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3.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受到挑战
• 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之一
便是恢复其在亚太地区的制度塑造力,从 而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构成挑战。
中国通过参加亚太地区的各种机制建设,如东 盟10+3、中日韩首脑峰会、中国—东盟自贸区、 东亚峰会等合作机制,提升了中国在地区制度建 设中的影响力。为了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力,2009年7月,美国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 约》,11月举行了首届美国—东盟峰会。2011年 11月19日第六届东亚峰会召开,美国作为正式成 员国首次参加这次会议。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形势与政策2016(春)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内容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对中国提出的挑战 四、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策略
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
近年来,美国反复强调自己是“亚太 国家”,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奥巴马 将自己称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平洋总 统”. 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郑重 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亚洲事务将在 美国外交议程上处于更加显著的位置”。 继2010年高调介入南中国海问题后,美国 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参与更加明显。
3.维护和扩大在亚洲的经贸利益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一直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增长
速度最快的地区。在世界贸易方面,东亚地区以接近占世 界贸易总额的40%高居榜首,而西欧和北美则以37%和20% 位居其次。目前,美国与亚洲的进出口贸易已大大超过欧 洲。 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23日刊登题为“新兴市场新 潮流”的文章:“到2020年,3/4的消费支出将来自新兴 市场。到那时, 亚洲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消费支出将超过 北美,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地区。 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随着亚洲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亚洲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务卿希拉里•克 林顿2010年10月28日在夏威夷发表演讲谈到为何美国将亚 洲作为其外交优先任务时说:“我们知道,21世纪的大部 分历史将在亚洲书写。这一地区将出现这个星球上最具变 革性的经济增长。亚洲的许多城市将变成全球商务和文化 中心。”
谢谢!
• 5.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促进地区一体化进

谋求与亚太其他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推动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通过经贸合 作,深化与亚太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积极推动 建立维护地区稳定、发展睦邻友好的新型区域合 作方式。利用自身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侧重加 强次区域化经济合作,如环渤海经济圈、大湄公 河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等平台,推 动亚太区域合作的深化,促进地区一体化进程。
华战略包围圈 高度重视亚太地区周边安全,确保陆上周边地 区的稳定、海上航道的安全;正确应对朝鲜半岛 的无核化,东海、南海在内的主权争端等问题; 继续深化与亚太地区的经贸联系,切实维护中国 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积极推动中国与亚太地区和 国家的多边合作。
• 2.依托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是成功
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的 关键因素 注重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引导,促进科 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重视高新技术成果 的转化,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据白宫发言人维特所说,自2011年9月以来, 美国总统奥巴马召开了6次专门会议,讨论美国的 “再平衡”战略。 2012 年 1 月 5 日,美国总统奥巴 马公布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 世纪 国防的优先任务》的美军战略利益评估报告。报 告主要内容是,美国将致力于进一步削减军费, 并对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军事 战略进行调整。新战略暗示美 国将缩减陆军规模,并减少在 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 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维护 亚太的“安全与繁荣”。

