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种要素所有者得到的高于使该所有者提供要素使用所要求的数量的收入
经济租金=要素收入-机会成本
➢ 从总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供给
工 资
S
率
(
元
场
) W 经济租金
/
机会成本
C
D
歌手(场)
和生产者剩余同一个概念,适用于不同角度和市场
S垂直,即使要素价格降到接近于0,也不会导致供给量减少 S水平,如果不按W0价格支付,就不能得到该要素
P
vmp
1
10
2
2
9
2
3
8
2
4
7
2
5
6
2
O
L1 L2
L3 L
VMP曲线位置与MP和P有关
2.边际要素成本
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劳动价格,价格 是常数——W
MFCL
dC dL
d (W
•Lr dL
•
K)
W
3.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的条件
VMP=W
§例.设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Q=-0.01L3+L2+38L。
R
D
S
R1 D’
O
Q*
Q
3.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
(1)租金
➢ 供给数量长期固定不变的资源的服务价格。
(2)准租金
➢ 供给量暂时(短期)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要 素的收益。
➢ 准租金=TR-TVC =TFC+π
P P0
π
D TFC
A
O
MC AC
C AVC
F B
d=AR 短期存在的准租金
X
Q
(3)经济租金
1.要素供给原则
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供给的边际效用
dU dU
dl dL
dU dU dY dl dY • dL
dU
dl
dU
dY dL
dY
因为,完全竞争时
dY dL
w
,所以
MU w
l
MU Y
wy
wy=1,为收入的价格
即:
MU l w
MU Y wy
2.要素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Y
Y1
Y0
E
O
l0
U3 U2 U1
L
均衡条件:
dY dl
w
l
3.要素供给曲线
Y
PEP
W
Y1
O l2 l1 l0
价格扩展线
U3 U2 U1
Ll
W2 W1 W0
O L-l0 L-l1 L -l2 L -l 要素供给曲线
二、劳动供给与工资率的决定
1.劳动与闲暇
➢ 假定消费者每天必须睡眠8小时 ➢ 16小时分为劳动时间(16-H)和闲暇时间(H)
格
( 元
W0
单 位 ) W1
dm:多个完全竞争厂商调整时的 要素需求曲线 dm
市场需求曲线: D=Σdm=n.dm
P1.MP
P0.MP I
/
0
L0
L1 生产要素(单位)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一般要素供给
要素
最大化行为 (目标)
中间要素 原始要素
利润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
最大化原则 (供给原则)
MR=MC ?
Q为每周产量,L是每周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 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10元,小时工资为 500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
求厂商每周应雇佣多少小时劳动?
解:
VMP=MP·P MP=-0.03L2+2L+38 则,VMP=MP·P
= (-0.03L2+2L+38)×10 利润最大化的雇佣量需满足VMP=w,且w=500 所以,(-0.03L2+2L+38)×10=500 解方程,取最大值L=60。 所以,厂商每周应雇佣60小时劳动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界定
1.定义: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2.要素需求的特征
引致需求/派生需求 共同需求/联合需求
3. 厂商类型:完全竞争厂商与不完全竞争厂商
类型
名称
完全竞争厂商 完全竞争厂商
买方垄断厂商
最高的20%
51.86 50.75 42.7 49.59 45.34 43.29 44.93 35.65 37.45 43.3 54.34 40.48 48.97 49.02 44.81 62.18 39.94 45.82 55.42 61.12 52.14 40.21 36.88 42.02 38.68 46.63 44.02
MRP = MFC VMP = w
4.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d与VMP重合,向右下方倾斜。
隐含条件: W不影响P、MP
P,Q,MP,VMP W
W1 W0
W2
A B
O
L1 L0
C VMP=d
L2 L
5. 从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不能横向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W
要
素
价
不完全竞争厂商 卖方垄断厂商 双边垄断厂商
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 垄断 垄断
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 垄断 完全竞争 垄断
二、要素使用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 产品市场,MRQ=MCQ 要素市场,MRPF=MFCF
边际要素成本( MFC,Marginal Factor Cost)
MFC C F
边际收益产品(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了2003-2012年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世界分布图 世界银行数据库
国家和地区
中国 中国香港 孟加拉国 柬埔寨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以色列 日本 韩国 老挝 马来西亚 蒙古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南非 加拿大 美国 阿根廷 巴西 委内瑞拉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俄罗斯联邦 英国
部分国家基尼系数
世界银行数据库
年份
2004 1996 2000 2004 2004 2002 2001 1993 1998 2002 1997 2002 1998 2002 2004 2000 2000 2000 2004 2004 2003 1995 2000 2000 1999 2002 1999
累积的家庭的百分比
二、基尼系数
I %
A B
G A A B
0
P % 100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 平均。
基尼系数
小于0.2 0.2--0.3 0.3--0.4 0.4--0.5 0.5以上
收入分配
绝对平等 比较平等 基本合理 差距较大 差距悬殊
国际通用的标准
0.4 ——警戒线
第三个20%
13.68 13.85 15.6 13.74 14.94 15.41 15.86 17.58 17.95 15.62 12.85 16.79 14.55 13.97 15.14 10.04 17.18 15.66 12.82 10.96 13.94 17.19 17.79 16.75 17.24 14.92 15.96
中国基尼系数
年份 1978 1998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基尼系数 0.317 0.403 0.412 0.479 0.473 0.485 0.487 0.484 0.491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基尼系数
0.47 0.43 0.33 0.42 0.37 0.34 0.39 0.25 0.32 0.35 0.49 0.33 0.42 0.42 0.37 0.58 0.33 0.41 0.51 0.57 0.48 0.33 0.28 0.36 0.31 0.4 0.36
最低的20%
4.25 5.26 8.6 6.82 8.08 8.41 5.71 10.58 7.91 8.07 4.37 7.47 5.04 6.34 7.14 3.47 7.2 5.44 3.12 2.8 3.25 7.18 8.52 6.5 7.6 6.15 6.14
基尼系数 0.490 0.481 0.477 0.474 0.473 0.469 0.462
• 2012年3月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 中国居民收入的调查是分开搞的,对城镇居民调查可支配收入,对农
村居民调查纯收入,指标不完全一样,基础数据是分开的,所以现在没有 办法计算全国统一的基尼系数。
• 2013年1月18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原则 1. 边际要素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MR=P
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
VMP曲线
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VMP=P·MPL 因为,边际收益递减
P,Q,MP,VMP VMP
MP
要素数量 MP
MRP TR F
MRP TR TR • Q MR • MP F Q F
厂商使用要素的一般原则:MRP=MFC
假定厂商使用一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追求最大利润π:
TR(F) TC(F)
d dTR(F) dTC(F) MRP MFC 0
dF dF
dF
MRP=MFC
MRP>MFC? MRP<MFC?
/ /
全部经济租金
租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