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 乙烯、烯烃
生成的1,2-二溴乙烷的质量是 ( D)
A、2.8 g
B、4.6 g
C、9.2 g
D、28.2 g
1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D )
A、CH4
B、C2H6
C、CCl4
D、C2H4
16、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D)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D、由丙烯之间的相互加成可得到聚丙烯
一、乙烯
1、乙烯的来源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地位
A 、来源——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分解 B、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 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石蜡油分解实验
饱和烃
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
单结键合,剩余价键
均与
原子结氢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达到“
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烷烃通式: CnH2n+2 (n≥1整。数)
乙烯 溴分子
1,2-二溴乙烷
★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双键(或三键)
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 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1、在一定条件下,写出下列反应:
CH2 = CH2 + H2 → CH2 = CH2 + HCl→ CH2 = CH2 + HClO→
CH2 = CH2 + Cl2→ CH2 = CH2 + H2O→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B硫酸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3.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CH3CH3
B.CH3CHCl2
B
C.CH3CH2OH D.CH3CH2Br
4、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制乙烯, 其副反应常伴有SO2产生,SO2也能使溴水或 KMnO4(H+)溶液褪色。请回答:
①
②
③
④
总结乙烯的化学性质
氧化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2=CH2
2CO2+2H2O
H2
Ni
CH3—CH3
加成
Br2
CH2Br—CH2Br
HCl
催化剂、加温、加压
CH3—CH2Cl
H2O
CH3—CH2OH
聚合
[ CH2—CH2]n
练习: 1.工业上的乙烯主要来源于 ,它是一种 色、 味 的气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乙烯时用 法收集。 2.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 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H
H
空间构型:
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120°,平面型分子。
3、乙烯的物理性质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 于水,比空气轻,可用排水法收集 (不用排空气法)。
4、乙烯的化学性质
乙烯分子内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 小于碳碳单键键能(348KJ/mol)的二倍,说明 其中有一条碳碳键键能小,容易断裂。
鉴别乙烯 和甲烷
⑵加成反应: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红棕色褪去
HH H C C H + Br—Br
HH
HC CH
Br Br
1,2-二溴乙烷
HH H C C H + Br—Br
HH HC CH
Br Br
碳碳双健中两个化学键的强度不同
1,2-二溴乙烷 无色液体
反应实质: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断开一个, 2个Br 分别直接与2个价键不饱和的C结合。
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 氧化硫。 (1)下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①__A____;②____B__;
③__A____;④___D___
(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存在的现象是 __装__置_①__中__品__红__溶_液__褪__色____。
控制反应温度, 防止制取的乙烯不纯, 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气体杂质.因此 反应得迅速加热到1700左右;温度计插入液面 以下.
问题二:浓硫酸的作用?反应中体现了浓 硫酸的什么性质?
CCHH23=-CCHH22-↑O+浓1HH7H0220OSCO4 浓硫酸起催化剂、脱水性作用
问题三: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暴沸。
A、3:1
B、 1:3
C、2:3
D、 3:2
19、将烷烃、烯烃按体积比5:1混合,混合气体体积
是相同状况下等质量氢气体积的1/16,则混合气体的
组成是 ( )
B
A、甲烷、乙烯 B、乙烷、丙烯
C、丁烷、乙烯 D、甲烷、丁烯
20、下列物质能够使溴水褪色,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C
A.CH4
B.SO2
C.C2H4
D. H2S
21、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完全后,再与氯气发
生取代反应,整个过程中最多消耗氯气 (C )
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
22、一种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 10 g,混合气体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 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 瓶时,试剂瓶总质量增加了8.4 g,组成混合
10、下列分子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的是(AD )
A、CO2 B、P4 C、CH4 D、C2H4
12、1molCH2=CH2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
过程最多需Cl2的物质的量为(C
)
A.1mol B.4mol C.5mol
D.6mol
13.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
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
CH3—CH = C︳—CH2—CH3 CH3
3-甲基-2-戊烯
CH2=C︳—CH2—CH =CH2
CH2CH3
2-乙基-1,4-戊二烯
14、向装有溴的玻璃瓶中通入乙烯,结果玻璃瓶质 量增加4.2 g,则溴吸收的乙烯在标况下体积是
( C)
A、22.4 L
B、11.2 L
C、3.36L
D、4.48L
问题四: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吗?
不可以,因为乙烯M=28g/mol密 度和空气M均=29g/mol密度接近.
问题五:液体混合顺序? 浓硫酸缓缓倒入乙醇中
问题六:如何得到干燥的乙烯? 碱石灰干燥,不用浓硫酸。
问题七:撤除仪器步骤? 先撤管,再灭灯。
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 H2SO4C反+应2生H成2S少04量(浓的△)二=2氧S化O硫2↑+。CO2↑+2H2O。
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
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
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二、烯烃(单烯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
2、烯烃的通式:CnH2n (n≥2) 同环烷烃通式
3、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①SO2、C2H4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 。 ②如何检验C2H4中混入SO2?如何除去?检验SO2 除尽的方误的是(C )
A.乙烯分子里含有C=C双键;
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中C=C双键的键长和乙烷分子中C-C单键的键 长相等。
D.乙烯分子里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 除_去__S_O_2_气__体_,__以__免__干_扰__乙__烯__的__性_质__实__验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检_验__S_O_2_是__否_除__尽___。 (5)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_____装__置__③_不__褪__色__,_装__置__④__褪__色________。
17、将19 g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
溴水后,溴水增重7 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
体积分数是( D)
A、75%
B、50%
C、30%
D、25%
18、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它们分子里的 碳原子数相同。将1.0体积的这种混合气体在氧 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0体积的CO2和2.4体积的 水蒸气(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混 合气中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为( C)
聚乙烯
说明:1、聚乙烯是高分子有机物、混合物,无固定的分子式, 无固定熔沸点。
2、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废弃物,微生物不能降解,是白色污染 物。
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 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 合物的分子,这样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同时又是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5、乙烯的用途
⑴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⑵植物生长调节剂
西红柿或香蕉的催熟实验
6、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 、试剂:浓硫酸与无水乙醇(体积比3:1) 23、、装原置理::CC液HH+23=液-CC→HH气22-↑O+浓1HH7H0220OSCO4
问题一: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温度计插入位置?
CCHH23=-CCHH22-↑O+浓1HH7H0220OSCO4
不饱和烃
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少于饱和烃里的氢 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含有C=C 或 C≡C)。
含有C=C的烃叫做烯烃。
烯烃是不饱和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烯烃通式为CnH2n(n≥2整数)
2、乙烯的结构: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 :
HH H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