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OOK提速道岔巡检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S700K提速道岔巡检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S700K提速道岔巡检工作(客专线路在天窗点内完成)。
2 作业目的发现并克服设备缺点、隐患,确保设备运用质量符合技术标准。
3 作业流程图4 巡检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4.1 作业前准备4.1.1召开作业准备会,工长布置巡检任务,明确作业地点、任务、作业人;4.1.2 组织开展安全预想,由安全员布置劳动和行车安全针对性措施;4.1.3 工具材料准备:联络工具(试验良好)、手锤、扳手、克丝钳、机油、棉纱等;4.1.4 穿着防护服、绝缘鞋。
4.2 登记联系4.2.1 驻站联络员佩戴《防护驻站联络证》到车站信号楼,经车站值班员签认后开始工作;在值台联系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驻站联络员作业标准》,密切监视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4.2.2 驻站联络员必须按照《技规》、《行规》、《维规》有关要求和《电务部门作业在“运统—46”上登记、销记用语》样板,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运统-46)内登记;注意事项:巡检作业前,作业人员应与驻站联络员互试联络工具,每组道岔巡检作业前应现场核对道岔号码正确。
4.3 外部检查4.3.1 箱盒外部检查:4.3.1.1 电缆箱盒无裂纹,油饰、加锁良好,蛇管完好不脱落;4.3.1.2 箱盒基础无影响强度的裂纹,倾斜度不得超过10mm;4.3.1.3 信号电缆不外露;4.3.1.4 各部螺栓紧固、油润,地线端子连接牢固;4.3.1.5 设备周围的硬面化清洁、无杂草。
4.3.2 转辙机、密贴检查器及下拉装置外部检查:4.3.2.1 防尘罩完好,固定良好;4.3.2.2 道岔号码及定位标记清晰;4.3.2.3 转辙机机壳无裂损、油饰完好,蛇管、油管完好不脱落,加锁良好;4.3.2.4 固定螺丝紧固、油润;4.3.2.5 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表示缺口表示缺口指示标对中,左右偏差小于0.5mm;4.3.2.6转辙机上、下两检测杆无张嘴和左右偏移现象,检测杆头部的叉型连接头销、孔的磨耗旷量不大于1mm。
4.3.3 外锁闭及安装装置、杆件检查:4.3.3.1 外锁闭装置及安装装置应安装方正、平顺;转辙机的动作杆与锁闭杆、连结杆成一条直线,并与工务岔枕保持平行;锁闭杆、表示杆与直股基本轨相垂直,杆件的两端与直股基本轨垂直线的偏差应不大于10mm;检查各牵引点转辙机及ELP319密贴检测器外壳所属线路侧面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心线垂直距离的偏差不大于5mm;各种道岔拉杆水平方向的两端高低偏差应不大于5mm(以两基本轨工作面为基准);4.3.3.2 外锁闭及安装装置的紧固件、连接销、表示杆和锁闭杆的螺母齐全、不松动,防松措施良好;开口销齐全,劈开角度应大于60度,两臂劈开角度应基本一致;4.3.3.3 穿越轨底的各种杆件,距轨底的净距离应大于10mm;4.3.3.4 附有绝缘的各类杆件、角钢、销孔等的绝缘应装设完整、性能良好;4.3.3.5 道岔转换设备的各种杆件及导管等的螺纹部分的内、外调整余量应不少于10mm;表示杆的销、孔旷量应不大于0.5mm,其它杆件销、孔的旷量应不大于1mm;4.3.3.6 锁闭铁、锁钩与锁闭杆接触的摩擦面及运动范围内应保持清洁、油润、无锈蚀、无砂尘,无异物,运动灵活,无卡阻;4.3.3.7 表示拉杆的接头与尖端铁的连接应牢固、不松动,锁钩轴销不弯曲、轴向滑动效果良好;4.3.3.8 外锁闭装置锁闭框两侧的限位螺钉应有效插入锁闭杆两侧导向槽内,不得松脱、别卡;4.3.3.9 限位块和锁闭框的距离在锁闭位置时调整在1-3mm;4.3.3.10 表示杆托架滚轮和长表示杆间隙适当,确保在运行过程中滚轮能转动同时又无明显阻力;4.3.3.11检查弹性辊轮和根部支撑块之间有0.3mm的间隙。
