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工艺美术史

中外工艺美术史

一:中国历史朝代:1、三皇五帝 2 、夏朝 3、商 4、西周 5、春秋战国6、秦 7、汉{西汉,东汉} 8、魏{三国魏蜀吴} 9、西晋 10、东晋 11、南北朝 12、隋 13、唐 14、五代十国 15宋{北宋、南宋、辽、金} 16、元 17、明 18、清 19、民国 20、共和国二、新石器时期彩陶半坡型:钵盆瓶,造型朴实。

鱼纹人面纹庙底沟:大口鼓腹小平底钵,大瓮,图案在陶器外表面,鸟纹、弧纹。

马家窑:壶、罐、盆为主,大口鼓腹,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纹饰有点螺旋纹,内彩半山类型:短颈,广肩,鼓腹。

造型圆浑厚重,彩绘以黑色为主,也兼用红色。

纹饰常见的有旋涡纹,锯齿纹马厂类型:基本是沿袭半山类型的器物,形制上稍微有些变化、比如弧形器的壶颈加长、腹部往上提高。

马厂彩陶纹饰略显粗狂简率,最具特色的纹饰是大圆圈纹,回纹,蛙形纹三:玉礼器有璧、琮、圭、璋等四:夏商周青铜器:常分为饪食器、水器、酒器、兵器、乐器、工具、杂器等七大门类。

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

质量上乘。

器物铭文以容器为主六:汉服(概念和特征)汉服就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

特点:交领右衽、宽袖系带七: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

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的,则是上林苑宫观所用之物。

八:四大石窟: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

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九: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

唐三彩在古代是冥器,用于殉葬。

造型丰富多样,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器具和人物三大类,其中以动物最多十:现存唐代建筑南禅寺:有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佛光寺:位于五台县的佛光新村,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被称为四绝天台庵:位于山西平顺县,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

广仁王庙:山西芮城县,为唐大和五年的建筑。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十一:宋代瓷器特点是品种繁多,器形多样,釉色优美,五大名窑 :汝、官、哥、钧、定十二:唐宋家具基本形态特征:唐代家具:主要结构特征:壶门式结构为多,形式较为简单。

显得浑圆丰满风格特点:浑厚丰满,宽大舒适,端庄稳重,华丽润妍,雍容尊贵。

宋代家具:主要结构特征:简约,合理,精确。

风格特点:纤巧挺拔,工整清丽,淳朴自然。

十三:明清瓷器家具的异同与比较:明式与清式家具不同点:一、明式家具1、造型上,以线为主,洗练大方2、结构上,严谨科学,榫卯合理3、装饰上,繁简相宜,手法灵活4、选材上,多用硬木,纹理优美二、清式家具1、形制上,式样丰富,体态凝重2、用料上,选材考究,作工精细3、装饰上,手法多样,繁缛华贵4、艺术上,博采众长,融汇中西明式家具的成就和特点有以下几点:1、讲究功能,注重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的规律,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造型优美,比例适宜,刚柔并济,外表光洁,干净利落,庄重典雅,繁简得体,统一之中有变化。

3、结构合理,符合力学要求,做工精巧,不用钉,少用胶,连接牢固。

4、用材讲究,重纹理,重色泽,质地纯净而细腻。

清式家具的主要特点是,富丽豪华,稳重庄严,注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十四:古建筑的屋顶类型:在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常用的屋顶有六种:硬山顶、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

1、硬山顶: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2、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

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

又名四阿顶。

3、悬山顶: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

4、歇山顶: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

5、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

卷棚顶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6、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

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有飞檐之称。

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十五:纺织和印染工艺我国古代纺织生产中的印染技术,是我国古代纺织生产中的一项极为重耍的成就,也是我国古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可贵的成就。

它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有:着色、染色、印花各个方面。

十六:四大名绣:湖南省湘绣,四川省蜀绣,广东省粤绣,江苏省苏绣。

十七:传统年画产地及特征:传统年画有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绵竹。

特点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十八:欧洲洞窟壁画:欧洲洞窟壁画阿尔塔米拉洞,拉斯科洞主要内容多为大型动物的描绘表现手法以勾线为主,兼以喷涂.工具使用兽毛及喷管,颜料主要是矿物颜料,调以兽脂兽血。

十九: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埃及埃及由尼罗河造成两块地形,公元前5千年,埃及出现了阶级的萌芽,公元前4千年前后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千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统一的专制王朝。

埃及进入奴隶制社会后,法老王就是奴隶主阶级至高无上的首领。

古埃及美术无论是建筑、雕刻,还是绘画,大都具有壮丽、庄严的特点。

古王国时期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出在初期阶段。

2.金字塔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作用: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法老灵魂永驻之所,它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的稳固、至上、威严,纵使今天大地上早已没有古老的埃及王国,可是金字塔雄风犹在,人们在它的面前依然会感到渺小和卑微。

古巴比伦苏美尔人创造了先进的文明,不仅发明了文字即楔形文字,使两河流域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还发明了适合书写的工具—“泥板书”。

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颠覆了乌尔第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国,直到前1792年汉谟拉比即位才有所改观古印度:十九: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拜占庭式建筑,第一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第三个特点是它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罗马式,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罗马式建筑的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繁复,强调明暗对照法,但建筑的装饰则简单粗陋。

第四点,艺术形式有着主次关系: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则居于附属地位。

哥特式: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重要名词解释: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为造型艺术之一。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

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铜奔马: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

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画像石: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夹纻:夹纻又称夹纾、挟纻。

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平绘:在纯单色的推光漆器面上描绘花纹后就算完成的一种装饰方法。

常有的有“线描”和“平彩绘”。

研磨彩绘:在漆胎上作`彩绘装饰后,全面罩漆,待十分干燥再研磨显出全部花纹来的一种装饰方法。

莳绘:漆工艺技法之一,以淡雅而优美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自然景象的描写,将其归纳为纹样,以比较自由的莳绘形式来表现绘画一般的效果。

金银平脱: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

雕漆: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

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

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之一。

剔红:剔红就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的纹样。

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剔彩:在器物上用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漆上每层若干道,使各色时,便剔去在他之上的漆层,再在需要的漆层上面刻花纹剔犀:两种色漆,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

漆饰平嵌:选用多种珍贵材料,雕镂拼接于漆器上。

越窑: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

甜白釉:甜白釉以明代永乐窑生产的最为著名。

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称为甜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釉里红: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

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

宣德炉:明宣德年间官府设计铸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铜料经多次熔炼,有时,加入金银做装饰,色泽美观,造型古雅、器形丰富。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

景泰蓝用紫铜做成器物的胎,把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铜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然后烧成。

它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明式家具: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制作年代延续到清初,以苏州作品为典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