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城的中轴线2分析

北京城的中轴线2分析


结合句意解词
1.一方面是遵循或承 袭 过去的一般的制度 (沿袭) 2.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 峙 ,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 (形容山石 建筑等突兀 重叠的样子)
3.有这样气 魄 的建筑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 (这里指气势) 4.在有了飞机的时代,由空中俯瞰.
.
(俯视 . 俯 : 低头;向下. 瞰:从高处往下看.)
整体感知: 说明对象 内容 特征?
对象 内容
1.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形成及评价
2.北京城中轴线上规模、 价值、 建筑
特征
规 模 宏 大
北京城的
中轴线
气 魄 3.北京城中轴线两侧周围建筑特色 雄 伟
深入理解:
1.读1段 : 思考:本段的中心句?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1句. 引出说明对象.(北京城的中轴线)
5. 这些城门上的门楼 箭楼及角楼又增强了全城三 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 ( 原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这里指建筑物高 低起伏, 建筑与建筑排列有转折, 之间有距离) 6.但贯通这全部署的一根直线,一根长达8公里,全 世界最长. (连接;沟通.) 7.与因琼华岛塔和妙应寺白塔所产生的突出点,以 及许多坛庙园林的错落. (交错纷杂)
2.读2段:思考:概括本段说明的内容?
答(1)具体介绍北京城的布局(图)
(2)北京城中轴线规模 (重要价值)
(3)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
北 京 城 区 分 区 图
空中北望中轴线(1999年)
思考:北京城中轴线上有那些建筑物?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天 坛 (左 ) 外城 (最南)永定门 先农坛(右) (大牌楼 大石桥) 中华门 天安门
答:中轴线上东西两侧的布局
空间顺序(从东到西)
纵观全文:
首先介绍北京城凸字形平面的形成引出说 明对象(北京城中轴线)然后具体介绍北京 城中轴线规模(重要价值)建筑布局 最后 介绍中轴线东西两侧的布局.
太和殿顶 神武门
(内城)正阳门楼
(宫门 广庭)
(往北)景山 (亭子)
Hale Waihona Puke (向北)地安门鼓楼
钟楼
安定门
德胜门
空间顺序(从南到北)
永 定 门 城 楼(1952年)
正阳门城楼
中 华 门(1954年)
天 安 门 广 场( 1950年)
太 和 殿
地 安 门
安定门箭楼
德胜门箭楼
3.读3段:思考:本段的说明对象? 本段的说明顺序?
北京城的中轴线
梁思成
文学知识:
1.文体: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2.作者:梁思成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 是我国建筑教育开拓者之一
作者:梁思成 是中 国现代著名的建 筑学家,是我国 建筑教育开拓者 之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馆堂 内的梁思成铜像
给加线字注音
pò kàn 气 魄 俯瞰 zhǎo mù 什刹海 贯通 对 称 池沼 序幕 réng yì cuò cuò lí 仍然 琉璃 抑扬顿挫 错 落 tū xí xúnzhì 凸字形 承 袭 峋 峙 chà guàn chè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