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一、编写说明1.1目的对500kV吉辽四回铁沈1、2号线路工程导地线液压作业进行指导和实施控制,保证工程达到预定目标。
1.2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500kV吉辽四回铁沈1、2号线路工程导地线液压施工。
1.3引用文件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设计施工图及说明书;《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 版)《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架空输电线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有关标准;监理公司对本工程的质量要求.二、液压施工工程参数2.1压接方式本工程导线、地线的接续和耐张连接均采用液压方式。
2.2耐张管和接续管的使用LGJ-400/35导线采用NY-400/35A(B)型耐张线夹;地线GJ-80采用NY-80G型耐张线夹;地线LBGJ-120-40AC采用NY-120BG型耐张线夹;地线LBGJ-150-40AC采用NY-150BG型耐张线夹;导线、地线接续管分别采用JYD-400/35,JY-80G,JY-120BG,JY-150BG。
2.3液压施工工程参数2.3.1 本工程导线、地线技术特性如表1-1本工程导、地线技术特性表1-12.3.2 本工程耐张线夹及接续管的技术特性2.3.2.1 NY-400/35 A(B)耐张线夹的特性,如图1-1和表1-2NY-400/35 耐张线夹的特性表1-2mmNY-400/35A(B)LGJ-400/35 26.82 45 16 20 580 65 280 13图1—12.3.2.2 NY-80G 耐张线夹的特性,如图1-2和表1-3NY-80G 耐张线夹的特性表1-3型号适用绞线直径主要尺寸(㎜)握着力不小于L D1D2NY-80G 11.5 170 24 12.2 96 D1 D2L图1—22.3.2.3 NY-120BG和NY-150BG 耐张线夹的特性,如图1-3和表1-4NY-400/35 耐张线夹的特性表1-4型号适用导线主要尺寸mm型号外径mmD1 D2 D3 L1 L2 L3 r NY-120BG LBGJ-120-40AC 14.25 36 26 20 375 70 215 13 NY-150BG LBGJ-150-40AC 15.75 42 26 20 403 75 190 13图1—32.3.2.4 JYD-400/35接续管的特性, 如图1-4-1和表1-5-1;JY-120BG, JY-150BG 接续管的特性如图1-4-2和表1-5-2JYD-400/35 接续管的特性表1-5-1型号适用导线主要尺寸握着力不小于型号导线外径(mm)d1d2L L1Φ1Φ2JYD-400/35 LGJ-400/35 26.82 45 22 540 100 28.5 14 99图1—4,JY-120BG, JY-150BG接续管的特性表1-5-2接续管型号适用屏蔽线主要尺寸 mm型号地线外径mm铝管钢管L1d1φ1L2d2φ2JY-120BG LBGJ-120-40AC 14.25640 36 26 400 26JY-150BG LBGJ-150-40AC15.75550 36 26 380 26 图1-5-22.3.2.6 JY-80G 接续管的特性,如图1-5和表1-6JY-80G 接续管的特性表1-6型号适用钢绞线主要尺寸(㎜)握着力不小于型号外径(mm)d ΦLJY-80G GJ-80 11.5 24 12.2 290 100图1—52.4耐张线夹联结板的压接角度与引流板的安装规定引流板安装遵照以下示意图,注意引流线的位置。
材料站供料与施工队施工时,引流板型号、光面与耐张线夹联结板的组合要符合光面连光面的要求。
下图单、双回路塔两边相两根上子导线的耐张线夹引流板,向转角内侧偏30°引下,单回路中相绕跳组装串的四个引流板则向转角内侧偏45°引出。
2.5 液压操作时,压力值的规定各种型号的接续管、耐张管的压力值均不小于80Mpa。
三.作业前的准备和具备的条件3.1 作业前的准备3.1.1 液压设备及材料检验a)检查到货的导、地线,其结构及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并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b)对本工程所使用的耐张线夹、接续管及补修管进行检查,其受压部分的内外径应符合标准,外观检查应符合据《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85有关规定,用钢尺测量各部长度,其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c)在使用液压设备之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以保证正常操作,油压表应经过校核、检测;d)检验所用钢模尺寸是否与所压导、地线管规格相匹配。
e)检查液压机是否能达到给定的出力。
3.1.2 清洗a)对所用各种规格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清洗后应将管口两端临时封堵,并用塑料袋封装;b)清洗后,各种规格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应分类存放,并设置标示牌。
