隔离B.接触隔离C.呼吸道隔离D.消化道隔离E.保护性隔离37.百日咳采用的隔离是C38.霍乱采用的隔离是A39.气性坏疽采用的隔离是B4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采用的隔离是C(41~42题共用题干)A.福尔马林B.乙醇C.戊二醛D.漂白粉E.过氧乙酸41.对芽孢无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是B42.对于固定病理标本的消毒剂是A(43~44题共用题干)A.治疗室B.病区走廊C.配餐间D.药房E.患者浴室43.属于感染病区半污染区的是B44.属于感染病去污染区的是E(45~47题共用题干)A.鼠疫B.爱滋病C.肺结核D.伤寒E.新生儿脓疱病45.采用严密隔离的是A46.采用肠道隔离的是D47.采用血液-体液隔离的是B(四)X型题48.适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BCA.玻璃制品B.金属制品C.陶瓷制品D.塑料制品E.干粉制品49.无菌持物钳不可以夹取BCA.无菌纱布B.油纱布C.碘酊棉球D.手术刀片E.治疗碗50.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易感宿主有ABCDEA.大面积烧伤患者B.肝脏移植患者C.心脏介入手术患者D.长期放疗患者E.早产儿51.影响电离辐射法杀菌效果的因素有ACA.有氧环境B.无氧环境C.湿度D.温度E.空气中的微粒数52.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原因有ABCDEA.灯管表面污垢B.温度C.湿度D.使用时间E.空气洁净度53.脱手套时应注意BEA.不管有无污迹直接脱下B.自手套口翻转脱下C.先将手指部分拉下D.将脱下的手套放在黄色的垃圾袋内E.已脱手套的手不能直接拉另一手套的外面54.能杀灭芽孢的化学消毒剂是ACEA.环氧乙烷B.碘伏C.过氧乙酸D.乙醇E.戊二醛55.属于高水平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有BCDA.碘伏B.过氧乙酸C.二溴海因D.甲醛E.乙醇56.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BEA.浸泡的物品应先洗净擦干B.消毒液应定期检测浓度C.物品必须浸泡30分钟D.玻璃器械应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消毒液内E.物品使用前须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57.属于直接接触传播的医院感染有ABA.母婴间疱疹病毒感染B.沙眼衣原体感染C.甲型肝炎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E.疟疾58.煮沸消毒时应注意ABCDEA.煮沸消毒前应将物品刷洗干净B.玻璃器皿和橡胶制品应冷水放入C.橡胶制品用纱布包好再放入D.水的沸点影响消毒时间E.加入碳酸氢钠可增强杀菌作用59.属于低毒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BCDA.导尿管B.体温计C.口罩D.血压计袖带E.注射器60.打开后若未被污染有效期为24小时的是ABCA.无菌溶器B.无菌包C.无菌溶液D.无菌手套E.无菌持物钳61.下列区域属于清洁区的是ABA.库房B.治疗室C.走廊D.检验室E.病房62.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CDEA.库房B.治疗室C.走廊D.检验室E.医护办公室二、填空题1.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讲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3.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两大类:(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
4.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为:蒸汽压力达205.8kPa(注:2.1kg/㎡)时,温度可达(132)℃或以上,维持(5-10)分钟。
5.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喷雾法、浸泡法、(熏蒸)法和(擦拭)法。
6.层流洁净病房属于(Ⅰ)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0)cfu/㎥。
7.无菌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择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24)小时;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8.无菌持物钳浸泡在消毒液中,液面应在持物钳轴节(2~3)cm以上活持物镊的(1/2)处。
9.紫外线灯管消毒物品时,有效距离为(25~60)cm,照射时间不少于(20)分钟。
10.感染并取得隔离区域可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11.以保护易感人群为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称为(保护性)隔离;针对血液和体液实施的全面屏障的隔离称为(体内物质)隔离。
12.根据病原微生物微粒的类型可将空气传播分为三种形式: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菌尘)传播。
13.疫源性消毒的消毒措施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1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注:结核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15.中度危险性物品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
三、判断题1.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2.只要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即不属于医院感染。
×3.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所有在医院活动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