• 首先是欧亚地区战略的平衡
即认为欧洲不再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亚 洲已经取而代之。美国前国防部长帕内塔说, 今后五至十年,美国将继续加强在太平洋地区 的军事存在,将更大比例的部队部署在该地区。 此前,他在 美国海军学院2012 年毕业典礼上发表 演讲,要求该学院 毕业生“保持并加 强美国在广阔的亚 太海域的力量”。
总之,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是要强 化其对亚太地区的领导权和控制权。2010年1月 21日,奥巴马政府助理国务卿柯特· 坎贝尔在国会 听证会上说得很清楚:“在亚太世纪到来之际,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美国必须加强和加深它在这 一地区的战略参与和领导作用。”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 国提出的挑战
美国重返亚太的缘由
1.反恐告一段落
结束两场战争,先后从伊拉克、阿富汗撤 军。
2.应对中国的崛起
进入新世纪,中国利用美国反恐改善了同美国的 关系,并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的发展中,都上了一 个台阶。 • 经济实力跃升,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 • 军事装备升级,掌握了外太空飞行器的变轨技术, 可以多弹头发射导弹,制造了第一艘航母……
• 同东盟签署的1+10自由贸易协议,2010年开始生效,
同东盟签订了3+10的经济合作协议。中国已经成为 周边11个国家以及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7个国家 的最大出口市场。
上述中国的发展不仅导致美国人的恐惧,也导致 亚洲一些国家的担忧。美国担心中国是否会像当年 它把英国赶出美洲那样,把美国赶出亚洲。
• 其次是军事战略的平衡
即更加注重海军和空军,到2020年前,美国海军力 量将改变目前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五五开”的部署格局, 将60%的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潜 艇与濒海战斗舰部署在太平洋,航空母舰数量增加到6艘。 帕内塔说,除数量外,美国还要在太平洋部署更先进的高 科技潜艇与战舰,以及新的电子战设备与通讯系统等,以 提高质量。
• 3.加强中美交流与合作,促进中美在亚太
地区的良性互动
从战略高度 来认识中美关系, 加强中美的交流 与合作,促进两 国在亚太地区的 良性互动,增进 双方战略互信, 为构建互利共赢 的新型大国关系 打开突破口。
不冲突、不对抗,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 4.继续推进睦邻外交,营造中国周边
地缘依托
中国要吸取历史上美国和苏联两个超 级大国营造周边地缘依托的正反两面经验 和教训,要妥善处理中俄关系,协调好中 国与东盟的关系,争取日本和韩国的支持, 妥善解决分歧、深化合作,以营造良好的 地缘依托 。
• 再次是部署方式的平衡
即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建设新的大型的永久 性基地,来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而 是与盟友及伙伴国协作,通过接受临时任务,参 加联合军演、训练和行动,确保伙伴国提供港口、 机场和其他设施供其使用。
• 最后是扩军与加强美亚经贸关系之间
的平衡
与“紧缩欧洲”及其他地区相比,亚洲经济蓬勃发展, 是最具活力的增长区。美国急需提升亚洲在美国对外经贸 战略中的地位,以便扩大对亚洲地区的出口,增加国内就 业,分享亚洲经济增长的红利。
• 为防止被排除在亚洲区域合作组织或机制之外,
美国在挤进东亚峰会后,还在努力推动跨太平洋 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扩大和实施。美国加 入TPP谈判,欲借此扩大在亚洲市场的份额,享受 亚洲经济的发展成果。美国彼得森经济研究所声 称,TPP是美国掌控亚太合作的最佳途径,可以此 遏制中国在东亚和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
1.美国对华军事压力增大 第一,强化军事同盟及盟友体系,对 中国形成海陆“合围”态势 。
第二,以遏制中国为目的,出台大量军事 学说。 • 美国提出“空海一体战”明确将中国列为 打击对象并设定具体战法 。 • “亚太海洋安全战略”则对中国的海洋安 全构成严重威胁 。 • “21世纪海权合作战略”名为合作,实际 上是通过军事同盟对中国进行遏制和限制 。
4.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意识形态 挑战
2014年5月6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 安全研究报告(2014)》认为,中国意识形态 安全总体是稳定的,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 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和严重威胁。奥巴马政府在首份《国家安全 战略》报告中,明确提出“价值观利益”是 美国的一项持久利益,而其重点区域之一便 是亚太地区。
第三,调整军事部署的同时加大对华军 事侦察力度。
“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替换“小鹰” 号常规动力航母常驻横须贺、在关岛部署 核潜艇,与此同时,加大对华军事侦察力 度,P-8A反潜巡逻机刚刚列装就被投入到 对华侦察的工作中去。
2.中国的周边环境更加复杂
• 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
“天安号”和延平岛事件后,美韩频繁进行军演,至 今朝韩关系紧张,“六方会谈”迟迟不能恢复。近期,朝 鲜的核试验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紧张局势。 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凸显 中日之间存在的海上油气田开采的矛盾和钓鱼岛主权 之争。在美国的纵容下,12年初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 上态度日趋强硬。 南中国海争端持续升温 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10月26日晚,美国海军一艘宙斯 盾舰已经进入南海中国人工岛周边12海里内,并在美济礁 附近水域展开巡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日前表 示,将“再次派遣”军舰到中国南海岛礁邻近海域巡航。
• 第一,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 •
胁。 第二,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 威胁。 第三,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形 态构成威胁。 第四,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 胁。


四、中国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 战略的策略
• 1.高度重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打破美国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