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2016年工作方案(试行)为贯彻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陕西省关于印发<人民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15]60号)精神,推进水污染防治各项任务的落实,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以提升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源头控制、科学治理”为原则,初步搭建“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系统防治新机制。
工作目标基准年:2015年,所有现状数据以2015年统计数据为准。
——控制指标渭河和沣河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40.0%以上,新河水质逐步达到省考目标。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控制在15%以内。
——提升指标在保持辖区水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不高于2015年。
二、重点任务(一)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认真组织实施省政府印发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和《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组织编制《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在渭河两岸距河道1500米范围内划定保护区域,区域内禁止建设任何与水环境管理无关的项目。
(建设环保局牵头、经济发展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二)取缔“10+3”污染企业。
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电镀、农药等10类和冶金、果汁等三类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各新城(园办)要依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
(经济发展局牵头、建设环保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三)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
结合实际编制和实施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方案,涉及造纸、有色金属(铅、锌、稀土等)、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农药制造、电镀、石油化工(煤制甲醇、烯烃等)、机械设备、电器产品的制造加工等行业。
(经济发展局牵头、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四)加大工业聚集区水污染治理力度。
新区范围内40%的产业集聚区应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建设环保局牵头、规划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 2 -(五)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
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和安全处置,排查和取缔污泥堆放点,健全污泥转运管理机制。
(建设环保局牵头、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六)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加大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
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要求,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
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在地下水污染区开展示范种植。
(建设环保局牵头、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七)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渭河及其支流沿岸,要严格控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项目,合理规划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设施和运输路径等,防范环境风险。
提高企业入区环境准入门槛,使重污染企业不得入西咸新区。
(经济发展局牵头、规划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八)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依法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和水域岸线用途管制。
科学确定生态流量,在沣河流域、新河流域开展试点,确定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
(规划局局牵头、建设环保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积极推进斗门水库建设,完善斗门水库水质水量监测,制定水量调度方案。
采取闸坝调度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进水、下泄水量和入流、泄流时段,维持水库水体水质稳定,重点保障枯水期水库水质达标。
(建设环保局牵头、规划局配合、沣东新城负责落实)(九)推进海绵城市及湿地建设。
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渭河干流两岸、沣河入渭和新河入渭的适宜区域,规划建设以滨河公园、沿河湿地和城市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建设环保局牵头、规划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十)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
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
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将高耗水产业纳入禁止或限制产业目录。
严控地下水超采,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排查登记已建机井,未经批准或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
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新城(园办)政绩考核。
(建设环保局牵头、经济发展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十一)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 4 -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完成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执法检查,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
开展“双源”(地下水饮用水源和污染源)及补给径流区内重点监管污染源调查评估。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集中式饮用水源供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完成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
(建设环保局牵头、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十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贯彻执行《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和《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条例。
完善收费政策,制订修订城镇污水处理费、排污费、再生水费、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经济发展局牵头、建设环保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十三)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加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公布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
(建设环保局牵头、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重点推进太平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排查各污染源现状,初步确定截污范围及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方案。
(建设环保局牵头、规划局配合、沣东新城负责落实)(十四)加强再生水综合利用。
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铺设再生水利用管网,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须优先使用再生水。
全区范围开展公共建筑安装中水设施的示范推广,积极推行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建设环保局牵头、规划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三、保障措施(十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
在省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进办公室指导下,西咸新区与西安市和咸阳市会商,明确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范围和责任分工。
西咸新区建立辖区内水污染治理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行动方案进展情况,指导、协调、检查行动方案实施情况。
各新城(园办)是本工作方案实施主体,要制定年度实施方案,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的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明确各控制单元责任主体。
各新城(园办)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7月底报西咸新区管委会备案,同时抄送西咸新区建设环保局。
(十六)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本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项任务牵头部门要做好相关工作组织协调,定期调度检查任务进- 6 -度,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西咸新区管委会。
环保单位要加强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新城(园办)要及时向新区管委会报告工作进展和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并于11月底前向新区管委会报告年度工作进展情况。
(十七)提升能力,防控风险。
启动全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数据平台建设,逐步建立水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
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
定期评估辖区内渭河干流、沣河和新河流域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实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
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各新城(园办)要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
(十八)强化监督,打击违法。
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各类排污单位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自行监测,落实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
建立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环境监督执法机制,加强西咸新区管委会职能部门对环保工作的监督。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违法案件联合调查和移送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及时有效惩治和防范环境污染犯罪。
加强与西安市和咸阳市协调配合、定期会商,实行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
(十九)严格考核,落实奖惩。
西咸新区管委会与各新城(园办)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开展年度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等资金分配的参考依据。
依据考核追究责任,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要约谈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
对未能有效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预、伪造数据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也要追究责任。
(二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水污染对生存环境的危害,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并自觉监督水质保护工作;加强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以案说法,积极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健全举报制度,增强企业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构建全民行动格局,树立“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依托各类社会- 8 -实践基地,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二十一)信息公开,全民参与。
西咸新区每年公布全区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新城(园办)每年公布辖区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布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每季度向社会公布辖区内抽查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公布重点排污单位信息。
国控和省控重点排污单位应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和运行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附表:1.渭河、沣河、新河水质目标及责任分解表2.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任务及责任分解表3.沿河排污口水质目标及责任分解表4.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及责任分解表5.渭河流域生态整治任务及责任分解表6.西咸新区水资源利用清单7.西咸新区节水指标8.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专项方案编制清单附件1 渭河、沣河、新河水质目标及责任分解表附件2 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任务及责任分解表- 10 -附件3 沿河排污口水质目标及责任分解表- 11 -- 12 -附件4 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及责任分解表附件5 渭河流域生态整治任务及责任分解表- 13 -附表6 西咸新区水资源利用清单- 14 -- 15 -- 16 -附件8 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专项方案编制清单序号 方案名称承担单位完成时间 1 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专项总体实施方案 建设环保局、各新城(园办) 2016 2 西咸新区(新城、园办)水污染防治方案(2016-2020) 建设环保局、各新城(园办)2016 3 建成区城镇生活污水需接入市政管网的清单各新城(园办) 2016 4 西咸新区入河排污口分布清单 各新城(园办) 2016 5 工业聚集区污水设施调查及整治方案各新城(园办) 2016 6 新河流域水生态治理方案沣西新城管委会 2016 7西咸新区(新城、园办)水生态现状调查报告建设环保局、各新城(园办)20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