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崇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附解析

上海市崇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附解析

然后5人一组地带出来用刺刀刺死。
材料五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资料出白朱成山《1998--1999年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的发掘和考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
其中包括1998-1999年间发掘出208具
遇难者遗骨的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
址;经骨密度检测,该处遗骨埋葬时
3.有观点称“古代战争多为争夺上地,而近现代战争则更多为争夺资源和市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阐述理由。
【答案】1、(1)A(2)C(3)B(4)D(5)1918(6)协约国(7)十月革命(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A(10)C
2、D
3、多元题,赞同质疑均可。赞同:古代战争主要是争夺土地的控制,夺取土地,将占领区纳入自己的版图,形成庞大的帝国,在这一过程中不惜屠杀土地上的人民,亚历山大远征如此,蒙古西征也是如此。而近现代,由于工业时代的到来,战争往往因争夺原料和商品市场而爆发,战争目的也不再突出占领土地,而是将战争所及之处变作其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即将占领区变成殖民地或纳入其势力范围。质疑:古代战争和近现代战争都掠夺资源,对战争所及之处进行直接的掠夺。同时,近现代战争仍然存在对占领区人民的大屠杀,如二战中德国对犹太人等、日本在中国进行大屠杀。
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15万余
具。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
材料三 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斯迈思
《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
这部新闻片中所说的史密斯教授,是当时南京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秘书、金陵大学社会学教
授、美国人刘易斯·斯迈思。在1937年12月14日
至1938年2月19日期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向日本大使馆写出69封抗议信,其中绝大多数
A
B
C
D
(7)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你如何看待马铃薯从“丰收之神”“魔鬼的苹果”“便利食品”到“未来食物”的变化?
【答案】(1)D;C;A;B
(2)C
(3)变化过程:从误会排斥到种植推广,从不友好到接受。原因:发现马铃薯易种植、产量高;战争;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展
(4)C
(5)B
(6)C
(7)马铃薯的历走向整体,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应对。(能将马铃薯名称的变化置于历史时空演进下进行评论。“丰收之神”体现的是美洲印第安人在农业上的伟大贡献,“魔鬼的苹果”和“便利食品”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伴随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欧洲人对食物物种交流从排斥到接受继而推广种植的历史。“未来食物”反映的是各国政府对人类共同面对的饥饿问题的探索。
A.北宋 B.南宋 C.刘宋 D.金朝
(4)(单选题)以下能用于证明④处蒙占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的实例是( )
①列班·归马访欧②火药武器西传③欧洲传教士访蒙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填空题)⑤处__年
(6)(填空题)⑥处__国
(7)(填空题)⑦处_革命
(8)(填空题)⑧处_体系
崇明区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兵者,国之大事
不同时代,不同战争。
公元前4世纪
13世纪
1914-⑤年
1939-1945年
亚历山大远征
蒙古西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称“反法西斯战争”)
征服过①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
蒙古帝国最强盛时期,统治区域覆盖中国、印度、两河流域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以及欧洲早期文明区域
由斯迈思签发。这些抗议信记录了日军在南京
犯下的大量暴行案例,其中仅斯迈思负责整理
的,就有444起。这些抗议信、暴行案例,以及
战后对南京地区的战争损失调查报告,被国民
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
法庭采信,成为抗战胜利后对日战犯审判的重
要证据。
今天早上有个人身上带
着五处刀伤来到大学,
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
(3)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中“马铃薯在传入欧洲之初,绝大部分欧洲文化对它持一种非常不友好的态度”到后来苏联、拿破仑及工业革命后的史实得出态度由不友好到接受;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中“农民在最初的犹豫不决之后开始大规模栽培马铃薯”得出思想观念的变化,从材料中“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得出战争的需要,从材料中“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得出受工业革命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导致“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上丝路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材料三 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初,大部分欧洲人对它持非常不友好的态度。甚至认为其会导致麻风病和.不道德;……甚至在马铃薯被称为“魔鬼的苹果”的苏联,农民在最初的犹豫不决之后开始大规模栽培马铃薯。拿破仑战争时,马铃茅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
