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红色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远谋.(móu)昳.丽(yǐ) 期.年(jī)玉帛.(bó)B.旗靡.(mí) 小信未孚.(lú)曹刿.(guì)窥.镜(kuī)C.瀚.海(hàn)门庭.若市(tínɡ)间.进(jiān) 辙.乱(zhé)D.暮寝.(qǐn) 狗窦.(dòu)舂.谷(chōng) 兜鍪.(móu)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红色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战于.长勺皆以美于.徐公B.公将鼓之.小大之.狱C.故.克之故.患有所不辟也D.可以.一战必以.分人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旧传该书由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睢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此书。
C.《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讽”的意思是“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D.《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在写法上,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
5.古诗文默写(14分)(1)、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把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书写到极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发了为国事惶恐不安和为自己孤苦伶仃的处境而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不尽愁绪和感慨的句子是:? 。
(5)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借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坚贞的气节。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诗人对国破家亡、世事巨变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4分)(一)(21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敗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⑪,不鼓不成列。
”(《子鱼论战》)【注】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流。
②既:尽,全部。
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
④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⑥门官:国军的卫士。
⑦重(chó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
⑧禽:同“擒”。
⑨二毛:头发花白的人。
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
①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1)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_ (3)门官歼.焉__________________ (4)公伤股.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2分)宋公及楚人战于泓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3分)(1)【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二)(15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
②辟:开垦。
③鄄(juàn):古地名。
④烹:煮。
古代的一种酷刑。
⑤饰诈:掩饰,欺诈。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2)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3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4分)4.根据两个语段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
(4分)参考答案一、1.D2. C3. A4. B5.(1)、雉从梁上飞。
(2)上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5)生子当如孙仲谋。
(6)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二、(一)1.(1)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被杀死(4)大腿2.【答案】宋公及楚人/战于泓3.【答案】(1)打仗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
(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4.【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济或既济而未成列5.【答案】示例: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以“君子道德”之义作战,妇人之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乙】文参考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边作战。
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
”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但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请求宋襄公进攻。
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
”等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宋军大败。
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宋襄公说:“君子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进攻,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
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险要地势的。
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却也不会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二)1.【答案】(1)土地方圆(土地纵横)(2)所受的蒙蔽2.【答案】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
3.【答案】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
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讽谏齐王纳谏除弊。
4.【答案】①有敢于并善于进谏的谋臣。
②齐威王虚心纳谏。
③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
④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
【乙】文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阿(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镇守阿(城) ,称赞你的好话每天都有传来。
我派人察看阿(城),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
以前赵国攻打鄄地,你不去救援;卫国夺取薛陵,你不闻不问;这是你用重金买通我的左右来替你说好话啊!当天,齐威王下令煮死阿大夫及曾经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
于是齐国上下官员都受到震动,恐惧不已,谁都不敢再(像阿大夫那样买通齐威王的亲信)搞欺上瞒下、掩饰过失的事情,(人人)都尽其所能地为国家做实事。
齐国得到很好的治理,(在当时)成为天下最强的国家。
1.【答案】示例:站在潼关驻足远望,古都长安,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却是断壁残垣、满目萧索,唉……(意思对即可)2.【答案】“聚”字,将峰峦化静为动,表现出峰峦的众多与动感;“怒”字,将河水人格化,烘托了作者因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