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1)1.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_______米.2.如图,上体育课时,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站在C、D的位置,乙的影子恰好在甲的影子里边,已知甲、乙两同学相距1米.甲身高1.8米,乙身高1.5米,则甲的影长是_______米.3.小刚身高1.7 m,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 85 m,紧接着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测得影长为1.1 m,那么小刚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 )A.0.5 m B.0.55 m C.0.6 m D.2.2 m4.如图是小明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然后,后退至点B,从点A经平面镜刚好看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 =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A.6米B.8米C.18米D.24米5.东东和爸爸到广场散步,爸爸的身高是176 cm,东东的身高是156 cm,在同一时刻,爸爸的影长是88 cm,那么东东的影长是_______cm.6.-天,小青在校园内发现:旁边一棵树在阳光下的影子和她本人的影子在同一直线上,树顶的影子和她头顶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同时还发现她站立于树影的中点处(如图所示).如果小青的身高为1.65米,由此可推断出树高为_______米.7.在下面的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是( )8.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量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l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4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测得该影子的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如图所示,若此时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则树高为( )A.11.5米B.11.75米C.11.8米D.12.25米9.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小明通过下列方法测出了A、B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点C,然后测出AC,BC的中点M,N,并测量出MN的长为12m,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有关他这次探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AB=24m B.MN∥AB C.△CMN∽△CAB D.CM:MA=1:210.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 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4 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并简述画图步骤.(2)在测量AB的投影长时,同时测得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11.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 m宽的亮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脚距离EC =7.2 m,窗口高AB=1.8 m,求窗底边离地面的高BC.12.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如图,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在点E处时,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小明测得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CD=1.2m,CE=0.8 m,CA=30 m(点A、E、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EF是1.7 m,请你帮小明求出楼高AB.(结果精确到0.1 m)13.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小颖解得此题的答案为48mm,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请你计算.(2)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2)1.如图,小强晚上在路灯下散步,在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2.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两人的影子长度不确定3.如图,甲、乙两盏路灯底部间的距离是30米,一天晚上,当小华走到距路灯乙底部5米处时,发现自己的身影顶部正好接触路灯乙的底部.已知小华的身高为1.5米,那么路灯甲的高为_______米.4.如图,铁道口拦挡杆的短臂长1.25米,长臂长16.5米,当短臂的端点下降0.85米时,长臂的端点升高了(拦挡杆的宽度忽略不计)( )A.11米B.11.22米C.17米D.10米5.如图,丁轩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C走向路灯BD,当他走到点P时,发现身后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AC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20 m到达点Q时,发现身前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BD的底部,已知丁轩同学的身高是1.5 m,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9m,则两路灯之间的距离是( ) A.24 m B.25 m C.28m D.30m6.如图,小明用长为3m的竹竿CD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与旗杆的距离DB=12m,则旗杆AB 的高为m.7.(1)一根木杆按如图①所示的方式直立在地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它在阳光下的影子(用线段MN表示).(2)图②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的位置(用点P表示),并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8.如图,路灯(点P)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底部(点O)20米远的点A,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达点B时,身影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9.