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提纲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提纲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课时走近细胞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2.蓝藻细胞不能进行以下哪项生理活动
()
A.有丝分裂 B.有氧呼吸
C.光合作用 D.基因突变
3.下列关于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蓝藻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
D.蓝藻与酵母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
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
毒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D.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不能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5.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下列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这一观点的事实是 ()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生物
6.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7.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
的曲折。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
质③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⑤编码某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⑥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功能基础
A.3项B.4项
C.5项D.6项
9.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

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该菌是光能自养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0.下列关于念珠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念珠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念珠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C.核糖体是念珠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D.叶绿体是念珠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1.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村田幸作的研究小组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找到了一种表面有“大嘴”的超级细菌,这种细菌能囫囵吞下高分子物质二英的速度是原先的两倍。

下列哪一项不是超级细菌的特征 ()
A.可用普通显微镜看到它们
B.是二倍体
C.有细胞结构
D.腐生、寄生或共生生物
二、双项选择题
12.艾滋病(AIDS)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它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

HIV 具有囊膜,囊膜是HIV从宿主细胞内出来时裹上的生物膜。

如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细胞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V的囊膜基本结构与甲基本相同
B.从结构上看,HIV和乙、丙都具有双层膜,这些膜结构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丁和HIV的组成物质不完全相同
D.HIV与乙、丙、丁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13.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

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4.“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
A.HIV B.T2噬菌体
C.染色体D.ATP
15.下列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硝化细菌是生产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
三、非选择题
1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________(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
标号)。

(4)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
是________型。

17.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
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
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

你认为该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
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______。

(4)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

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
________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5)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
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

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
答案1.C2.A3.C4.C5.A 6.A7.C8.B9.C10.C11.B 12.AC 13.CD14.BC15.BC
16.(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E
(2)B、C核糖体(3)细胞B、E
(4)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5)光合色素自养17.(1)长度100(2)不正确。

正确操作是:①→转动[5]下降镜筒→②→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 (3)多(4)右下方(5)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