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指导书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指导书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指导书
1.1 精调作业流程
1.1.1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如图1.1.1。

图1.1.1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流程
1.2 CPⅢ点复测
1.2.1CPⅢ点复测流程如图1.2.1。

图1.2.1CPⅢ点复测流程图
1.2.2CPⅢ点复测主要设备见表1.2.2
表1.2.2 CPⅢ点复测主要设备表
1.2.3 CPⅢ点复测应遵循以下步骤:
1 用4 对CPⅢ点进行自由设站;
2 用获得的测站坐标对8 个CPⅢ点进行对比测量,每一测站的观测应少于
3 个测回;
3 下一测站应重复观测上一测站已观测的3 对CPⅢ点,观测1 对新的CPⅢ点;
4 对同一CPⅢ点的多组复测数据进行平差,获得平差后的CPⅢ点复测坐标。

1.2.4 CPⅢ点复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站宜设在两对CPⅢ点中间,观测距离不应大于150 m;
2 每个测站观测的CPⅢ点不应少于
3 对;
3 自由设站三维坐标分量偏差不应大于0.5mm;
4 平差后CPⅢ点复测坐标与原始坐标分量较差不应大于1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0.5mm。

1.3 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
1.3.1 精确定位流程应符合本指南8.
2.1 条的规定。

1.3.2 精确定位应符合本指南第4.4.3-4.4.8 条的规定。

1.4 基准点、角点及垫块位置测设
1.4.1基准点、角点及垫块位置测设流程如图 1.4.1
图 1.4.1 测设流程图
1.4.2测设的主要设备见表1.4.2
表1.4.2 测设的主要设备表
1.4.3测设应遵循以下步骤:
1 将各放样点的设计坐标转换为测设用的大地坐标;
2 在底座(支承层)上测设基准点、角点及垫块位置;
3 在浇筑完成的隔离墙上再次测设基准点。

1.4.4测设距离不应大于50m,测设偏差不应大于5mm。

1.4.5基准点坐标精确测量应符合本指南第5.4.3 条的规
定。

1.4.6道岔板角点再次测设流程应符合本指南第1.4.1 条
的规定
1.4.7道岔板角点再次测设所需设备应符合本指南第1.4.2 条的规定
1.4.8道岔板角点再次测设应符合1.4.3条的第1、2款的规

1.4.9道岔板角点再次测设全站仪设站应符合本指南第4.4.6
条的规定。

1.5 道岔板精调作业
1.5.1 道岔板精调测量作业流程如图1.5.1。

图1.5.1 道岔板精调测量作业流程图1.5.2道岔板精调作业主要设备见表1.5.2。

表1.5.2 道岔板精调作业主要设备表
1.5.3精调作业应遵循以下步骤:
1 将道岔板上的设计坐标转换为精调用的大地坐标;
2 用强制对中三脚座在基准点上架设全站仪和后视点棱镜;
3 用后视点棱镜和已调道岔板上的定位棱镜联合定向;
4 测量道岔板上4个(或6个)棱镜;
5 计算待调道岔板的调整量,用三维调整机具调整道岔板;
6 重复精调作业步骤4、5直至符合道岔板铺设允许偏差的规定。

1.5.4精调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全站仪设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全站仪设站应使用强制对中三脚座;
2)测站点坐标应为强制对中的基准点坐标;
3)调整第一块道岔板时,应采用相邻道岔板的基准点定向。

以后每块道岔板的调整,应以调整到位道岔
板直股侧的定位棱镜和基准点进行联合定向。

2 道岔板精调作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5.4的规定。

表1.5.4 道岔板精调精度指标
3 为防止砂浆灌注时道岔板上浮和侧移,应安装和使用地锚及扣压装置。

1.6 道岔板复测
1.6.1道岔板复测流程如图1.6.1
图1.6.1道岔板复测流程图
1.6.2道岔板复测主要设备见表1.6.2。

表1.8.2道岔板复测主要设备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