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基础》离线作业部分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离线作业部分参考答案

绪论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四种机械零件中不是通用零件的是()A.齿轮B.带轮C.蜗轮D.叶轮二、填空题:1.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中的制造单元体。

2.机器的定义是:由零件组成的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用来完成所赋予的功能,如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或信息三、简答题:1.机械一般由哪四部分组成?密封件、辅助密封件、压紧件、传动件2.机械零件设计时有哪四个主要要求?功能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操作方便和安全要求3.机械、机器和机构三者有何区别和联系?1)他们都是若干人为实体的组合2)各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用来代替人们的劳动去实现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或做有用的机械功。

具备以上(1)(2)两个特征的成为机构。

及其与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机器具有运动和能量(而且总包含有机械能)的转换,而机构只有运动的变换。

机器由机构组成,机构是机械的运动部分,机构又是有构建组成,构件时机械运动的基本单元体。

4.构件和零件有何区别和联系?零件: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称为零件零件是一个产品最小的组成单元,而构件可以是某个产品的某个组成部分,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由多个零件组成。

第一章作业三:2、何谓运动链?如何使运动链成为机构?构件通过运动服连接而成的系统成为运动链。

当运动链具备以下条件时就成为机构:具有一个机架。

具有足够的给定运动规律的构件。

这种构件成为主动件。

4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什么是局部自由度?什么是复合铰链?什么是虚约束?局部自由度使之机构中某些构件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运动关系的自由度。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件同时在一处用转动副连接,称此结构为复合铰链。

某些情况下,机构中有些运动副引入的约束与其他运动副引入的约束相重复,此时,这些运动副对构件的约束,形式上虽然存在而实际上并不起作用,一般把这类约束成为虚约束。

6 、写出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F=3n-2P5-P4;n为自由度不为零的运动构件个数;P4高副个数;P5为低副个数。

四:1.计算图1-1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时请加以说明)F=3n-2P5-P4=3X5-2X6-1=2 有复合铰链和虚约束3、计算图1-3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时请加以说明)F=3n-2P5-P4=3X6-2X7-3=1 有复合铰链和虚约束4、求图1-4所示实现直线轨迹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时请加以说明)。

F=3n-2P5-P4=3X6-2X9=05:略第二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机构。

A.一杆B.两杆C.三杆D.四杆2.机构在死点位置时()。

A.γ= 90°B.γ= 45°C.γ= 0°D.α= 0°3.为使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要求行程速比系数()A.K=0 B.K=1 C.K>1 D.K<1三、简答题:2.什么是机构的急回特性?做往复运动的构件,其往复运动区间的两个极端位置称为极限位置。

工程实际中,往往要求机器中做往复运动的从动件在工作行程时速度慢些,而在空回程时则速度快些,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机器的生产率,这种特性称为急回特性。

四:略第三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半径。

A.凸轮转动中心至实际轮廓的最小B.凸轮转动中心至理论轮廓的最小C.凸轮理论轮廓的最小曲率D.从动件静止位置凸轮轮廓的2.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中,有刚性冲击的运动规律是()。

A.等速运动规律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C.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D.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3.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设计中,如出现实际廓线变尖时,可采取的解决方法是()。

A.加大基圆半径或加大滚子半径B.加大基圆半径或减小滚子半径C.减小基圆半径或加大滚子半径D.减小基圆半径或减小滚子半径二、填空题:2.凸轮机构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有①等速运动规律,②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③正、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三、简答题:1.在凸轮机构的组成中,主要有哪三部分?凸轮、从动件、机架四:略第四章作业:二:4.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齿轮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流动。

6.影响齿轮齿面接触强度的主要几何参数为齿轮直径、模数。

7.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除了轮齿折断、齿面磨损和齿面塑性变形外还有:齿面点蚀、齿面胶合。

三、简答题:1.试述齿轮传动中常见的失效形式。

开式传动中最主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有:齿轮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和吃面塑性流动。

开式传动失效主要是齿面磨损和齿轮折断。

2.在齿轮传动中5种常见的失效形式中,闭式传动最主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和齿面塑性流动。

四:略第五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定轴轮系不能实现的一种功能是(C )。

A.大传动比减速B.变速传动C.运动合成D.变向传动2.周转轮系不能实现的一种功能是( A )。

A.大传动比减速B.远距离传动C.运动合成D.变向传动二:略第六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机构中,能够将连续转动直接转换为单向间歇转动的是(D )。

A.曲柄摇杆机构B.齿轮机构C.槽轮机构D.棘轮机构二、填空题:1.在棘轮机构中,为防止棘轮倒转,通常装有止回棘爪;而槽轮机构则是依靠拨盘来对槽轮定位并防止其倒转的。

2.棘轮机构中,按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可分为齿式和摩擦式两种类型。

3. 槽轮机构的最少槽数是 3 。

4. 一般槽轮机构是由机架、主动拨盘和从动槽三组成的。

第七章作业:一、填空题:1.周期性速度波动可以用飞轮调速的方法来调节。

2.机器运转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指启动阶段、稳定运转、停车阶段。

二、简答题:1.通常机器运转有哪三个阶段?机器一般工作在哪个阶段?机器运转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指启动阶段、稳定运转、停车阶段。

