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保险经营导论
第二,保险经营是以大数法则为基础的,只有承保大 量的风险和标的,才能使风险发生的实际情形更接近预先
计算的风险损失概率,以确保保险经营经济效益的一个
重要途径。
7
第二节 保险经营的原则
二、保险经营的特殊原则
(二)风险选择原则
风险选择原则要求保险人充分认识、准确评价承保标 的的风险种类与风险程度,以及投保金额的恰当与否,从 而决定是否接受投保。
13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二、承保
承保是指保险合同的签订过程,即投保人和保险人双 方通过协商,对保险合同的内容取得意见一致的过程。
(一)保险承保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分散风险 2.有利保险费率的公正 3.有利于促进被保险人防灾防损
(二)保险承保工作的内容
1.审核投保申请 (1)审核投保人的资格
即审核投保人是否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及对标的物是否具有保险利益,也就是选择投保人或被保 险人。
保险防灾与社会防灾又密切相关,互为补充,其共 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两者都是处理风险的必要手段;第 二,两者都是为了减少损失,达到保护社会已有的财富,
保障社会安定的目的。 22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三、防灾
(二)保险防灾的内容
1.加强同各防灾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2.进行防灾宣传和检查 3.及时处理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 4.提取防灾费用,建立防灾基金 5.、积累灾情资料,提供防灾技术服务
第十章保险经营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
在介绍保险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的特 征、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特殊原则的基 础上,让学生了解保险经营投保、承保、 防灾、理赔等各个环节的含义、主要内容 和程序。
2
第二节 保险经营的原则
一、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核算原则
1.保险成本核算 对保险成本的核算,就是要核算保险经营所耗费的
可以中途终止承保,解除保险合同。
9
第二节 保险经营的原则
二、保险经营的特殊原则
(三)风险分散原则
风险分散是指由多个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共同分担某一 风险责任。 1.核保时的风险分散
(1)控制保险金额 (2)规定免赔额(率) (3)实行比例承保 2.承保后的风险分散
承保后的风险分散原则应用以再保险和共同保险为主 要手段。
② 心理风险 心理风险是指由于人们的粗心大意和漠不关心,以致增加
了风险事故发生机会并扩大损失程度的风险因素。 保险人在承保时常采用控制手段包括:第一,实行限额承
保。第二,规定免赔额(率)。 ③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表现有:主管当局强制保险人使用一种过低
的保险费标准;要求保险人提供责任范围广的保险;限制保险 人使用可撤销保险单和不予续保的权利;法院往往作出有利于 被保险人的判决等等。
但是,有些保险业务的风险情况不固定,承保的每笔 业务都需要保险人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风险的特性,制 定单独的费率。
15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二、承保
(二)保险承保工作的内容
2.控制保险责任 (1)控制逆选择
所谓逆选择,就是指那些有较大风险的投保人试图 以平均的保险费率购买保险。保险人控制逆选择的方法是 对不符合承保条件者不予承保,或者有条件地承保。 (2)控制保险责任
的理赔事务。后者则接受保险公司的委托从事理赔工作。 25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四、理赔
(二)保险理赔的原则
1.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
所谓通融赔付,是指按照保险合同条款的规定,本不 应由保险人赔付的经济损失,由于一些其他原因的影响, 保险人给予全部或部分补偿或给付。
具体来说,保险人在通融赔付应掌握的要求有:第一, 有利于保险业务的稳定与发展;第二,有利维护保险公司 的信誉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第三,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团结。 3.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
21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三、防灾
(一)保险防灾的概念
保险防灾是保险防灾防损的简称,是指保险人与被 保险人对所承保的保险标的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发 生的因素,防止或减少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从而降低 保险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
保险防灾与社会防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防灾的主体不同。第二,防灾的对象不同。第 三,防灾的依据不同。第四,防灾的手段不同。
10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一、投保
投保,亦称购买保险,投保人通过保险业务人员或保 险中介购买保险后,就与提供这种保险的保险公司建立了 一种较为长期的关系。
(一)保险企业有义务为投保人提供良好投保指导服务
在保险活动中,投保人需要保障的基本权利有:①得 到准确保险信息的权利;②保证安全的权利;③可自由选 择保险险种的权利;④有申诉、控告所遭受不良待遇的权 利;⑤要求开发和改进险种的权利;⑥获得良好售后服务 的权利;⑦要求提供的服务不得违反社会公共道德。
保险人对风险的选择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尽量选择同
质风险的标的承保;二是淘汰那些超出可保风险条件或范 围的保险标的。
1.事先风险选择
事先风险选择是指保险人在承保前考虑决定是否接受
承保。此种选择包括对“人”和“物”的选择。所谓对
“人”的选择,是指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评价与选择。
