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临床检验实验室
DGCPH-CL-SOP-07-06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版序:2005-1
页码:第1 页,共2 页
[原理]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含有伊红的低渗溶液中被染成红色,而红细胞及其他白细胞破裂或溶解。

通过人工计数得到血液标本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含量。

[试剂及仪器]
1,器械:
(1)经校准的微量计数板。

(2)一次性20 ul微量吸管。

2,试剂: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稀释液种类较多,各有一定的优缺点,尚待大家继续实验,找出最佳配方。

下列3种稀释液供参考。

1. Hinkelmann液
伊红 0.2g
95%石炭酸 0.5m1
40%甲醛 0.5ml
蒸馏水加到 100m1
2.乙醇—伊红稀释液
90%乙醇 30ml
甘油 10ml
碳酸钾 lg
枸橼酸钠 0.5g
20g/L伊红液 10ml
蒸馏水加至 100m1
本配方背景清晰,嗜酸性粒细胞着色鲜明,缺点是含10%甘油,比较粘稠,细胞不易混匀,故计数前必须充分振摇。

3.伊红—丙酮稀释液
20g/L伊红液 5ml
丙酮 5ml
蒸馏水 90ml
新鲜配制效果好,每周配1次。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用EDTA-K2 0 .2ul抗凝静脉血1ml,轻轻摇动抗凝。

凝集,溶血,血量小于0.5 ML或抽血时间超过四小时为不合格标本,拒收。

临床检验实验室
DGCPH-CL-SOP-07-06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版序:2005-1
页码:第2 页,共2 页
[操作步骤]
1.小试管中加稀释液0.38ml。

2.常法取末梢血20μl,加入管内混匀,待红细胞溶解后两侧充池。

3.静置3—5min,用低倍镜(必要时用高倍镜)镜下计数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

[结果计算]
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20×lO=嗜酸性粒细胞/L
[质量控制]
1,必须使经校准的微量吸管和微量计数板。

2,操作工作人员必须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步骤。

3,试剂必需在有效期内使用。

[参考范围]
(50-300)×10E6/L(50-300/μl)
[临床意义]
1.直接计数主要用于观察传染病预后、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及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2.其他变化的临床意义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减。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手
术后、烧伤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附注]
l. 血液稀释后应于1h内计数完毕,否则嗜酸性粒细胞会逐渐被破坏,使结果偏低或不易辨认。

2. 充池前要充分混匀,但又不宜用力过猛,特别是使用含甘油的稀释液要适
当延长混匀时间。

3. 注意与中性粒细胞区别,以免误认,中性粒细胞一般不着色但也有着浅红
色的,其颗粒较小。

4.住院病人采标本时间力求统一,以免受日间生理变化的影响。

5.用白细胞总数与分类百分率求得的绝对值不如直接计数结果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