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授权一个很大的建筑公司刚建好了一个社区,什么都有,饭店、超市、小卖部、购物广场等,剩下只有一个任务还没做完,他们还没修走道。
员工问了老板怎么修,他说,“先不修,看看人家是怎么走的,后来按照他们走的路修走道“,这个就是无为而治,这个是现代管理和《道德经》的融合。
i作为来自海外的管理学院硕士生,笔者想多理解中国的特色,尤其是哲学和历史,这样能够多了解将来世界上GDP最高的国家而市场。
另外笔者对管理的经典理论授权感兴趣,特别是授权这个现象在中国文化下如何体现。
因此这片小论文的目的是对老子的《道德经》的第十七章与授权之间的关系提出初步的分析。
选题背景:在西方国家老子的最着名的一句话来自《道德经》的第十七章,因为这章的主题政治可以使用在管理和领导的领域。
虽然不同的翻译成很多不同的文本,但是最常见的英文翻译带来的涵义是授权,读起来很给力。
一般来说会像以下的翻译,“ A leader is best when people barely know that he exists, not sogood when people obey and acclaim him, worst when they despisehim.Fail to honor people, They fail to honor you. But of a goodleader,who talks little, when his work is done, his aims fulfilled, theywill all say, "We did this ourselves." 原文是: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关键是最后一句话,“ We did this ourselves ” 因为这个意思的涵义跟老子的思想没有巨大的关系。
也就是说,最普遍的英文翻译会有一点儿误导读者。
当时刚开始了解老子的道家思想时,笔者不懂中文所以就以为老子的意思完全符合西方文化,特别是授权这个概念。
有的人遇到新的思想或者理念他们会首先考虑渊源才深思它是否有道理,西方和东方国家都有这种人和想法。
笔者在国内生活了这三年碰到这个现象不少次,就是说,有一些人会想甚至说‘这是西方的'意思是‘这个不符合我国,没作用'他们也许没错但是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
以此笔者想分析《道德经》第十七章和相关的道家思想逻辑,探索授权是否中国文化里的原理,分析会成三个不分:(1)太上(2)无为而治与自然法(3)授权的道一、太上1. 解释与语译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十七章老子的“道”和他的具体情况很显然影响甚至引起他对政治的意见,换句换说,当时的社会很乱而离道和德越来越远,这个环境不断的在熏陶老子的哲学思想和道的理解。
笔者的不表不是分析老子思想渊源,不过还是想提到这个因素因为对他的影响很大,另外这样读者能够自由研究感兴趣的。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这句的意思指的是四种政治和领导方式,老子写的列表包含基本的对比与评价,第一个要比第二个好,第二个要比的三个好等。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次一等的统治者、赞美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蔑侮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个意思是领导的诚信不足,百姓才会不信任他。
这很容易理解,领导说话不算话,谁会信任他。
笔者认为老子写了这句不是想强调有目共见的事,而且他要着重这章重点,最好的领导或者统治者,也是说,这句话供给相比作用,烘衬它下面的意思。
犹兮其贵言。
这是本章最后部分的第一断,随着中国传统循环思路这部分要回到最前面的‘太上'进行更深刻的解释。
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是很悠闲的,从不轻易发号施令。
iv他为什么不发号施令呢是因为他不必那样管理,他不是通过那样的手段管事,反而人民在安闲自适的状态生活,自然成功事遂。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就是说事情办成了,百姓都说:“我们是自然而然完成的。
” 林语堂给出这个解释成当时的白话:“等到事情办好,大功告成,人民既不晓得这是国君的功劳,反而都说:“我们原来就是这样的。
”” v林语堂的解释抓住了老子的意思,统治者在按照无为而治的无为有为方式来管事,他还有功劳,但是老百姓摸不到他看不见的手。
2. 道法自然老子不断的在重申他核心观念之一,自然,他的提倡的是顺其自然。
《道德经》的第十七章也如此,百姓都说:“我自然,”所以笔者烂漫的想知道老子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林语堂告诉我们‘我自然'的意思是他们以为那样的成功和能力在他们的群里已经存在,是他们自然的后果。
但是,他们不知有之,不知道统治者的贡献,不知道他们自然环境是统治者所造的。
怎么造的呢老子就是倡导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
