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人群论文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人群论文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人群的研究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人群的状况,来进一步防止非淋性尿道炎在本地区流行和扩散。

方法采用支原体抗原检测板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测试,对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初步培养鉴定,其中2009年1月~2011年12月感染人数由49例增加到145例,并且年龄在21-40岁男女生殖道中的检出率最高。

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支原体感染明显出现递增趋势,必须高度重视。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人群
【中图分类号】r69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40-01
支原体在感染人体后,首先侵入柱状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然后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增殖。

由于支原体在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细胞死亡,同时尚能逃避宿主免疫防御功能,得到间歇性保护。

支原体的致病机理是抑制被感染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并导致溶解酶释放,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性病门诊疑似非淋球菌尿道炎的出诊患者进行检测分析。

1.2标本收集和处理男性采样前1小时无排尿,均使用男用拭子取尿道分泌物置于运送培养基中送检;女性排除经期经血、阴道
粘液和脓血污染,利用配套无菌拭子刮取子宫颈管鳞柱状上皮分泌物置于运送培养基中送检。

所有标本均在取样后15分钟内接种。

1.3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将混有样本的培养基各取100ul 加入检测板的各微孔中并加2滴石蜡油封板,最后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

若各微孔变混浊,表明有污染,不应报结果;若各微孔由黄变红并清澈,表明有支原体生长,用“+”表示,不变色表明无支原体生长,用“-”表示,(+)=红色,(-)=黄色。

解脲支原体于20~24h报结果,人型支原体于36~48h报结果。

(1)a1为阴性对照,应为黄色,如为红色,则说明培养基失效。

(2)a2(-)表明无支原体生长,a2(+)表明有支原体生长uu-mh<104。

(3)a2(+)b1(+)解脲支原体生长(uu≥104)。

(4)a2(+)b2(+)人型支原体生长(mh≥104)。

(5)a3~a12,b3~b12成对表示抗生素的低高浓度,药敏结果判定如下:a孔(-)b孔(-)为敏感,a 孔(+)b孔(-)为中度敏感,a孔(+)b孔(+)为耐药。

.
1.4 统计学方法剔除不合格和怀疑染的病例,综合统计我院三年来支原体感染情况,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推荐的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为mh+uu,而单纯mh 感染者最少。

3讨论
解脲支原体(uu)是一种原核微生物。

特异性抗体能抑制它生
长对细胞膜有亲和性,生长繁殖时需要类固醇物质。

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找不到解脲支原体。

而性生活越乱,这种支原体阳性率才越高。

而人型支原体(mh)支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45℃15min即可被杀死。

不论是婴儿还是老人,生殖道中均可能有支原体的寄居,在成年男女生殖道中的检出率非常高。

调查表明,34%的正常男性尿道中可检出支原体,60.9%的女性宫颈中可检出支原体,而这些人没有任何症状。

这说明这种“支原体阳性”是正常情况,不需要任何治疗。

由表一可见2009-2011年uu、mh、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59.6%、51.0%、88.3%,可见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并且感染人数由2009年阳性例数49人发展到2010年103,至2011年145例,每年呈快速递增趋势。

非特异性尿道炎与淋病一样,也多发生于青年性旺盛期。

60年代以来非特异性尿道炎发病率骤增,在欧美已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患发病率的首位。

80年代美国每年新发生的病例达300-1000万人[1-2]。

由表二可见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由2009-2011三年来观察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这与性生活活跃程度呈明显相关性。

<21岁的患者可能在新生儿时期母亲生殖道分娩时感染。

支原体除可以粘附于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外,还可以粘附于精子表面,从而阻止精子运动,其产生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可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

这就是支原体感染引起不育不孕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及不孕不育症有随着逐年上升的趋势。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3]。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做好早干预,
早治疗,促进本地区优生优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taylor-robinson jd.mgcoplamas in yhenmatoid arthritis and other haman arthritides[j].clinpathol,1996,49:781-782.
[2]taylor-robinsond,furr pm.genita1mycoplasma infections[j].wien klin wochenschr,1997,
109(14-15):578-583.
[3]刘海云,董云华,陈大妹,等.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2):150-1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