工作在稳定阶段2.什么是周期性速度波动?机械在稳定运转时,通常由于驱动力与阻力的等效力矩或(和)机械的等效转动惯量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主动轴角速度的周期性波动。

第八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刚性转子做动平衡实验时,平衡平面最少可选( B )。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刚性转子做静平衡实验时,平衡平面最少可选( A )。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二、填空题:1.刚性转子静平衡的力学条件是:静平衡的力学条件:在转子上加一平衡质量所产生的惯性力与各偏心质量的惯性力的合力(或质径积的矢量和)为零,或使转子的质心在回转轴线上,即∑FI = 0;常见的仅需要作静平衡的刚性转子有①飞轮,②砂轮。

三、简答题:1.为什么要对回转构件进行平衡?刚性回转构件的平衡分为哪几种?为了减小或消除机构中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所引起的振动、附加动压力和减小输入转矩波动而采用的改善质量分布、附加机构等的措施动平衡、静平衡俩种2.为什么说刚性转子一般至少要在两个平衡平面中加平衡质量才能实现转子的动平衡?对于动不平衡的转子,为使转子在运转时其各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同时得以平衡。

需在选择两个平衡基面,并适当地各加一平衡质量,使两平衡基面内的惯性力之和分别为零,这个转子便可得以动平衡。

第十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螺纹联接形式的是(D )。

A. 双头螺柱联接B. 紧定螺钉联接C. 螺栓联接D. 销联接2.螺纹联接防松形式中,(A )是不可拆联接。

A. 粘合B. 止动垫片C. 对顶螺母D. 串联金属丝3.以下不属于键联接的是( C )。

A. 滑键联接B. 花键联接C. 螺栓联接D. 切向键联接二、填空题:1.按工作原理螺纹联接的防松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永久性防松。

2.普通联接螺纹的牙型角为60°,分为粗牙和细牙两类。

3..联接平键的截面尺寸b×h是根据轴的直径d 尺寸从标准尺寸中选取的。

4.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两侧面。

5.普通A型平键的两头部是圆形的。

6.普通B型平键的两头部是方形的。

7.普通C型平键的两头部分别是方和圆形的。

三、简答题:1.为什么螺纹联接通常要采取防松措施?试列举2种防松方法的名称。

答: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下,或当温度变化不大时,联接有可能松动甚至松脱,这就容易发生事故。

所以在设计螺纹联接是,必须考虑防松措施。

例如:对顶螺母,横向切口螺母;2.为什么螺纹联接通常要采取防松措施答: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下,或当温度变化不大时,联接有可能松动甚至松脱,这就容易发生事故。

所以在设计螺纹联接是,必须考虑防松措施。

3..花键联接的主要缺点是什么?答: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加工需专门的刀具和设备,成本较高;常用在重载、高速场合。

4..平键联接可分为哪几种形式?答:可以分为普通平键、导向平键和滑键。

第十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蜗杆蜗轮传动比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B )。

A. i = n1 / n2B. i = ω1/ω2C. i = Z2 / Z1D. i = d2 / d12.蜗杆传动不宜用于传递大功率,其主要原因是(C )。

A.传动比大B.传动平稳C.效率低D.成本高3.在重要的高速传动中,蜗轮常用材料是( B )。

A. 轴承合金B. 铸造青铜C. 碳钢D. 灰铸铁二、填空题:1.蜗杆直径系数的计算公式是q = d1/m 。

2.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齿面磨损、齿根折断。

三、计算题:1.在一标准普通蜗杆传动中,已知其模数m = 5 mm,传动比i =20,蜗杆的分度圆直径d1=50mm,蜗杆头数z2 =2。

试计算蜗杆的直径系数q、蜗杆传动的中心距a 。

解:q=d1/m=10;a=m(q+z2)/2=30mm第十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V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的因素为(D )。

A. 摩擦系数B. 小带轮包角C. 初拉力D. 带有弹性2.带传动中心距a适当增大,其他条件不变,通常会使(B )A. 包角α1增大而传动能力降低B. 包角α1增大且传动能力提高C. 包角α1减小且传动能力降低D. 包角α1减小而传动能力提高二、填空题:1.普通V带和窄V带的楔角都是都是40°。

2.普通V带的设计准则是: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3.普通V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传动带的疲劳破坏。

4.带传动工作时,带截面上所产生的三种应力分别为:拉应力 , 弯曲应力 , 离心应力5.在带传动中,带的张紧方法有:定期张紧,通过旋紧调节螺栓;自动张紧,通过重心偏移实现,张紧轮张紧三、简答题:1.在带传动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在主驱动轮与传动带的最初结合点位置2.V带为什么一般比平带传动能力大?因为V 带安装在楔形面内,V 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大于平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这种现象也称V 带传动的楔面摩擦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