二、无为而治1. 无为的涵义某个西安交通大学很有资格的对外汉语教授,并有北大博士学位,方向是古文和古代文化,笔者问他对于老子的无为有什么解释或者看法,他是怎么回答的呢他的看法太普遍太多人有同样的错觉,他说:“如果下周一有学期末考试,应不应该学习是不是要无为不看书,不复习,怎么可能你建议顺其自然吗按照老子的‘无为'去考吗”笔者发现很多老百姓不懂老子的‘无为,'就是说‘无为'的意思不是不做任何事情,‘无为'也不是老子提倡的目的,反而是一种办法,一种手段,一种态度。
老子的道思想经常使用相比较而存在的逻辑思维,比如说高下、存无、难易等,他关键意思是如果没有男就没有女,没有‘有'就没有‘无' vi,同样‘为'需要‘无为'才能存在。
林语堂这样一来,无为必须有为才能有作用和存在,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提到“无为而无不为”,换言之,虽然无为,然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其所为。
因此,老子的意思是办事的时候不要妄为,而且不要做太多,干涉自然,不过‘无为'不只 是动作原则,它也是一种态度。
2. 无为与圣人老子把他提议的人格叫做‘圣人',意思是“代表着‘道'、‘德'治理天下为也是统一的” viii 。
林语堂的总结很正确,是说:“因此圣人做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 然,崇高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
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 三、无为在授权上的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荣晋在他的讲座《道商 - 老子的水性管理》提到了贝尔实验室 的成功来源因素之一,贝尔实验室的老办的办公室里贴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的四个字‘无 为而治',下面有解释,“最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让人不再需要他。
”他办公室里又 贴了一个解释说,“领导者的责任在于既要做到你在领导,又要做到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 预他。
” x在葛荣晋的眼中,这个来自美国的领导者对老子的了解很规范。
传统管理模式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强调地位、权利、档次等,并不符合老子的‘太 上'理想。
随着老百姓素质的增长,现代管理方式也反映变化,这跟妈妈对两岁与二十岁 的孩子有不同管理方法是一样的道理,发展就随着发展,这个现象很自然。
因为很多现代 管理方法来自西方国家,有一些人不考虑,觉得在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使用手段不同。
不过笔者想探索以上的分析和现代管理的‘授权'之间的关系。
1. 授权的意思 一般来说在中国授权的定义是只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 主权和行动权 xi。
但是,很多领导分配任务之后经常干预,妄为,这样一来他们把权利收 回来,这不是授权而是传统管理方式。
笔者认为领导授权的时候必须保持一种‘无为而 治'方式才是授权,就是说,授权之后不能干涉,操作任何有关的事情,这对领导来说是 很难做到的。
2. 无为与授权 老子的‘无为'核心是顺应自然,不要干预他人,管事的时候人民既不晓得领导的 功劳,因此下属会说:“我们原来就是这样的“ xii ,这是老子的治理方法扩展到现代的现 象。
这种授权不强调老板赐给下属机会发挥,反而领导随着自然和无为使用识趣的方式来 引导下属,目标是使人员以为是他自然而然的成功。
故而笔者认为授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 道家思想能融合,而且是一个很自然的配合四、总结vii 对于老子‘圣人'和‘无为'的关系,它们是分不开的,圣人的无为和老百姓的无 ix。
虽然有一些管理方法和新方式来自西方国家,但是不一定不符合中国文化和历史,授权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或者‘太上’是个很自然的连接,而且笔者认为这样搭配才会对管理提出作用。
授权才能让人觉得领导不在干预他,反而下属会想:“我自然。
”i葛荣晋《道商-老子的水性管理》"《道德经》老子iii杨义主编:《老子评注》岳麓出版社,2007年。
“杨义主编:《老子评注》岳麓出版社,2007年。
v者: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
vi者: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
加《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一《老子》高华平着。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viii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一《老子》高华平着。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ix者: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
30页x葛荣晋《道商-老子的水性管理》xixii者: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