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pt课件
绝大多数染上HIV的患者要经过5到10年的潜伏 期才发展成为病人,一般会在发病后的2-3年 内死亡 。
23
24
HIV感染的后果
HIV进入细胞后。将基因介入淋巴细胞核中,变成细胞遗传 基因的一部份。在这情况下,有两种可能的情形发生: 1.病毒处于静止睡眠状态中,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但 感染仍然存在,病毒可传播及感染他人,并无任何症状(HIV 感染者)。 2.病毒变得活跃,在细胞内继续增生并感染及破坏其它淋 巴细胞。通过血液,散布全身。T4淋巴细胞之数目大量减少, 使整体免疫力减低。由于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发生各种 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患者)。
25
免疫性
抗gpl20是主要中和抗体,能降低急性感染期 血液中病毒抗原量。
CTL和NK细胞,在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阻止病 毒经细胞接触而扩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感染早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不能完全清除体内 的病毒,一经感染便终生携带病毒,最终因致 死性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26
免疫性
一般HIV感染后经2-3周(或更长)后均可 产生HIV抗体,但对机体无保护作用。
检测抗体对筛查(如供血者)和确认HIV 感染非常重要。
27
HIV感染临床表现包括四个阶段 Nhomakorabea 原发感染急性期、 无症状潜伏期、 AIDS相关综合症 典型AIDS
28
原发感染急性期
病毒感染机体后开始大量复制,引起病毒血症, 此时期从血液、脑脊液及骨髓细胞可分离到病 毒,从血清中可查到HIV抗原。
血液传播:主要是带HIV病原的各种血液制品,如血 液、血浆、凝血因子等输入体内感染发病,另外, HIV携带者或病人微量血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针 灸针等也可传播此病。
母婴传播:是带有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产道或其 他体液,以及母乳传染给婴儿。
21
艾滋病的真相
只有带病毒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成功进 入人体内血管中,才能构成HIV的传播。
HIV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简称艾滋病的病原。
2
我国第一例爱滋病发现与1985年,目 前保守估计爱滋病感染者100万,每年以 30%的速度递增。
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 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 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
3
云南 80000 四川 60000 广东 40000 河南 25036 广西 10758 江西 10000
11
gp120的作用
HIV感染宿主范围和细胞范围比较狭窄,仅感染 表面有CD4分子的细胞。
HIVgp120与CD4分子高亲和力地结合,与病毒的 特异性吸附、穿入以及致病作用有关。
CD4+细胞是HIV攻击的主要靶细胞。如Th细胞、 巨噬细胞等。
12
13
14
15
HIV正从感染的淋巴细胞释放出来 16
在宿主体内易发生基因突变和抗 原变异。
18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19
传染源
•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 从其血、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 脊髓液、骨髓、皮肤及中枢神经组织等标本中, 均可分离到病毒。
20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多数为同性恋 者,异性间性关系混乱者传播机会多。
临床上可出现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皮肤 斑丘疹和粘膜溃疡等症状。
持续1-2周后HIV感染进入无症状潜伏期。
29
无症状潜伏期
此期持续时间较长,最长可达10年。 临床无症状,也有些患者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此期患者外周血中一般不能或很少检测到HIV抗原,
HlV主要有两型: HIV-1、HIV-2 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40%。 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l所致; HIV-2只在西非地区性流行。
5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告诫说:
中国正处在艾滋病大面积暴发前夜,必 须赶紧行动,才能在整个国家遭受致命 性打击之前,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6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
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 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 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局、卧具、 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 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22
HIV的致病机制
HIV通过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进而导致 免疫系统防护功能的减低甚至丧失。
9
(一)生物学特性
10
HIV的形态与结构
HIV为直径100-120nm大小的球形颗粒。 核心是由两条相同单股RNA构成的双体结构、
带有依赖Mg2+的逆转录酶、核心蛋白(p24) 及包裹其外的衣壳蛋白(p18)组成,构成病 毒核衣壳。 病毒核衣壳外侧是脂质双层包膜,包膜表面有 刺突并含有gp120和gp41包膜糖蛋白。
抵抗力
HIV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 56℃加热30min可被灭活。 经化学消毒剂0.5%次氯酸钠、0.1%漂白粉、50%乙
醇、35%异丙醇、0.3%过氧化氢、5%来苏儿处理 10min可完全被灭活。 对紫外线有较强抵抗力。但在室温下可存活数天。
17
变异性
HIV有高度的变异性,能频繁地改 变其抗原性。
希望人类在与艾滋病斗争的同时,消除无知和 歧视,更好的关怀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共享 生命之美。
歧视、偏见,是我们对抗艾滋病的最大障碍。
7
概述
最早报道在1979年,1981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确认为一种全新的综合症,1982年被正式定名。
目前全球已有五千万人受到感染,并有一千八百 多万人死于此病(其中三百八十万为儿童,七百 七十万为妇女)。
该病从病发开始,数年之内就会死亡,目前已成 为死亡绝症。
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艾滋病(AIDS)。 是由HIV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以细胞免疫严重缺
陷为特征,表现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全面的衰竭, 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导致发生各种机会性致死性感染 和罕见的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病后无特效疗法,病死率高。 艾滋病是当前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国面临外来侵入 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