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劳动经济学复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1.5分,总共15分)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C、劳动力成为商品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2、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

A、市场性要素B、组织性要素C、社会性要素D、工会、政府3、劳动力供给等于()。

A、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B、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效率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4、劳动力理论认为,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有效途径是()。

A、市场化B、工业化C、城市化D、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5、()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经济发展要素。

A、劳动资本B、物质资本C、人力资本D、货币资本6、关于劳动报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总和B、它等于工资与福利之和C、它就是劳动者的收入D、工人的带薪休假工资、退休金是劳动报酬中的福利部分7、“滞胀”是指通货膨胀与()共有的局面。

A、就业停滞B、出口停滞C、经济停滞D、资本引停滞8、在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量国企下岗人员,他们大多数人属于普通劳动力。

然而与此同时,新兴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很大。

劳动力的过量需求和过量供给同时存在。

这种现象称为()。

A、磨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9、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应该发展就业弹性()的产业。

A、较高B、较低C、为零D、为110、就业的社会经济功能中,最基本的经济功能是()。

A、增加财富功能B、社会稳定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提高劳动者素质功能二、多项选择题(每道题2分,总共20分)1、社会保障的类型主要有()。

A、传统型社会保障B、福利型社会保障C、储备金型社会保障D、国家型社会保障E、家庭个人型社会保障2、下列选项中属于失业人员的有()。

A、16周岁以上各类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中初次寻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者B、企业宣布破产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C、被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人员D、辞去原单位工作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E、自营业人员3、经济增长指的是()。

A、国民收入的提高B、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C、国民生产总产值的提高D、经济结构的变化E、消费需求的增长4、就业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包括()。

A、劳动者生活保障功能B、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功能C、劳动者服务自我发展的功能D、劳动者服务社会功能E、社会稳定功能5、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别主要体现在()。

A、性别、年龄歧视B、种族歧视C、地区、行业歧视D、组织歧视E、身份歧视6、下面哪些属于雇主提供的重要福利项目()。

A、节假日支付的报酬B、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项目C、午餐和食品补给D、婚丧补助金E、免费交通7、当今的美、英、法等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力资本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A、立法制定人力政策B、教育和培训政策C、促进劳动力流动政策D、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政策E、反歧视政策8、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提出了知识资本的HSC结构,指出知识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三者之中。

A、劳动力资本B、人力资本C、结构资本D、物质资本E、顾客资本9、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有()。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产业与技术选择C、农业比较利益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D、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与农村人力资本状况E、户籍管理制度和交通状况10、劳动力流动()。

A、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技术基础不断变革的客观要求B、有利于劳动者地位的提高C、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D、有利于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和单位E、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三.名词解释(每道题5分,总共20分)1.准固定成本:2.非全日制工作:3.劳动的边际收益:4.规模效应:四.简答题(每道题8分,总共24分)1.试述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可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2.简述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3.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似之处:五.论述题(每道题21分,总共21分)运用均衡失业率理论分析当前大学就业问题及对策。

劳动经济学复习试题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CACDC 6-10. CCBA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 ABCD3. ABC4.abcd5.ABCDE6. ABCDE7. ABCDE8.BCE 9. ABCDE 10. ABCDE三.名词解释1.准固定成本:指区别于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可变成本。

2.非全日制工作:指每周的工作时间低于法定劳动时间的工作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劳动量所增加的收益。

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4.规模效应: 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四.简答题1.试述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可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1)使劳动的各个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人、财物的利用);(2)使劳动产品增多;(3)有利于节约能源;(4)有利于扩大就业;(5)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6)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简述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答:短期,生产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

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涕减规律。

3.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似之处:(1)二者都是生产性资本,都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2)二者都必须通过投资而形成;(3)二者都能通过投资而带来收益;(4)二者都存在投资风险。

五.论述题2. 运用均衡失业率理论分析当前大学就业问题及对策。

(1)均衡失业率理论的内涵;(2)从全局而言,大学生就业市场依然存在缺口;(3)从局部而言,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过剩;(4)结论:均衡失业率理论之结构性失业,或均衡失业率理论之磨擦性失业等;(5)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实然性分析;(6)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应然性分析。

劳动经济学复习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1、在远古时期,在()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B、色诺芬的《经济论》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D、柏拉图的《理想国》2、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

A、安全、生理、尊重、社交、自我实现B、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社交C、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D、生理、尊重、安全、社交、自我实现3、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非经济因素有()。

A、市场工资率的高低B、非劳动收入的多少C、家庭因素的强弱D、个人偏好4、与年轻的劳动力比较而言,年老的劳动力流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年老的劳动力流动的()。

A、直接成本增加B、机会成本增加C、心理成本增加D、风险成本增加5、认为学习成绩可以作为人力资本配置依据,并认为接受同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在工作上的表现相同的人力资本配置就是()。

A、一般型人力资本配置B、技能型人力资本配置C、组织管理型人力资本配置D、企业家型人力资本配置6、关于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货币工资越高,则实际工资越高B、实际工资不过是经过某种价格调整后的货币工资C、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成正比D、货币工资水平总是低于实际工资水平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一般是一种()相关关系。

A、负B、正C、零D、无8、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应该发展就业弹性()的产业。

A、较高B、较低C、为零D、为19、“滞胀”是指通货膨胀与()共有的局面。

A、就业停滞B、出口停滞C、经济停滞D、资本引停滞10、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形式是()。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者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它们依次是()。

A、生存的需要B、成就的需要C、享受的需要D、情谊的需要E、发展的需要2、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

A、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开发B、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D、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E、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3、劳动力需求()。

A、是一种派生需求B、是有效需求C、是雇主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购买D、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替代能力E、受产品需求弹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的影响4、影响劳动力供求的经济因素有()。

A、劳动力与资本比率B、工资C、劳动的边际产品D、劳动力供求体制E、人口的数量与质量5、根据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的不同,我们可将劳动力市场分为()。

A、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B、非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C、需求约束型劳动力市场D、资源约束型劳动力市场E、二元劳动力市场6、劳动力流动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原因,就个人方面主要包括()。

A、知识B、人事制度C、经济福利D、技巧E、社会关系7、()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创始人。

A、马歇尔B、李斯特C、欧·费雪D、舒尔茨E、贝克尔8、根据能力来划分,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本划分为()。

A、一般型人力资本B、技能型人力资本C、管理型人力资本D、企业家型人力资本9、工资的职能包括()。

A、保障职能B、补偿、增殖职能C、激励职能D、调节职能E、统计和监督职能10、下列选项中,属于收入范畴的有()。

A、福利B、利润分享C、利息D、红利E、政府转移支付三.名词解释帕金森定律:磨擦性失业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替代效应:四. 简答题1.产生磨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凯恩斯的充分就业非均衡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两个低于”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是什么?五.论述题试论界定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要则。

劳动经济学复习试题B答案单项选择题1-5. ACDCA 6-10.BBACA二.多项选择题1.AEC2.ABCDE3.ABDE4.ABC5.CD6.ADE7.DE8.ABCDE9.ABCDE 10.ABCD三.名词解释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

换句话说,劳动时间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磨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替代效应:工资增加后使劳动者感到休息的时间比以前更加昂贵,从而增加劳动供给的行为。

四.简答题1.产生磨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磨擦性失业是国际上比较常见的失业类型,一般是指一部分劳动者由于对就业要求的不同而主动失业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