材料五 20世纪以来,马铃薯被学者誉为“未来食物”。
2007年马铃薯全球产量
收获面积(公顷)
产量(吨)
单位产量(吨/公顷)
非洲
1541498
16706573
10.8
亚洲/大洋洲
8732961
137343664
15.7
欧洲
7473628
130223960
17.4
拉丁美洲
963766
15682943
16.3
被反绑带到上元门大窝子江滩。
晚上八九点,日军开始屠杀时,
枪一响,我就顺势倒地。
材料二 南京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判决》(资料出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节录:
计于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
石观音、下关草鞋峡等处,我
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
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
19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
同盟国和⑥集团展开大规模厮杀
战争初期是⑨大肆对外扩张,随着战局的展开,演变为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联盟的交锋
亚历山大远征所形成的帝国及帝国解体后分裂出来三个王国的统治区域,统称为“②化世界”。
在元帝国建立之初,中国南方汉政权依然存在,即③。
战争期间爆发的⑦革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点睛】
3.“国殇”南京大屠杀
近日,某高校教师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30万遇难人数,引发众多关注。对此,某高中研究小组开展历史探究,搜寻到下列史料。
材料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光晋的口述证言(下图为唐光普的登记表与伤痕展示照片,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臧资料):
12月18日下午四点左右,我们
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
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
的历史事件。
问题:
(1)请设定--个标准,对上述六则材料进行分类。
(2)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能否相互印证?闸述理由。
(3)上述材料中,能直接回击“质疑30万遇难人数”的是哪一则材料?阐述理由。
【答案】(1)按史料呈现形式/类型进行分类:文献史料:材料二、三、四、六;实物史料:材料五;口述史料:材料一。(2)按史料价值进行分类:原始史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非原始史料:材料六(3)按所处立场分类:受害者(中方):材料一、二、五;施暴者(日方):材料四;旁观者(第三方):材料三
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对殖民主义以致命打击,极大地促进了亚非拉⑩运动
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上表 选择或填空。
(1)(单选题)①处_____
①古代埃及②古代两河流域③古代印度④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单选题)②处_
A 埃及 B.罗马 C.希腊 D.马其顿
(3)(单选题)③处_____
(1)请将下列物种与上图中的原产地相匹配。
玉米、甘薯( )水稻、粟( )小麦、大麦( )驯化骆马( )
近代以来,马铃薯传播到世界各地,从“魔鬼的苹果”演变为“便利食品”。
材料二 ……西班牙人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作为回报,印第安人贡献出玉米和马铃薯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对马铃薯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
材料四 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囫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明】徐光启《——?_》
(4)结合所学,材料四画线处应为( )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7)综合材料可知,马铃薯是在近代和现代扮演的者不同的角色,马铃薯是印第安人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新航路开辟后,马铃薯刚传入欧洲,保守的教派人士指责马铃薯是邪恶的化身,认为吃马铃薯会得各种疾病,他们的理由是《圣经》里没有提到过这种作物;现代世界中,马铃薯是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方法之一;风靡世界的薯条诞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古林寺,在那儿被130名
日本士兵用作刺刀靶子。
材料四 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井家又一1937年12月22日日记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科):
一路连打带骂地拉着160余人出了
外国人居住的街区,来到古林寺
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将他
们关进池塘边一间单独的房子里,
【解析】
【详解】1、(1)亚历山大征服过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A项正确(2)亚历山大曾经统治的地区被称为希腊化地区,C正确(3)元朝建立之初,中国南方依然存在汉族政权南宋,B正确(4)蒙古帝国建立推动了中西方交流,列班·归马访欧、火药武器西传、欧洲传教士访蒙古,D项正确(5)一战截止时间是1918(6)一战时期,成立同盟国和协约国(7)一战时期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8)一战后成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二战初期,轴心国对外扩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