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导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2)了解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的作用。
(3)了解IP地址的管理方式及IP地址资源的分配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以IP地址的实际应用为主线,再逐步深入到与IP地址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研究,如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配置等,由表及里,由浅和深。
实践活动四:利用事先编辑好的批处理文件将学生的IP地址改为自动获取,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重新对自己计算机IP地址进行配置。
[教师]通过对比各小组学生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上图标点亮的先后顺序,对各小组掌握情况进行评比。
(四)网关的作用
[师生互动]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
类比同学之间打电话,家长就相当于网关的身份。
[教师]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漫电影《你的名字》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域名有关知识,分析IP地址的概念,说明由于它是唯一的,才能通过IP地址确定终端实际的物理地址,从而进行网上实时监控。
实践活动一:在浏览器中输入111.13.100.92,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因特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终端唯一的编号——IP地址。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现实中的应用(如qq登录ip所在地、移动支付的位置信息、外卖骑手位置等),明确IP地址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实践活动五:考虑到此时学生还未配置DNS服务器,让学生去访问的域名和IP地址,并思考DNS的作用
(五)DNS服务器的作用
DNS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教师]在智能设备非常普及的今天,无线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必需,那如何让笔记本电脑以及更多的移动设备接入到无线互联网中?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 作者:
———————————————————————————————— 日期:
2.2 IP地址及其管理
一、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网络技术技术应用
2.年级:高中二年级
非上机时间15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
二、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二:查看本机IP地址,比较与周围同学的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
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计算机教室的IP地址为什么要这样设置?进而展开讲解IP地址的格式。
(二)IP地址的格式
十进制格式: 192.168.10.101
二进制格式: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01100101
[教师] IP地址是由四段、三个小数点分隔。根据TCP/IP协议,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每段用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那么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是多少呢?
难点: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
(三)学生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域名的基本知识,初步的网络应用能力。对于IP地址有些同学只是听说过有这个概念,大部分学生很多没有真正在计算机上打开IP设置的页面,并且多数学生对二、十进制的转换也接触不多,因此对于学生来说IP地址是个相对来说比较陌生而有带有新鲜感的名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相对枯燥,因此本节课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体(2)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IP地址资源短缺的危机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学生讨论后回答下表:
二进制
十进制
最小的数
0
最大的数
111111111
255
所以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是0-255,共256个数。
[教师]为了便于应用和记忆,IP地址实际使用时不是直接用二进制,而是使用十进制数表示。
实践活动三:尝试修改本机IP地址最后一位数字,同一小组都改成组长的IP地址,看是否对本机访问因特网有影响?能否改成192.168.31.256?
引导学生观看后回答:IP地址
【教学效果】此部分引入学生对远程访问到的实时画面应该比较感兴趣,很多学生对神奇的网络技术赞叹之时,由此提起了学生对IP地址的兴趣,学生踊跃发言参与话题的讨论,此时虽然学生对IP地址这个概念有点陌生,但开始渐渐关注起来,这样对于学生学习IP地址有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
新授:
(一)什么是IP地址?
三类IP地址的比较
(1)你现在使用的计地址是呢?属于类IP地址?
(2)假如某公司要建立一个拥有1500台计算机规模的网络,可采用类IP地址;假如要建立一个拥有200台计算机规模的网络,可采用类IP地址。
[过渡]呈现B类IP地址的分配范围,比如172.16.0.1——172.16.255.254,让学生对网络规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通过能够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这个就能够在网络上迅速找到某个IP地址主机所在的位置,如果每台计算机都要靠人工判断太麻烦了,能不能让计算机自动判断呢?我们把这个任务就交给子网掩码去做了。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
(2)网络探究教学法
(3)小组协作式学习。
(五)课前准备:任务单、相应素材准备
三、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校园安全巡查工作提出问题,借助网络技术访问远程的网络摄像头,现场程序给学生远程的监控画面:通过IP地址访问互联网上的终端设备。
【师生互动】提问:教师是通过什么手段访问到千里之外的网络摄像头的?
思考:根据你查看的本机IP地址,我们的机房最多可以允许连接多少台计算机?如果需要更多数量联网的计算机,该怎么办?
(三)IP地址的分类
[教师]其实,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就好象我们同学的位置,网络号就是学校的机房,主机号就是我们自己在机房的座号。
D类组播地址
E类保留地址,准备留作今后使用
[学生]利用系统附件自带计算器,进行进制换算,计算3类IP地址范围的临界点。
[过渡]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简单演示讲述如何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
(六)IP地址管理
[教师]展示资料:IP协议的第4版IPv4技术可使用的IP地址有43亿个,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只有3千多万个,只相当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量。另据美国媒体报导,IP地址可能3年后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