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教学课件(1)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教学课件(1)

1、丁达尔现象 2、 布朗运动 3、 电泳现象 4、胶体的聚沉
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K2SO4 NH4NO3
, , 。
六、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类型 复分解型 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 氧化还原型 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
应如: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正误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DNA
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主要
由 蛋白质 来体现。
2、基因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①囊性纤维病病因: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 缺失了 3 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缺少1个 苯丙氨酸 而 引起的。过程如下:CFTR基因缺失 3 个碱基→CFTR 蛋白 结构 异常,导致 功能 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 增 多→ 黏液 清除困难,细菌 大量生长繁殖 ,肺部感染。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发生 突变 ,使 血红蛋白 改 变,从而使红细胞 结构 异常,产生 贫血 。
DNA
G
C
A
双螺旋
C
G
T
信使RNA
G
C
A
转运RNA
C
G
U
氨基酸
丙氨酸
密码子
G
C
A
高一年级
化学必修1
化学实验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 物质的分离: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将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分开
• 物质的提纯:除去杂质
过滤
蒸馏
液态混合物



过 气(易挥发)
程 冷凝
液态纯净物
萃取和分液
除杂原则:
三、控制生物性状的因素
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受 单个基因 控制的,而有些性状 可能由 多个基因 来决定(如人类高血压病);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 蛋白质结构 、控 制 酶的合成 来实现的;同一生物在发育过程 中 有不同的表现型, 基因 是生物体发育的内因, 而 外界环境 是生物体发育的外因, 性状 是生 物体发育的结果,是 基因 与 外界环境 共同 作用的结果。
(2)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2+ Ag+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例:在Fe3O4 +4CO==3Fe+4CO2的反 应中, Fe3O4 是氧化剂, CO 是 还原剂, C 元素被氧化, Fe 元素
被还原。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1)据同一反应方程式的方向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强强 弱 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四、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比较
存在的部 位
是否与蛋 白质结合
功能
基因数量
遗传方式
细胞质基因 细胞质的线粒体和 叶绿体中
不与蛋白质结合
控制少数性状 少
母系遗传
细胞核基因 细胞核
与蛋白质结合
控制主要性状 多
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补充1:根据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在下面表格中填入相应的字母:
Al+2OH-+2H2O=AlO2-+3H2↑ 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Al3++H2↑
3、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之间不反应,就可以大量共存。 只要离子间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
4、离子反应的意义:
七、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定义: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的化学反应。 实质:电子转移(微观) 特征:化合价升降(宏观)
2.主要仪器:
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或量筒。
➢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 浓度的误差?
可能影响溶液浓度的操作 •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不
准确; • 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 •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了量筒; • 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
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
F Cl Br I S
F- Cl- Br- I- S2-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元素化合物
八、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Na2O
NaCl
Na
NaOH
Na2CO3
NaHCO3
Na2O2
Na2CO3•10H2O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CO2↑+ H2O
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CD ) A.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CO32-+H+=HCO3B.澄清的石灰水与醋酸反应:
OH-+CH3COOH=CH3COO-+H2O C.铝粉溶于NaOH溶液中:
(1)不能引入新杂质,若引入,必 须进一步除去;
(2)提纯后物质质量不能损耗或减少 (该成分的量若能增多则更好);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二、重要的定量实验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操作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或量取) ③溶解(或稀释) ④冷却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摇匀 ⑨装瓶贴上标签。
化学理论 与化学计算
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V
× Vm ÷Vm
N × NA n × V C
÷NA
÷Vm
÷M × M
m
例: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
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
的H3和H2相同的是
A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四、胶体的性质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信息传递
DNA上的遗传信息
转录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细胞核
mRNA(核糖核苷 酸的排列顺序)
翻译 细胞质
蛋白质 (特定的氨基
酸顺序)
遗➢传中信心息法的则传递只有这种模式吗?
转录 DNA
逆转录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翻译
RN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蛋白质
▪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而直接影响性状
(2004全国卷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
是( D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B.钠与水的反应
Na + 2H2O == Na+ + 2OH-+ 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
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 色钴玻璃)
九、铝的两性
两性 2Al+6H+=2Al3++3H2↑ 金属 2Al+2OH-+2H2O=2AlO2-+3H2↑ 两性氧 Al2O3+6H+=2Al3++3H2O 化物 Al2O3+2OH-=2AlO2-+H2O 两性氢 Al(OH )3+3H+=Al3++3H2O 氧化物 Al(OH)3+OH-=AlO2-+2H2O
▪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代谢过程而控制性状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DNA
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主要
由 蛋白质 来体现。
1、基因通过控制 酶的合成 来控制 代谢 过程,进 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①皱粒豌豆的形成:编码淀粉分支酶的 基因 遭 破坏→淀粉分支酶 不能 形成→淀粉含量 降低 ,蔗 糖含量 升高 →豌豆 皱缩 。 ②人的白化病:体细胞中缺乏控制合成 酪氨酸酶 的 基因→不能合成 酪氨酸酶 → 酪氨酸 不能转变 为 黑色素 →表现出 白化 症状。
例、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 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D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A.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