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新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分五个大题,全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纸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

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卷(共50分)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3.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

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

由此可见A. 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 ΔH=-Q kJ/mol(Q>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B.原电池中,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正极C.双液原电池中的盐桥是为了联通电路,所以也可以用金属导线代替D.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5.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6.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高压条件B.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D.在含有[Fe(SCN)]2+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入少量较浓的硫酸 B.加入几滴CuSO4溶液C.加入CH3COONa固体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 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p B.A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C的质量分数增加9.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H+]相同B.100 mL 0.1 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相对应的钠盐,[H+]均明显减小10.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ΔH=+242kJ·mol-1B.2H2(g)+O2(g)=2H2O(l);ΔH=-484kJ·mol-1C.H2(g)+1/2O2(g)=H2O(g);ΔH=+242kJ·mol-1D.2H2(g)+O2(g)=2H2O(g);ΔH=+484kJ·mol-1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与N连接时,铁被腐蚀B.K与N连接时,石墨电极产生气泡C.K与M连接时,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D.K与M连接时,开始阶段石墨电极反应:4OH―― 4e-=2H2O+O2↑12.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

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②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④电解质的电离是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的;⑤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13.右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 +)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 +3O22CO2+ 4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B.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C.负极反应式为:CH3OH + H2O-6e- = CO2 + 6H+D.该电池提供1mole-,消耗氧气0.25mol14.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H+]增大,K W不变C.将水加热至95 ℃,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D.将水加热至95 ℃,仍然呈中性,K W不变15.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 溶液中c(CH 3COOH)c(CH3COO-)的值减小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16.可逆反应A(?)+aB(g) C(g)+2D(g)(a为正整数)。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2,则A为液态或固体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T2>T1,P2>P1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17.某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 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 : n(B) : n(C) = 2 : 2 : 1,保持温度不变,以2 : 2 :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 : n(B) : n(C)仍为2 : 2 : 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若将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则平衡向右移动18.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mol/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O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于该溶液中B.NH4+一定不能大量存在于该溶液中C.该溶液的pH一定为12D.该溶液中[H+]=[OH-]19.某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 2(g),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测得平衡时甲中H2(g)的转化率是6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起始浓度(mol/L)甲乙丙H2(g) 0.010 0.020 0.020CO2(g) 0.010 0.010 0.020A. 甲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最短B. 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4/9C. 平衡时,丙中CO2(g)浓度是甲中的2倍D. 平衡时,乙和丙中H2(g)的转化率均是60%2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3A(g)+B(s) 2C(g)+2D(g) ΔH >0达到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增加A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B的用量,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2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H+]=[OH-]=10-6mol/L的溶液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22.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Ⅱ为盐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B.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C.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D.b点酸溶液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溶液的总浓度23.已知在四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下列四组混合气体,分别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2(g)+ H2(g)CO(g)+H2O(g),并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则平衡混合气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①1 molCO2和1 mol H2 ②1molCO2和2 mol H2③1 molCO2、2 mol H2和2 molCO ④1 molCO2、1 mol H2和1 mol H2O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24.将含有0.4molCuSO4和0.4molNa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0.3mol铜,在另一电极上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5.6L B.6.72L C.13.44L D.11.2L25.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g) +N(g) 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和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A.20% B.40% C.60% D.80%第II卷(共50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4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3,放出92.2 kJ热量。

① 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 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则Q1的数值为;若在同体积的容器中充入2 mol N 2和6 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Q2 2Q1(填“﹥”、“﹤”或“=”)③ 已知:1 mol 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 _kJ。

(2)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200 300 400K K1 K2 0.5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 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 ___(填序号字母):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正=3v(H2)逆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③在400℃时,当测得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时,则此时该反应的v(N2)正_ _ v(N2)逆(填写“>”.“=”或“<”)27.(12分)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