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PPT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PPT


郑州商城是商代早中期 的都城遗址,坐落在郑 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 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 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 。商城近似长方形,北 城墙长约1690m,西墙 长约1870m,南墙和东 墙长度均为1700m,周 长近7km。
安阳殷墟
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有宫殿 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 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 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 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 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 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
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及 文明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各种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都是在这 个时期形成并传承后世。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商业发达,战争频繁以及筑 城与攻守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当时城市建设的高潮。因此,东周是我国古 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既有与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 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 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 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形成自由的不 规则布局形式。春秋战国都城如图,此外汉代长安、南朝建康、南宋临安都城 建设符合自然至上理念等。
三国:开始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以宫城为中心的规 划思想。曹魏邺城
南北朝:城市中出现大量宗庙和道观,城外出现石窟;强调城市整 体环境观念、形胜观念、人工和自然环境整体和谐和城市的信仰和 文化功能。
隋唐:规整的方格路网,干道系统明确。居住布局采用坊里制,长 安城
秦都城咸阳遗址示意图
秦国
曲阜是春秋时期 鲁国的都城,是 我国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创始 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庙、 孔府、孔林。
齐 晋
吴 楚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秦汉三国南北朝 隋唐时期)
秦国:发展“相天法地”理念,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 布局灵活。都城咸阳
汉代:突出皇权,强调礼制,在城市中轴线上布置宫殿,并导入祭 坛、明堂等礼制建筑。国都长安 王莽取得政权后的国都洛邑
汉 长 安 复 原 想 象 平 面 图
汉长安
曹魏邺城平面图
北 魏 洛 阳 平 面 图
南 朝 建 康
长安城:
•布局严格 •分区明确 •宫城为中心 •坊里制 •集中设市 •中轴线对称
长安坊里制:坊里相当于一 个居住单位,每个坊四周设 置坊墙,坊里实行宵禁制度, 坊中设置居民的社会活动和 寺庙用地。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宋元明清时期)
宋:世宗柴荣颁布诏书改建、扩建东京汴梁,废除里坊制度,建立 开放的街巷制,是中国古代关于城市建设的一份杰出文件 。同时反 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重要的新发展。
元代:元大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传统形制,是继唐长安 城之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又一典范,并经明清两代的继承发展成为至 今留存的北京城。
南宋临安城
《清明上河图》
三套方城, 宫城居中, 轴线对称。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元大都:
三套方城, 宫城居中, 轴线对称。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明代北京城图
明 清 北 京 城
明清北京城
北部南缩2.5km 南部扩展0.5km 三套方城 宫城居中 轴线对称
总结: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三、其他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商周时期)
商代: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及安阳殷墟等。
周朝: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 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 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如周王城。
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宗法礼制) 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天人合一) 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
重选址,如近水、向阳、避风等地段。 中轴对称,“不正不威”等级严格。 道路系统——方格网。 重视水源利用和城市绿化。
3 《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分析都邑道路,农田分 配及山陵丘谷之间比例的合理分配问题,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 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开 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河南偃师商城
偃师商城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城关镇,西去洛阳故城十余公 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六公里。有内城、外城,其平面大 致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m,东西宽约740m.
有关书籍论述:
1、《周礼·考工记》记述里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 里,旁三门。国中有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 夫”。《周礼》反映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2、战国时出现《管子》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城 市选址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
明清:明北京城的内城范围在北部收缩了2.5公里和在南部扩展了 0.5公里,使中轴线更为突出,从外城南侧的永定门到内城北侧的钟 鼓楼长达8公里,沿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广场和宫殿,突出 庄严雄伟的气势,显示封建帝王的至高无上。皇城前东西两侧各建 太庙和社稷,又在城外设置了天、地、日、月四坛,在内城南侧的 正阳门外形成商业市肆。清北京没有实质性的变更,城市较为完整 地保存至今。
年的历史。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现已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遗址428座。其中十几座大 国都城面积达10-30平方公里;一般的城市为1-10平方 公里,共有100座;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城和军事 城堡有二、三百座。
春秋晋都新田
战国楚都郢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蔡国都城(上)滕国都城(下) 鄢国都城(上)武进淹城(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