通过安装紧固板和开口销来固定偏心螺栓,避免它转动。
4.3.3.12 设备无外界干扰和异状,尖轨和基本轨间无异物,杆件处无杂物,长短表示杆接头铁与钢枕滑床板间的间距不得小于10mm;心轨表示拉杆接头不碰钢轨,并有10mm以上间隙;4.3.3.13 道岔密贴状态良好。
结合部无病害(尖轨、基本轨、心轨、翼轨的竖切部分无肥边;尖轨、心轨爬行不超过20mm;滑床板和尖轨间隙适当,尖轨无翘头、吊空;滑床板无断裂、缺油等);检查各牵引点尖轨、心轨与基本轨之间能加进0.3mm塞尺。
4.3.3.14 各部清扫、注油。
4.3.4检查辊轮4.3.4.1检查辊轮是否准确到位,以及靠近基本轨侧的第一个滚轮是否能自由滚动。
4.4检查关键项目4.4.1各部螺栓紧固、油润,地线端子连接牢固4.4.2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表示缺口表示缺口指示标对中,左右偏差小于0.5mm;4.4.3外锁闭及安装装置的紧固件、连接销、表示杆和锁闭杆的螺母齐全、不松动,防松措施良好;开口销齐全,劈开角度应大于60度,两臂劈开角度应基本一致;4.4.4检查弹性辊轮和根部支撑块之间有0.3mm的间隙。
通过安装紧固板和开口销来固定偏心螺栓,避免它转动。
4.4.5道岔密贴状态良好。
结合部无病害(尖轨、基本轨、心轨、翼轨的竖切部分无肥边;尖轨、心轨爬行不超过20mm;滑床板和尖轨间隙适当,尖轨无翘头、吊空;滑床板无断裂、缺油等);检查各牵引点尖轨、心轨与基本轨之间能加进0.3mm塞尺。
4.5复查试验在转换过程中,道岔动作平稳、灵活,无别卡、无异声;道岔密贴、缺口良好。
4.6销记复查试验完毕,作业人员联系驻站联络员,由驻站联络员会同车站值班员试验良好后按标准用语销记、交付使用。
4.7点评作业完毕,工长组织召开点评会,巡检人员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和设备质量情况,工长填写《工作日志》,安排待修缺点克服计划。
5安全控制措施5.1 严格执行“三不动”、“三不离”、“三预想”、“七严禁”等基本安全制度;5.2 严格执行群体作业、专人防护制度,作业人员必须服从防护员指挥,来车前及时撤离线路,防止发生车辆伤害;5.3 严禁将手和脚放入尖轨与基本轨间的活动部位;5.4 未经联系同意,严禁扳动道岔;5.5 夜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夜间作业劳动安全规定;5.6 作业中应防止工具材料侵限,作业完毕必须工完料清。
S7OOK提速道岔检修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S700K提速道岔检修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S700K提速道岔检修工作。
2 作业目的发现并克服设备缺点、隐患,确保设备运用质量符合技术标准。
3 作业流程图4 检修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4.1作业前准备4.1.1召开作业准备会,工长布置检修任务,明确作业地点和任务、作业人;4.1.2组织开展安全预想,布置针对性安全措施;4.1.3工具及仪表准备:联络工具(试验良好)、照明灯、手摇把、手锤、扳手、克丝钳、尖嘴钳、长嘴钳、套筒扳手、螺丝刀、钢卷尺、道岔钥匙、防盗锁钥匙、万用表等;4.1.4材料:机油、棉纱、防松铁丝、开口销、调整插片等;4.1.5穿着防护服、绝缘鞋。
4.2登记联系4.2.1 驻站联络员佩戴《防护驻站联络证》到车站信号楼,经车站值班员签认后开始工作;在值台联系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驻站联络员作业标准》,密切监视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4.2.2驻站联络员必须按照《技规》、《行规》、《维规》有关要求和《电务部门作业在“运统—46”上登记、销记用语》样板,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运统-46施工)内登记;注意事项:检修作业前,作业人员应与驻站联络员互试联络工具;每组道岔检修前应进行试扳,核对道岔号码正确。
