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广贤文(下)(汇集节选)

增广贤文(下)(汇集节选)

增广贤文(下)(汇集节选)《增广贤文》是明代道学家编写的儿童启蒙读物。

后经明、清两代不断增补,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其格言警句大多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喜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

其思想以道家为主,同时也包含儒家、佛家和民间思想。

原文分上下集,共11000多字。

本汇集节选增补本分上下两集,四年级上册包括忠、孝、仁、智、信五个部分,四年级下册包括礼、义、勤、勇、廉五个部分。

礼德(一)礼者人道之基礼者诚于心行于外,敬于心显于外,立身之基,做人之本。

懂礼不妄说人事,遵礼不讥人之短。

不学礼,无以立。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礼轻情意重,礼多人不怪。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衣食厚民生,礼义养其心。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

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

(二)为人谦恭有礼人生大病,只一傲字。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骄。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谦冲恒受福,盛满易为灾。

虚己者进德之基,骄狂者败德之门。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虚心进而自成其学。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三)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德主刑辅,出礼入刑,内圣外王,礼法并用。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官有正条,民有私约,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国无常治,亦无常乱,法令既行,纪律自正。

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国无常强,亦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必强;奉法者弱,则国必弱。

法存则国安,法亡则国险。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法令所以导民,刑罚所以禁奸。

天下之治,有赖纪纲;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刑赏之本,劝善惩恶。

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驱天下之人从善远罪。

石以砥砺,化钝为利;法以砥砺,化愚为智。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义德(一)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一饭之恩,永世不忘。

知遇之恩,永生不忘。

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

人有德于我不可忘,吾有德于人不可不忘。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

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最难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恩情须学水长流,相见情深可知心。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红泥更护花。

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

(二)克己从义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多行不义必自毙。

善行当仁不让,义举捷足为先。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仁义廉士,穷不改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则舍生而取义。

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

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

(三)公平正义目贵明,心贵公;偏生暗,公生明。

公其心,万善出;有公心,出公正。

明法制,去私恩;禁必止,令必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公出于道,平出于公。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法在立公,公不立则私道兴。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为政之要在于公正无私。

持心如衡,以理为平;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法不察民情而立则不威。

言不中法者不听,事不中法者不为。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国以废私而法行私道废,吏以奉法而明职利于民。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法令至行,无私公正。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执法如山,法不徇情。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理不卫亲,法不枉民;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执法者必以公平为绳。

法平则吏无奸,理公则民无怨;上者释法而行私,人臣援私以为公。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行于贱而屈于贵,私情行而公法毁。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

不能借公益报私德,不可假公法报私仇。

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

勤德(一)勤奋敬业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钝鸟先飞,大器晚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业精于勤,技精于专。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欲知天下事,读书精于勤。

读书须用意,一刻值千金。

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心。

家有良田千万顷,不如薄艺学在身;老师不过引路人,读书全在自用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无两度再少年,一生之计在勤奋。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年青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风如针;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老年悔当今;莫使年华虚度过,到老莫留后悔心。

有田不耕仓廪虚,仓廪虚兮家穷困;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流水难自禁。

败家子弟金如土,贫家子弟土成金;勤奋耕锄收地利,年年饱暖不忧心。

未富先富终不富,未贫先贫终不贫;一日不可无常业,安闲便易起邪心。

双手本是摇钱树,有懒有勤有穷富;懒惰得来贫如洗,勤劳换得衣食足。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二)简朴节约俭以养德,静以修身。

人生一世,草长一春。

省事俭用,免得求人。

乞丐无粮,懒惰是因。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勤俭本为无价宝,节约致富是妙门。

补拙忧劳可以兴国,骄奢淫逸可以亡身。

克俭于家,克勤于邦;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不患人不能,而患己不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传家二字耕与读,守家二字勤与俭。

君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俭德辟难。

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人生不知勤和俭,何来富足到身边?金银到手非容易,用时方知来时难。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惟恕可以成德,惟俭可以助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勤俭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

家无三年之积不成其家,国无九年之积不成其国。

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侈则多欲,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奢则妄取,妄取则志气卑辱贪贿枉法。

勇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忠者不念家,勇者不顾身。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临难忘身,见危致命。

不愁无路,但怕不做。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一人舍死,万人难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见义勇发,不计祸福。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见义不为无勇,志不强者智不达。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英雄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白刃临头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

恨不疆场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前路崎岖君勿虑,扬鞭更上青云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廉德大厦千间,六尺即眠;良田万顷,日食三餐。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知足常乐,常乐延年。

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不作风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逸态闲情,唯期自尚;清标傲骨,心安自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贪所伤。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放利,不顾天理;悖入亦悖出,害人终害己。

富贵多忧,贫穷自在;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乐不可极,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临财勿得,临难勿免。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欲壑难填,人心难满。

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燃是刀山。

官吏清廉如修行,为民服务如行善。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人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清酒红人脸,财帛动人心,点石化为金,犹未满人心。

知止自当出妄想,安贫须是禁奢心;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中华十德与国学》系列国学教育读本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怀敬畏心;毋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论快私情。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