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理解大众文化
就像题目所说的“理解”,所以这个章节首先为我们阐述了大众文化的含义。
在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叫做“大众快乐”。
我们都知道,大众文化的塑造主要是为了给受众带来快乐,从文化上,从精神上,从感官上释放感情,因而大众文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凡是的成长过程都必须被社会化,因而大众文化的形成,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必经过程。
文中提出了一个对我来说陌生的词汇“文化工业”,乍看这个词汇,我的脑海里会浮现诸如电影、唱片、电视等等这一类的媒体行业,我认为他们即是“文化工业”。
但站在作者的角度,或者说从一个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作者称这是“文化文本”。
举例说明:“一个牛仔裤、一件家具或者是一张流行唱片”这都可以被称作文化文本,但它有别于我们的认识的是“在每个品牌背后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以追逐这种文化作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再直接一点,也就是说比如女人们都喜欢Chanel的香水,这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而这种符号就被叫做大众文化,也就是大众文本的一种表现形态。
第一章节起到一个总领的作用,为后面的内容一一埋下了伏笔,也就是开启后面几个章节的重要开篇!
第二章购买的快乐
消费是大众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点。
因而在这个章节中,作者的主题为“消费主义”,而这种意识的主旨是“我消费,故我在”。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举出了多个例子为我们证明了“消费主义是成为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
无论是“消费的妇女”、|商品与妇女“还是再”炫耀的消费”都是在阐述消费不仅仅只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行为,也是商家为了构成父权制资本主义基础的深层次架构。
而“阶级差异化”更是商品时代降临的必然产物!
第三章海滩解读
作者的思想是跨为禁锢的,在这里,他奇妙的把了“海滩”加入了大众文化的一员。
海滩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充斥着美丽邂逅的地方。
在这里,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就是这这样一个环境中,更加适合孕育大众文化的成长。
也许你会好奇,海滩以大众文化有什么关联么?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海滩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一个异类,他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却有着两者的特征。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海洋才是人类的生命起源,孕育着繁衍以成长,但其实,追溯都人本身的意识形态,其实是没有这样的认知的。
在我们的潜意识文化里,海洋是神秘、野蛮、原始的象征,而陆地则是文明、文化的代表。
而海滩则像一枚调味剂,中和了这可怕的界线。
作者的思维十分有趣,他说“宠物狗和坦胸者是被排除在传统文化之外的,因为狗是危险的,因为他们不仅会吸引鲨鱼,而且会引起疾病;乳房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对传统的道德构成了威胁。
”所以说文化是有所包容有多摒弃的,在海滩,人们能够尽情的享受自由带来的快乐。
第四章电子游戏的快乐
在大部分的家庭,电子游戏一定是主要被禁忌的对象,因为在统治者的意识里,电子游戏是起到反社会的效果。
“对游戏中心的反对就是承认他们受到社会控制。
”电子游戏所吸引人的正是一种面对结局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吸引力。
此外,电子游戏的使用场所也是让其成为大众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使用场所如何形成文化,在于他所能让人控制的自由范畴是多少。
“当社会控制消失时,身体就认同了快乐”,游戏game over,但却从未因为花了大把的
金钱而感到后悔,而是一种类似宣泄的快乐!
第五章A麦当娜B浪漫摇滚
说到麦当娜,就是时尚的象征,流行的风向标,有着摇滚女王称号的麦当娜。
这宰割章节中,作者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通过用半个章节引出麦当娜,从而在B片中用其“物质女孩”与啊哈乐队的“与我同属”作出比较。
上个章节,作者不但介绍麦当娜这位时尚的摇滚女王,也加入了很大一部分个人的观点。
就像文章中所写的“麦当娜的流行是权力与抵制、意义与反意义、快乐与争夺控制权的复合体。
”在作者看来“麦当娜不断戏仿传统的表征,戏仿可以作为一种质疑支配意识形态的有效手段。
”麦当娜在作者的解读下似乎是很不令其喜爱的,他讨厌她每天只记得自己的脸,只知道打扮,老是露出肚脐······麦当娜的一切既受追捧又受谩骂,真的是人红是非多!
当“物质女孩”麦当娜与“与我同属”啊哈乐队对比之下,我们得出了本章的主旨:摇滚是催化剂,是生产者性质的大众文本的特征,他们需要的是热情的观众,而不是要观众去了解什么是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