4.3 检修4.3.1 外部检查:同S700K提速道岔巡检作业指导书中的4.3;4.3.2转辙机内部检修:4.3.2.1机盖灵活性检查机盖开闭自如,防水、防尘性能良好,暗锁灵活有效;机盖应开闭自如,不应对机盖施加重压。
若打开机盖锁很费力,请检查锁钩及锁栓的位置。
如果开锁不灵活,请加入鳞状石墨粉来润滑。
在零度以下,如果锁被冰冻住,则采用适当访法除冰。
若仍然无效,请更换机盖锁。
4.3.2.2检查转辙机的密封状态镶嵌于底壳边缘的密封圈应保持弹性,无破损断裂。
排水塞、动作杆罩筒塞无脱落,电缆密封装置与外部电缆保护管连接、密封状态良好。
4.3.2.3检查摇把齿轮的状态摇把齿轮应转动灵活,前后拨动时无卡阻、滞涩现象。
手摇结束后,摇把齿轮应顺利退出啮合位置4.3.2.4检查摇把、挡板及遮断开关的功能当接通遮断开关时,手摇把插入孔的挡板必须能阻止手摇把啮入摇把齿轮。
在摇把齿轮与摇把挡板之间必须有一条侧隙(一般为1~3mm)切断遮断开关后,手摇把必须能顺利的插入摇把孔,此时电源被切断,不经人工确认,不得恢复接通;遮断开关功能良好,遮断器接点弹出长度一致。
4.3.2.5 正常转换道岔时,滚珠丝杠动作平稳无噪声,摩擦连结器作用良好;4.3.2.6 速动开关通、断电作用良好;不能随意松开速动开关组下面开关架的固定螺钉,否则会切断原表示电路。
4.3.2.7检查锁闭块及锁舌的状态在终端位置,当检测杆指示缺口与指示标对中时,将锁舌/锁闭块顶入能够自动弹出、检查是否严重磨损,使用20#以上干净润滑油为接点下注油孔及锁舌处注油。
锁舌的伸出量一般≧10mm。
转辙机开始动作后,原伸出的锁闭块应能正常缩入,锁舌在锁闭块的连带作用下应能正常缩入。
4.3.2.8 滚珠丝杠、动作杆、检测杆、齿轮组、锁闭块、操纵板等均应保持润滑,润滑材料应采用规定类型的油脂;要避免对滚珠丝杠的机械损伤,其传动面上的任何损伤都会降低传动效率。
当出现影响传动可靠性的损伤或明显的变形时,则转辙机必须下道检修或更换。
滚珠丝杠沿轴向的串动量不能大于1mm。
4.3.2.9 各部螺丝紧固良好;4.3.2.10 机内配线无破损、固定良好;4.3.2.11 道岔缺口标志检查,确保机内外一致。
4.3.3 密贴检查装置检修:4.3.3.1 道岔密贴检查装置应安装牢固,并满足下列要求:4.3.3.1.1 外观良好,机内清洁,锁装置作用良好;4.3.3.1.2 运动部件和表示杆应动作灵活,运动部件及螺纹部分应清洁、润滑;4.3.3.1.3 各开关组通、断良好,连接线无破损、固定良好;各部绝缘不破损且绝缘良好;4.3.3.1.4道岔转换时,表示连接杆应运动平顺,接头等零件应旋转灵活,不别卡,转换良好。
4.3.3.2 道岔位置表示冗余系统的密贴检查装置,第一牵引点处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间有4mm 及以上间隙时,不得接通道岔表示。
当尖轨或心轨从密贴位斥离至5mm及以上间隙时,应断开道岔表示。
4.3.4调整、测试:4.3.4.1 密贴调整:道岔尖轨密贴良好、无反弹,各牵引点密贴调整适度,扳动平顺;4.3.4.2缺口调整:第一牵引点检测杆的缺口标准应为指示标对准检测杆缺口标记两侧各1.5±0.5mm;第二牵引点及其后各牵引点检测杆的缺口标准应为指示标对准检测杆缺口标记两侧各2.0±0.5mm;检查表示缺口符合标准1.5-10mm4.3.4.3 完成规定的电特性测试工作;对于道岔表示电路,接线端3和4上的直流电压必须小于35V转辙机和密贴检测器安装在同一侧-当道岔处于最右侧时(密贴检测器安装在道岔的右侧),接线2和4之间的电阻必须小于1.0Ω-当道岔处于最左侧时(密贴检测器安装在道岔的左侧),接线1和4之间的电阻必须小于1.0Ω4.3.4.4 各牵引点的尖轨斥离位置与基本轨间动程和外锁闭装置的锁闭量定、反位两侧应均等,其偏差应不大于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