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据和论证方法

议论文阅读——论据和论证方法一、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

1)、哪些可作为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2)、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论据用来支撑或证明论点,当文章只有中心论点时是直接支撑论证中心论点,当文章有分论点时则可能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但更多是在证明分论点后与分论点一起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

二、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阐明了……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

a、直接讲述一些支撑论点的基本道理,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令人信服;b、引用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阐明……道理,增强论点的权威性,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名言警句影响力大,格言谚语公理为大家公认,道理不言自明。

3)、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

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3题。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充满各种矛盾,关键是如何去处理。

处理恰当,矛盾就会顺利解决;处理不当,矛盾就可能激化。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谦让,后来廉颇知道自己错了,便背上荆条请蔺相如责罚。

最后两人成了________(zhì)友,共保赵国天下。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以谦让去待廉颇,而是与廉颇对________(zhì)起来,甚至发展到干戈相见,那就不是他们个人的损失,而是赵国的损失了!是的,古代的将相能有如此的气度,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更应该有这样的气度。

不是吗?早晨上班前,公路上的自行车川流不息。

就在这时一位骑自行车的男子不慎将一位骑自行车的女青年碰倒,自己也倒了。

女青年顺口摔出一句:“啥德性!”只见男青年急忙给女青年扶起车子,并微笑着解释说:“不是德性,是惯性。

”女青年也被这意外友好的话逗笑了。

眼看一场唇枪舌剑的“战争”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试想,如果那位男青年不是采取谦让的态度,而且火上加油,那又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总之,与人为善,谦让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良方。

1.根据拼音填上汉字A.________(zhì)友;B.对________(zhì)。

2.划线的句子可以用成语飞来表达。

答: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二、阅读下面文章,论美〔英〕培根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美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非斯帕斯、腓力普玉、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美的人像。

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往往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形,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美好的。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愧悔: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四、五段主要各使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人,应该怎么活着呢?我想到了鸟类。

鸟有翼,这是常识。

但有一种鸟,却无翼。

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

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定为国鸟,倍加宠养之。

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邀游于高空,啾鸣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

久之,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

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

除供人赏玩外,[ ]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间的恩惠,无忧无虑地生活。

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这畸形的美了,那时,这鸟儿又依谁而生活呢?想起山鹰来了。

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让它自己从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人应怎样生活,这里面也有一个并不深奥的常识问题。

1.画横线句子中的“畸形”是指无翼鸟(不超过5个字),“美”是指无翼鸟(不超过10个字)。

2.第一节方括号中应填写的一句是()A.她还有什么用处?B.她再也不能展翅云问了。

C.她失去了自由D.她什么本领也没有。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①古人知耻,勇于“忏悔”者不少。

与彩色戏曲艺术影片《包公误》中,有这么一场戏:包公错断了边关元帅狄龙谋杀太子一案后,先锋官、狄龙之妻段红玉也随之被召回府。

经过包贵的一再劝阻和包公的细心查访,才发现这是一个错案。

公堂之上,当着狄龙夫妇之面包公亲自卸刑,要求包责按法论罪,以儆百官。

②人的一生,不可能白璧无瑕,一尘不染,有时会出点问题,事情的关键在于,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自我净化”,及时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觉地清除龌龊的脏东西。

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净,自己不愿“擦”,还怕别人替他“擦”。

或四处奔波,找人说情,开脱罪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或轻描淡写,隔靴搔癖地作一点自我“批评”;或徘徊犹豫,吞吞吐吐,下不了决心,怕“亮相”后丢人。

其实,有错不改,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那才真正会降低威信。

“包公请刑”,并没有因此遭天下人耻笑,反使天下人觉得他执法如山,受到更大的信赖和爱戴,威信更高。

③斯大林说:“没有自我批评,我们的党就无法前进,就无法割开我们的脓疮,就无法消灭我们的缺点。

”毛泽东同志也早就告诫人们: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勇于解剖自己,改正错误,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1.第①段中“忏悔”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段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屁股不干净”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是针对什么发表议论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段引述“包公请刑”的故事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例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毅力英国作家狄更斯有句话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此言虽属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古往今来,大凡在事业上做出优导成绩的人,无一不有着巨大的毅力。

外国的不必说,单就中国的而论,要想一个个罗列出来,恐怕也很难。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众所周知。

试想,一国之君,先前是花天酒地,貂裘锦袍,现在忽然要让他独居陋室甜食苦胆,没有大的毅力是决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勾践做到了,而且是连续三年。

假如他没有那么大的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的励精图治,就不会有三年以后“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观一幕。

毅力,是成功的保证。

如果曹雪芹没有“批阅十载,曾删五次”的毅力,就不会有浩卷《红楼梦》的问世。

相反,没有毅力的人只能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身处逆境的人没有惊人的毅力怎能战胜困境,微笑着走向人生?对于身处顺境界的人,毅力是毫无作用。

我们总希望自己做个清白正直的人,做个受人尊敬的人,最好名垂青史、万古留芳。

但是要做到这些极不容易,除了在事业上取得显著的成绩外,在生活上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只有毅力才能帮助你在事业上的成功。

毅力之于事业和生活,犹如水之于沙漠里的行客,万物之于阳光的生长。

诚如狄所言:“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每一座高峰。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 第三段和第四段主要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其好处是什么?3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言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这样安排好在哪里?4 请为第五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1、A.挚;B.峙。

2、负刑请罪。

3、谦让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良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