如图,小明打网球时能击中球的最高高度CD是2.4 m,如果发球时要使球恰好能打过网AB,且落在离网5m的位置上,那么小明应在离网多远的位置发球?10.如图,工地上竖立着两根电线杆AB、CD,它们相距15 m,分别自两杆上高出地面4m、6m的A、C 处,向两侧地面上的E和D、B和F处用钢丝绳拉紧,以固定电线杆,那么钢丝绳AD与BC的交点P 离地面的高度PH是多少米?11.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再在河岸的这一边选取点B和点C,使AB⊥BC,然后再选取点E,使EC⊥BC,用视线确定BC和AE的交点D.此时如果测得BD=160 m,DC=80 m,EC=50 m,求A、B间的大致距离.12.如图,AB是斜靠在墙上的长梯,梯脚B距墙脚1.6 m,梯上点D距墙1.4 m,BD长0.55 m,求该梯子的长.13.如图,为了测量路灯(OS)的高度,把一根长1.5米的竹竿(AB)竖立在水平地面上,测得竹竿的影子(BC)长为1米,然后将竹竿向远离路灯的方向移动4米(BB'),再把竹竿竖立在地面上,测得竹竿的影子(B'C')长为1.8米,求路灯离地面的高度h.14.(2014.菏泽)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BM、DN 分别平分正方形的两个外角,且满足∠MAN=45°,连结MN.(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求BM•DN的值.(2)若以BM,DN,MN为三边围成三角形,试猜想三角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3)1.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尺寸,蜡烛AB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的高度是_______ cm.2.如图,三角尺在灯泡O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现测得OA=20 cm,OA'=50 cm,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之比是________.3.小华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幻灯机,其工作情况如图所示,幻灯片与屏幕平行,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是30 cm,幻灯片到屏幕的距离是1.5 m,幻灯片上小树的高度是10 cm,则屏幕上小树的高度是A.50m B.500 cm C.60 cm D.600 cm ( )4.关于盲区的说法:①我们把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②我们上山与下山时的视野盲区是相同的;③我们开车向前行驶,有时会发现一些高大的建筑物会被比它矮的建筑物挡住;④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在高处视野盲区要小,视野范围大,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5.人离窗子越远,向外眺望时,此人的盲区( )A.越小B.越大C.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6.如图,某测量工作人员的眼睛A、标杆顶端F与电视塔顶端E在同一直线上,已知此人的眼睛距地面1.6米,标杆高为3.2米,且BC=1米,CD=5米,求电视塔的高ED.7.如图,射击瞄准时,要求枪的标尺缺口中央A、准星尖B和瞄准点C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命中目标,已知某种冲锋枪的基线AB长38.5 cm,如果射击距离AC=100 m,当准星尖在缺口内偏差BB'为1 mm时,弹着点偏差CC'是多少?(BB'∥CC',结果精确到1 cm)8.如图是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E”,当点P1、P2、O在一条直线上时,在点O处用①号“E”测得的视力与用②号“E”测得的视力相同.(1)图中b1、b1、l1、l2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若b1=3.2 cm,b2=2 cm,①号“E”的测试距离l1=8 m,要使测得的视力相同,则②号“E”的测试距离l2应为多少?9.如图,我方侦察员在距敌方200 m处发现敌人的一座建筑物,但不知其高度又不能靠近建筑物进行测量,机灵的侦察员食指竖直举在右眼前,闭上左眼,并将食指前后移动,使食指恰好将该建筑物遮住.若此时眼睛到食指的距离约为40 cm,食指的长约为8 cm,你能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出敌方建筑物的高度吗?10.如图,学校围墙外的服装厂有一根旗杆AB,甲在操场上竖立3m高的竹竿CD,乙从C处退到E处恰好看到竹竿顶端D与旗杆顶端B重合,量得CE=3 m,乙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FE=1.5 m,丙在C1处竖立3m高的竹竿C1 D1,乙从E处后退6m到E1处,恰好看到竹竿顶端D1与旗杆顶端B也重合,量得C1E1=4m,求旗杆AB的高度.11.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 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2)连接AQ,CP,若AQ⊥CP,求t的值;(3)试证明: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12.阅读理解: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点E不与A、B重合),分别连接ED、EC,可以把四边形ABCD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 的边AB上的“相似点”;如果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解决问题:(1)如图①,∠A=∠B=∠DEC=45°,试判断点E是否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C、D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②中画出矩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3)如图③,将矩形ABCD沿CM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E恰好是四边形ABCM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试探究AB与BC的数量关系.13.如图,在△ABC中,AB=AC,AD⊥AB于点D,BC=10cm,AD=8cm.点P从点B出发,在线段BC 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垂直于AD的直线m从底边BC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DA方向匀速平移,分别交AB、AC、AD于E、F、H,当点P到达点C时,点P与直线m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当t=2时,连接DE、DF,求证:四边形AEDF为菱形;(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PEF的面积存在最大值,当△PEF的面积最大时,求线段BP的长;(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E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刻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