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1)
检测促学
1.在阳光下,身高为1.6m的小强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m.在同一时刻,测得旗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16m.求旗杆的高度。
2.在阳光下,高为6m的旗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m.在同一时刻,测得附近一座建筑物的影长为36m.求这座建筑物的高度.
阅读பைடு நூலகம்题,构建数学模型,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自主反思
课题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贾庆锋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课时
学习
目标
1.通过用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建构“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
学习重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补记
活动二:思考操作
如图6-42中,甲木杆AB在阳光下的影长为BC.试在图中画出同一时刻乙、丙两根木杆在阳光下的影长.
思考:如何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说明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活动三 应用举例
背景故事:古埃及国王为了知道金字塔的高度,请一位学者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某一时刻,当这位学者确认在阳光下他的影长等于他的身高时,要求他的助手测出金字塔的影长,这样他就十分准确地知道了金字塔的高度.
问题:如图6-43,AC是金字塔的高,如果此时测得金字塔的影DB的长为32m,金字塔底部正方形的边长为230m,你能计算这座金字塔的高度吗?
拓展:你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出学校附近某一物体的高度吗?
分小组讨论,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能用本节课的知识加以阐述.运用转化思想,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和平行投影的知识,计算得到答案.
学习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活动一:实验探究
1.阅读“平行投影”的概念,了解平行投影;
2.数学实验:测量阳光下物体的影长.
结论:1.在阳光下,在同一时刻,物体高度与物体的影长存在的关系是:物体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长就越长.
2.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阅读概念,认识平行投影.通过数学实验探究物体影长和物高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