3.2 作业具备的条件3.2.1 必须符合3.1所述情况3.2.2 作业附属工器具已准备且确保能正常使用3.2.3 作业前必须经过技术交底,试件拉力检测合格3.2.4 作业人员具备的条件应符合第3条规定四.作业人员及要求4.1 作业人员的资格液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4.2 要求a)液压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液压操作,且所做试件拉力检测合格;b)液压操作人员应熟练操纵机械且掌握本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4.3操作流程图图4—1五.施工方法5.1 割线5.1.1 “定位印记”测量定出各种规格接续管、耐张线夹在导、地线上的管口位置及断铝股位置即先进行“定位印记”测量。
a)NY-80G耐张线夹“定位印记”测量如图5.1-1PA170mm图5.1—1注: A点为管口位置;P为扎线。
b)NY-400/35耐张线夹“定位印记”测量如图5.1-2图5.1—2注:P为扎线;N为导线切割点.c)JY-80G接续管“定位印记”测量如图5.1-3图5.1—3注:A点为管口位置;P点为扎线.d)JYD-400/35接续管“定位印记”测量如图5.1-4图5.1—4注:P为扎线;N为导线切割点.e)NY-120BG、NY-150BG耐张线夹以现场实测为主。
f)JY-120BG、JY-150BG接续管“定位印记”测量如图5.1-4A点为管口位置;P点为扎线每次断线时线头都需用细铁线绑扎开断处两端,以免断线后导、地线松散,穿管困难。
5.1.2 清洗导地线5.1.2.1 镀锌钢绞线的液压部分在穿管前应用棉纱或钢丝刷除去泥土,若有污垢应以汽油清洗,清洗长度为不短于穿管长的1.5倍。
5.1.2.2 钢芯铝绞线的液压部分在穿管前,应以汽油除去表面油垢,清除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的1.5倍。
5.1.2.3涂801电力脂及清除导线铝股氧化膜,程序如下:a)涂801电力脂及清除铝股氧化膜的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b)按第5.1.2.2条将铝股表面清洗并干燥后,再将801电力脂薄薄地均匀涂上一层,以将外层铝股覆盖住;c)用钢丝刷沿钢芯铝绞线轴线方向对已涂801电力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5.1.2.5用补修管补修导、地线前,其覆盖部分的导、地线表面应用干净棉纱将泥土脏物擦干净(如有断股,应在断股两侧涂刷少量801电脂),再套上补修管进行液压。
5.1.3 切割导线铝股按第5.1.1条所述切割位置N点切割铝股,使钢芯露出ON长度。
5.2 穿管5.2.1 NY-80G耐张线夹的穿管如图5.2-1,将镀锌钢绞线端头自管口穿入,穿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线端头穿到管底为止,并且“定位印记”点A-与管口重合。
图5.2—1注:1--镀锌钢绞线;2--耐张线夹5.2.2 NY-400/35耐张线夹的穿管如图5.2-2a)套铝管: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b)穿钢锚:将已剥露的钢芯自钢锚口穿入钢锚。
穿时顺钢芯绞制方向旋转推入,保持原节距,直至钢芯端头触到钢锚底部,且管口与铝股间的距离等于约20mm。
图5.2—25.2.3 JY-80G接续管穿管如图5.2-3将镀锌钢绞线两端分别向管口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头在接续管内中点相抵,两线上的A印记与管口重合。
图5.2—35.2.4 JYD-400/35接续管穿管如图5.2-4a)套铝管: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穿入;b)穿钢管:使钢芯呈散股扁圆形,一端先穿入钢管,置于钢管内的一侧;另一端钢芯也呈散股扁圆状,自钢管另一端与已穿入的钢芯相对搭接穿入(不是插接),直穿至两端钢芯在钢管对面各出10左右mm为止;c)穿铝管:当钢管压好后,找出钢管压后的中心点O1,自O1向两端铝线上各量铝管全长之半,在该处画印记A,在铝线上量尺画印工序,必须在按要求涂801电力脂并清除氧化膜之后进行。
两端印记画好后,将铝管顺铝线绞制方向,向另一端旋转推入,直至两管口与铝线上两端定位印记A重合为止。
图5.2—4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接续管的穿管注:1--钢芯;2--钢管;3--铝线;4--铝管.5.2.5NY-120BG,NY-150BG.耐张线夹的穿管如图5.2-1,将铝包钢绞线端头自管口穿入,穿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线端头穿到管底为止.21图5.2—5注:1--镀锌钢绞线;2--耐张线夹5.2.6 JYD-400/35接续管穿管如图5.2-6a)套铝衬管:先将铝衬管分别穿入两端铝包钢绞线;b)穿钢管: 将铝包钢绞线两端分别向管口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头在接续管内中点相抵,两线上的A印记与管口重合。
c)穿铝管:当钢管压好后,找出钢管压后的中心点O1,自O1向两端铝线上各量铝管全长之半,在该处画印记A,在铝线上量尺画印工序,必须在按要求涂801电力脂并清除氧化膜之后进行。
最后推入铝衬管。
图5.2-65.3 液压操作5.3.1 一般规定a)液压时应检查所用钢模是否与被压管相配套,若钢模有上、下方向,应有明显标记。
液压机的缸体应垂直地平面,并平稳放置;7 JY-120BG 36 268 JY-150BG 36 26b)被压管放入下钢模时应检查位置是否正确,定位印点是否处于指定位置,两侧导线或地线与管保持水平状态;c)液压操作必须每模达到规定的压力,而不以合模为压好的标准;d)施压时相邻两模间至少应重叠5mm;e)当管子压后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铝管锉成圆弧状,并且用砂纸在锉过处磨光;f)钢管压后,凡锌皮脱落者,不论是否裸露于外,皆涂以富锌漆以防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