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节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第2节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1. 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 ①② B .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舌头振动产生的 B. “天宫一号”里声音无法传播
C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不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3. 如图所示的是教材上的一个声学演示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实验研究的是发声体在振动的现象 B. 该实验研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 该实验研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 . 该实验可以研究上述三个内容
4. 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

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 A . 音调 B. 响度 C. 振幅 D. 音色
5. 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三个齿轮,使纸片产生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 ) A. 上面的齿轮 B. 中间的齿轮 C . 下面的齿轮 D. 三个齿轮一样高
6.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 ) A.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7. 使用随身听(MP3、MP 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声音的 ( )
A. 音调
B. 频率 C . 响度 D. 音色
8. 音乐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 .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9.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频率 D . 音色
10.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

当它们都
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
A. 能听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 . 能听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 都能听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 都不能听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1. 叫做频率,频率用来描述物体 , 频率的单位为 ,简称 ,符号为 。

12.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 有关以外,还跟
有关系。

13. 人们把 的声叫做超声波;把 的声
叫做次声波。

14.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 ,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 。

15. 不同发声体的 、 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16. 小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小红用
较大的力拨动古筝弦可以使声音的 增大。

17. 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

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 增大,后者是要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

18. 小亮和同学去野外郊游,当他喊远处的同学时,若用手做成 喇叭状或用纸卷成筒喊,效果更好,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这样 做 ,可以使听到的声音 更大些。

19. 小敏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如果小明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 材料、 相同, 不同的两根琴弦。

20.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实验现象说明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的结论是。

21. 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用一张旧年历卡片(或硬纸板)和一辆自行车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内容。

(1)把自行车支起来,一手转动脚踏板,另一手拿纸片,让纸片
的一头接触自行车后轮的辐条(注意不能把手伸进去),先慢 慢转,会听到纸片发出声音,原因是纸片在 。

(2)加快转动,你会听到声音的音调变 ,这表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
越 ,音调越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