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企改革PPT

国企改革PPT

• 3、要工业化初期,无法完成原始积累,形 成一定规模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那么只能 通过贸易保护等手段来帮助一些相关行业企 业,或通过行政手段集中资源,先在国际市 场上站稳脚跟再说,比如现在韩国的现代、 三星等。
国有企业为什么需要改革?
• 1、整体效率不如民营企业:因政府长期大力扶持,导致部分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与创新精神。 很多国企的盈利效率并不强,从ROE上看无论是中央国企还是地方国企的ROE都低于非国有企 业的ROE。
六项重点任务
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5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6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05 改革阶段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一要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 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企业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 做强做大;二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 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 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三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四要抓紧解决国有企业 历史遗留问题等。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和确定调控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制度 体系,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产权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国家所有 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美国式道路:美国式道路就是土地国有化,废除土地私有制,将全部土地转轨国家所有,就是要完全摆脱 农村中的农奴制度 。列宁再三论证的美国式道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土地1、有一些行业,在工业基础和社会经济比 较贫弱时,对社会是有益的,但是对企业来 说没有利润,或者成本收回时间太漫长,那 就有国企来做。比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 路,铁路。
• 2、国家认为需要自己掌握的经济命脉,如 果由私人掌握,会由于其自然垄断性对社会 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比如能源、金融、军工。
德国式道路(普鲁士道路): 在农业中逐渐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代替封建主义经营方式的改良道路。同"美 国式道路"相对。
自由企业制度:就是确保企业能够拥有在产权受法律保护的基础上所享有的自由创业权、自由经营权、自 由交易权以及自由支配或处置财产权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名词解释
商业类国企: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 值增值为主要目标。 公益类国企: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
•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 国有资本功能。
汇报完毕 感谢观看
名词解释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实现形式都能够而且应该使用.公 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会影响公有制的性质.具体实现形式有: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其中股份制是最主 要的实现形式.
• 2、产权不清晰:国有企业在经营上一直绕不开一个问题——产权。到底谁对企业负责?之所以 国企总是给人低效之感,原因就在于他们和政府太像了。
• 3、影响民企发展:有了国企必然就有了一个国家与民争利的问题存在,国有企业占据产业布局 上游加上垄断,保证了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的高增长。要知道,目前A股上市企业中有36%是国有 企业,他们的总市值更是占到整个市场的60%。但是,这种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的高增长,是一 定程度上是以压缩非国有企业发展空间、加大社会公众的民生成本为代价的。
聚焦时政
国有企业改革
汇报人:高宇臻、陈敏、郝锦云、聂萌萌、齐琪、王婷婷
目录 content
01/ 国有企业 03/ 改革背景(为什么) 05/ 改革阶段
02/ 国企改革(是什么) 04/ 方向方针 06/ 重要意义
01 国有企业
02 国企改革(是什么)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 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企业 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 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传统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 度等方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 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 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03 改革背景(为什么)
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称的"市场 经济"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当今西方的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由中世纪的封建经济制度逐步过渡到近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这个过程中, 尽管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呈现出过渡的差异。例如,由于国家介入程 度的差别而有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和"德国式道路"的区分,但在总体上,自由 企业制度和主张自由竞争、抵制国家过多干预的意识形态占主流地位,向市场 经济的过渡具有"自然发育"的特点。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相继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的一批国家,在其初期则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其中的一些国家, 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此前资本主义经济曾经获得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些 国家如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 发展,更大范围内则处在萌芽状态。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初期和中期,这些国家 曾有过工业和经济的高度增长,但体制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终促使这些国 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06 重要意义
•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 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国有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就是属于国 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 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依法经营或使用,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由行 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资源性国有 资产(指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矿藏等资源。)
• 4、政企不分也是部分国企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国有股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占,政企难分。 国有企业是国家说了,还是股东说了算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合理的情况应该是无论是 战略决策,还是人事任免,都要由董事会决定,政府不得以行政力量干预。
04 方向方针(怎么改)
五项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增强活力和 强化监管相结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 导。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 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 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 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 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 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 显增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