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师生之间》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人格平等
B.民主平等
C.相互尊重
D.教学相长
2、有人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最多,是否因为芝大的教授更有实力?”他回答说:“因为芝大的学生更有实力,面对这些有实力的学生,芝大教授不得不更努力。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比教授做得更好B.学生要善于同老师沟通
C.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D.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3、古人云:“教学相长。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引领②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③老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④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如下面漫画所示:数学课上,迟到半小时的小林贸然冲进教室,且不服老师批评而当众顶撞老师。
下面对这一事件的评述,观点正确的是()
A.对于所有迟到的同学,老师在未了解其迟到原因之前,都不能发表意见
B.当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
C.漫画所描述的正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那种新型师生关系
D.被老师误解时,我们不能做任何解释
5、在调查访谈中发现,一些学生把老师视作“警察”,把师生关系比作是“猫和老鼠”的关系。
这种说法()
A.是对师生关系的形象比喻
B.是师生关系的真实反映
C.是对老师的不信任
D.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
6、在学校,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是我们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要保持图中这种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应该是()
A.老师工作中的疏忽和缺点是不能容忍的
B.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C.师生有别,学生应该维护老师的权威
D.老师讲的都是对的
7、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状态的是()
A.甲同学敬畏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丁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8、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
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②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③互相学习、教学相长④老师和学生是真诚的朋友⑤老师和学生不可能成为朋友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9、对如图漫画中的师生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B.体现了师道尊严
C.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体现了教与被教的关系
10、初中学生周某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老师批评他,他振振有词:“我家拆迁拿了300万,我还有必要学吗?”周某没有认识到()
①拆迁款是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②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③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帮助④财产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要有更高的追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如图是某学校开展的教学实验结果,这不仅提醒教
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在警示学生()
A.不要太在意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B.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C.老师的表扬都能提高学生成绩
D.老师的批评会使学生成绩下降
12、2017年全国“最美教师”王晓梅,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对学生满满的爱。
32年来,她的脚步从未停歇,“一个也不能少”成为她一生践行的诺言。
面对老师的爱,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
①尊重、理解、关心、信任、感激老师
②对老师的话无原则服从
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④采取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与老师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对如图漫画中师生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漫画中的学生具有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②师生之间互动良好
③老师的鼓励有利于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④老师的批评是提醒和劝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语文科任老师说小李的作业“写得一团糟”,让他重写。
小李觉得写得还可以,只是错了几个字罢了,因此不服气,所以没有重写。
对此,小李不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接受批评,改正缺点
B.主动沟通,获得帮助
C.既不气馁,也不抱怨
D.错在老师,无须让步
15、“批评是真诚的爱护,批评是宝贵的支持,批评是崇高的奖赏,批评是珍贵的礼物”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师生交往中()
①要尊重、欣赏不同学科老师间的差异②老师所有的批评都对,都要接受
③关注老师批评用意,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④老师的批评也是爱护,能促进我们成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教育名家于永正老师说:教了47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想孩子之所想,才能真正走进弦子的心。
只有真正了解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获得教育的幸福感,要获得教育的幸福感,必须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于老师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形象诠释,富有深意,给人启迪。
对新型师生关系你是怎么看的?
17、为了庆祝教师节的到来,某校六年级(2)班召开了一次“师生恳谈会”。
会上气氛融洽,师生畅所欲言。
◇甲同学说:“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很辛苦,我们非常感动。
但是,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
”
◇乙同学说:“希望老师上课时,讲的时间少一些,允许我们有不同的观点。
”
◇丙同学说:“老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允许我们犯错误和改正错误。
”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部分老师表示,一定会积极采纳同学们的合理建议,共同进步。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表明该校建立了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2)你认为如何才能建立上述师生关系
18、一位语文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写道:《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三四遍,一直认为学生的所知有限,无法让学生进行体验,于是常常把《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观点巧妙地灌输给学生,偶有争议,也以自己的“雄辩”让学生接受。
没想到今天这节课,由学生无意中的提问开始,在没有预设的前提下,我索性抛开以往的固定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注重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竟取得了意外收获,也解决了自己困惑已久的难题。
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时,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学生掌握了探究文学作品的方法。
虽然这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收获却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这难忘的一课,使我真正懂得了:教学相长,是如此美好的感受!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谈谈这节课师生分别“收获”了什么。
(2)这节课师生的“收获”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3)“教学相长,是如此美好的感受!”你认为教学相长“好”在哪里?
(4)要做到教学相长,你有哪些“金点子”?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D
6.B
7.C
8.D
9.A10.D11.B12.B13.A14.D15.C
16.(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老师的表扬是一种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4)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师生应彼此尊重,共创和谐的师生关系。
17.(1)教学相长、平等相待、彼此尊重、相互促进、相互关心。
(2)①主动关心和理解老师。
②彼此尊重,平等相待。
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⑤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18.(1)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解决了“无法让学生进行体验”这个难题。
生:掌握了探究文学作品的方法。
(2)说明了教学相长。
认识: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3)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4)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