所谓对“物”的选择,是指对保险标的及其利益的评估与
(二)随行就市原则
所谓随行就市,是指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保险商品 的结构和价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保险企业应根据市场提 出的现实要求,随行就市调整保险商品的结构和价格才能 实现保险商品供求平衡和保险商品的价格。
(三)薄利多销原则
在薄利多销原则下,保险企业可以略高于保险成本的 低廉价格,打开保险销路,依靠较大的销售量来保证盈利。
24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四、理赔
(一)保险理赔的含义 保险理赔是指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发生风险事故后,对
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请求进行处理的行为。
第一,保险理赔能使保险的基本职能得到实现。 第二,保险理赔能及时恢复被保险人的生产,安定其 生活,促进社会生产顺利进行与社会生活的安定,提高保 险的社会效益。 第三,保险理赔还可以发现和检验展业承保工作的质 量。 保险理赔人员作为专门从事保险理赔工作的人员可以 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保险公司的专职核赔人员;二是保险 代理人。前者直接根据被保险人的索赔要求处理保险公司
一般来说,对于常规风险,保险人通常按照基本条 款予以承保,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风险的保险标的,保险人 需要与投保人充分协商保险条件、免赔数额、责任免除和 附加条款等内容后特约承保。
16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二、承保
(二)保险承保工作的内容
2.控制保险责任 (3)控制人为风险
①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人们以不诚实或故意欺诈的行为促使
20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二、承保
(三)承保工作的程序
5.续保 续保是在原有的保险合同即将期满时,投保人在原有
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向保险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人根据投 保人的实际情况,对原合同条件稍加修改而继续签约承保 的行为。
保险人在续保时应注意的问题有:①及时对保险标的 进行再次审核,以避免保险期间中断;②如果保险标的的 危险程度有增加或减少时,应对保险费率作出相应调整; ③保险人应根据上一年的经营状况,对承保条件与费率进 行适当调整;④保险人应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随着 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化而调整保险金额。
在上述的投保人权利中,获得准确保险信息的权利是 投保人利益得到保障的首要权利。
11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一、投保
(一)保险企业有义务为投保人提供良好投保指导服务
其次,投保人在投保时有要求良好服务的权利,这要 求保险人应该做到: 1.帮助投保人分析自己所面临的风险; 2.帮助投保人确定自己的保险需求; 3.帮助投保人估算可用来投保的资金; 4.帮助投保人制定具体的保险计划。
19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二、承保
(三)承保工作的程序
2.审核验险 (2)验险
② 人身保险的验险内容 人身保险的验险内容包括医务检验和事务检验。前者
主要是检查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后者主要是对被保险人的 工作环境、职业性质、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进行调查了解。 3.接受业务 4.缮制单证
填写保险单要求:(1)单证相符; (2)保险合同 要素明确;(3)数字准确;(4)复核签章,手续齐备。
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2.保险资金核算 3.保险利润核算 保险企业利润核算的指标体系有两个:一是利润额;
二是利润率。 保险企业要在经济核算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企业核
算和险种核算两种形式,全面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及各险 种的经营状况,以达到提高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目的。
5
第二节 保险经营的原则
一、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
14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二、承保
(二)保险承保工作的内容
1.审核投保申请 (2)审核保险标的
即对照投保单或其他资料核查保险标的使用性质、 结构性能、所处环境、防灾设施、安全管理等情况。 (3)审核保险费率
一般的财产和人身可能遭遇的风险基本相同,因此 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对风险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费率等 级,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保险事故发生,以便从保险中获得额外利益的风险因素。 投保人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丧失
道德观念;二是遭遇财务上的困难。 从承保的观点来看,保险人控制道德风险发生的有
效方法就是将保险金额控制在适当额度内。
17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二、承保
(二)保险承保工作的内容
2.控制保险责任 (3)控制人为风险
保险人通常迫于法律的要求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接受承保。 18
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二、承保
(三)承保工作的程序
1.接受投保单 2.审核验险 (1)审核 (2)验险 ① 财产保险的验险内容 第一,查验投保财产所处的环境。 第二,查验投保财产的主要风险隐患和重要防护部位 及防护措施状况。 第三,查验有无正处在危险状态中的财产。 第四,查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