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一、课程定位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中的数与形为研究对象,在抽象、推理、应用的往复循环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与计算机的结合过程中,数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在人类文明史上,数学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其他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仍然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数学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需的工具,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以及当前学习其他课程具有奠基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具有独特作用。
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致力于使每个学生获得必需的、与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数学,同时得到基本素质的培育和提高。
二、课程目标
获得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思想思考中的积极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高中数学部分
第1单元集合(14学时)
第2单元不等式(16学时)
第3单元函数(14学时)
第4单元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20学时)
第5单元三角比(16学时)
第6单元加法定理与解三角形(20学时)
第7单元三角函数及其图像(18学时)
第8单元立体几何(22学时)
第9单元数列(16学时)
第10单元平面向量(矢量)(14学时)
学时)
第11单元复数及其应用(12
第12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22学时)
第13单元圆锥曲线(14学时)
第14单元排列与组合(14学时)
(二)高等数学部分
第1单元极限与连续(14学时)
第2单元导数与微分(16学时)
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14学时)
第3单元
第4单元不定积分(16学时)
第5单元定积分(14学时)
第6单元定积分的应用(8学时)
(三)选学内容部分
第1单元矩阵(18学时)
第2单元n维向量(12学时)
第3单元矩阵和向量的几个应用(1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