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物质的结构一、知识回顾:1.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锶:锌:钙:钠:。
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2.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3.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滴水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4.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它们的质子数不同②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③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④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⑥它们是同种元素.A.①③⑤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⑥5、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③SO2④2CuO 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6、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2 8 2+12 ,2 8 7+1717 Cl 氯12 Mg > 镁(1) 2H ;(2) S 2– ; (3)2Ca 2+;(4)H 2O 。
7、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离子(Mg 2+)核内有12个质子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D .镁离子(Mg 2+)与氯离子(Cl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8.物质是由 、 、 等微粒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有 ;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有 ;二、课程精讲: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卢瑟福提出了“核式原子模型”,较好的解释了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关系,那么,原子核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核外电子又是如何运动的 >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2)质量数:原子的全部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若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X A Z【典型例题】例1. 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核外电子数不同;C. 核电荷数不同D. 核内中子数不同 例2. 碘元素的一种核素12553I 可用于治疗肿瘤。
该核素的质子数为____,中子数为_____,质量数为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
仿练: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仿练:试用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和同位素填空: (1)136C 与147N 具有相同的_________; (2)136C 与126C 具有相同的_________; (3)146C 与147N 具有相同的_________;](4)157N 与147N 互为_______。
知识点二:核素 同位素(1)核素:把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典型例题】例1.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与B.T2O与H2O C.与D.金刚石与石墨知识点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原子核外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含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离核有远有近,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即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我们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由内向外依次为1、2、3、4、5、6、7……,分别称为K、L、M、N、O、P、Q……电子层。
练习: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N O Na Al S )(2)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律:①核外电子分层排布②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③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则不超过2个);C、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练习:分别写出He、Ar、Na、Mg、F、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典型例题】例1. 某电子层当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当它作为内层时,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该电子层可能是( )层层层层知识点四: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的原子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③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一般多于4个,知识点五: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下面以NaCl为例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阴阳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练习:写出Mg2+、Al3+、S2-、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2、共价化合物下面以Cl2为例说明共价物质的形成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典型例题】例1.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仿练: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 14B. 15C. 16D. 17例 2. 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质子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A. 10和9B. 6和16C. 11与17D. 14与8仿练:下列物质中,是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稳定结构的是()A. NaClB. HClC. H2D. H2O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 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知识点六: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以简明地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这种式子称为电子式。
用电子式还可以表示化合物的组成。
(1)原子的电子式:写出Na、Cl、Mg、F的电子式:。
>(2)阳离子的电子式:写出Mg2+、Al3+的电子式:。
(3)阴离子的电子式:写出Cl-、S2-的电子式:。
(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写出NaCl、Na2O的电子式:。
(5)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写出H2、H2S的电子式:。
【典型例题】例1、下列粒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仿练:X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1个电子,该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1个原子中去,形成结构稳定的离子化合物,则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三、同步练习:1、据报道,一高校对某城市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2、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中子数为()A. 115B. 49C. 66D. 1643、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B.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与物质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外的电子没有发生改变D.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可看成相对原子质量4、构成原子核的不可缺少的微粒是()A. 质子B. 中子C. 质子和中子D. 电子5、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m㎏,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m/nB. n/mC. m/12nD. 12m/n6、R2+ 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其核内质子数是()A. 10B. 12C. 20D. 24!7、在H2O、H2、O2、H、O、H+、O2-七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________,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 ,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__。
H和H+两种微粒相同的是________,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各说出一条)。
8、在63Li、147N、2311Na、2412Mg、73Li、146C中:(1)______和______互为同位素;(2)______和_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3)______和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9、下列6种物质中:①H2;②NaCl;③KOH;④Cl2;⑤MgCl2;⑥H2O(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2)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有A、B、C三种粒子:已知A带1个单位负电荷,其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B粒子的第一、第三两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每个C粒子中有3个原子核,其质子数总和为10。
(1)写出A、B、C的符号:A ,B ,C 。
(2)B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粒子的核电荷数是。
11、2H、2H+、H2、21H都可以表示氢,它们有什么区别12、比较氯分子、氮分子的电子式,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是否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四、知识提炼导图:五、目标期望: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要做到:(1)会根据原子的组成,说出Z A X中各部分的含义;(2)学会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3)会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4)学会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5)学会使用电子式表示各种粒子;(6)学会使用电子式判断物质中的各原子是否达到稳定结构。
六、下讲预告:我们在下讲将要学习物质的分类,了解众多物质是如何分类的及分类的依据;学习判断物质所属类别的方法;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涵义及研究方法;学习几种重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而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
希望同学们做好课前预习!【试题答案】1、A2、C3、C4、A5、D6、B7、H2O、H2、O2;H、O;H+、O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8、(1)63Li、73Li;(2)147N、146C;(3)2311Na、2412Mg9、(1)②⑤;(2)①④⑥;(3)③10、(1)A为Cl,B为Mg,C为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