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舒芬太尼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舒芬太尼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之,舒芬太尼是一种高脂溶性的阿片类药物,血浆蛋白结 合率高,分布广泛,作用迅速,镇痛效果好,苏醒快,对呼吸系统 和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因此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 复杂大手术、普通外科手术和妇产及门诊手术。随着其研究的 逐渐深入,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步扩大并有取代芬太尼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附cl
【基金项目】唐山市科技局指令性项目(07130206A-4-7)。
至40彬(min・lcg)时,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未发生进一步变化,
这与Ericksen等mo研究结果一致。 舒芬太尼对心血管的作用与芬太尼相似,均可以降低外周 阻力、心肌耗氧量、心率和心脏指数等。张海萍等【I¨用芬太尼 (10tw,/ks)和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1tW/kg、1.5t耀,/ks和2t堰o/ kg)静注后发现,舒芬太尼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 率在不同时期均低于芬太尼组,其中以ltW,/ks组插管期间血流 动力学更加稳定。张晓琴等¨副研究发现,舒芬太尼对心排量和 心功能影响较小,可能与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好的抑制压力感 受器的敏感性,从而减轻了全麻诱导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 响有关。舒芬太尼引起的低血压与交感张力的下降及副交感张 力增强有关,与组胺释放无关,因为舒芬太尼并不促进组胺的释 放。 2.3对心肌保护作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引起心肌缺 血一再灌注损伤。研究表明,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既有早期心肌 保护作用,又有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和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心 律失常的发生率¨。o。刘鲲鹏等口。报道,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以 通过激活阿片类受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延迟性保护作用, 随着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 心肌梗死范围可进一步降低,但在20tLs/ks和10tLS/ks无差别, 提示舒芬太尼的心肌保护作用也有封顶效应。作者认为可能与 受体数量有关,当受体结合到达饱和后,再增加药基其药理作用 不再增加,则出现封顶效应。张冬梅等¨3研究发现,舒芬太尼能 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MDA)浓 度明显降低,可抑制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物反应,减 少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李 进H1和金立达等"o在做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时发现, 舒芬太尼可以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作用机制不同,前 者认为可能与激活阿片类受体,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后者认 为可能是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抑制NO降低有关,其机制目 前还没有统一定论且有待进~步研究。 3影响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因素 3.1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对舒芬太尼的代谢没有影响。
酮拮抗。 舒芬太尼剂量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国内的研究报道也较多。 李淑琴等¨纠报道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使用抑制自主呼吸的舒 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23-t-O.06)-s/mL,而单独使用舒芬太 尼时抑制自主呼吸的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46 4-0.14)ng/ mL。在老年人发现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ECS0为 0.20p.g/L【l“。这对手术后舒芬太尼浓度的监测,对呼吸的恢复 和管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2对心血管的影响关于舒芬太尼对心血管方面的影响,动 物实验提供了许多相关数据。Reddy等¨列在研究不同剂量舒芬 太尼对狗血流动力学影响时发现,静滴舒芬太尼lot蟮/(min・ kg)后30rain,平均动脉压降低12%,心率降低22%,心输出量 降低15%,肺血管阻力和全身血管阻力无明显改变。剂量递增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月第12卷第3期J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sity 2010 May,12(3)
・335・
舒芬太尼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靳彦涛徐凯智。
(河北医科大学唐山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关键词】舒芬太尼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33(2010)03—335—03
Fentanyl and Sufentanil Metabolism∞Oppo∞d chemical
to
[6]
in
Alfentani[J].Bio-
Pharmacology。1997,53(1 1):1613
in
[8]
Robert J,Hudson,et a1.phermaeokinetics of sofentanil dergoing abdominal aortic
舒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是芬太尼N 一4位取代的衍生物,具有镇痛强度大,较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 屏障,心血管功能稳定,反复给药后很少有蓄积作用,既有早期 心肌保护作用,又有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和降低心肌缺血再灌 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近年来已成为心血管手术必不可少 的主要药物之一ioJ。 1舒芬太尼的理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同属噻芬基类,是一种特异性的斗受体 高选择性的激动剂,镇痛强度是芬太尼的5—10倍。脂溶性高, 安全范围比较广,较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并能迅速在脑内 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旧J。舒芬太尼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主要是通 过肝脏细胞微粒体中单加氧酶CYP3A4通过N一脱烃基化和O 一去甲基化而失活【7 J。舒芬太尼从肾脏以原形排出的药物小于 1%。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参数Vd|I和t,以p与年龄有良好的相 关性,随年龄增大而变大和延长【sJ。Bovill等一1静注舒芬太尼 5p,g/kg后tI/2B为164rain,CL为12.7m1./(1cg・min)[(935± 50)mL/min]。Lehmann等¨q研究发现舒芬太尼单次静注后平 均半衰期是2-4.7/l,a9,而RobertLs 3认为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给 药的剂量无关,而是与采样测定血药浓度的时程有关系。血浆 舒芬太尼浓度的衰减多数适合三室模型,这与血浆蛋白的浓度、 分布容积、蛋白结合或酸碱环境因索有关。这些因素都可以影 响到药代动力学模型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2舒芬太尼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2.1对呼吸的影响舒芬太尼对呼吸的抑制是通过阿片受体 起作用的,而阿片受体活化的整体效应是抑制神经传导。阿片 受体分为“、8、盯、K四种类型受体,不同类型受体有不同的存在 位点及生理作用。其中,“受体对呼吸的抑制作用最为肯定。 Gaveriau—Ruff等¨u报道,给予镇痛剂量吗啡可使野生型小鼠 出现呼吸频率下降,而MOR(“受体的分子生物学命名)缺失小 鼠则没有改变。MOR缺失小鼠使用极高剂量的吗啡出现死亡 时也无典型的呼吸抑制。 由于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受体亚型(h、№)的亲和力不 同,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强,作用时间长,但呼吸抑制比芬太尼轻 而短。Welchew等¨幻则认为,舒芬太尼在临床镇痛剂量下即可 引起呼吸抑制,尤其与吸入麻醉药合用时。有关舒芬太尼延迟 性呼吸抑制的原因,可能与血浆第二次浓度高峰和缺乏足够的 外界刺激有关,在临床应用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可用纳洛
【作者简介】靳彦涛(1985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
手术的麻醉。 ,通讯作者,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万方数据
・336・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月第12卷第3期J 关。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sity 2010
May,12(3)
Chauvin等¨引在12名肝硬化无并发症的患者与同龄肝功能正 常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组的药代动力学参 数均与同龄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别。Raucoules等Ⅲo在7 例原位肝移植术中观察到舒芬太尼仍以线性速率分布,无肝期 并没有出现舒芬太尼血药浓度骤增现象,肝脏对舒芬太尼清除 率只占总清除率的50%,提示有肝外代谢,可安全地将舒芬太 尼用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3.2肾功能不全Scholz等忙纠研究发现舒芬太尼的肾清除率 约占总清除率的0.6%,无合并症的肾功能衰竭和肝硬化对舒 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Dads等旧。研究了青年慢性 肾功能衰竭施行肾移植的患者,舒芬太尼的cL,Vd及t,/2B与对 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作者认为肾移植的患者应用舒芬 太尼应小心,其原因是肾移植的患者当中舒芬太尼的参数有较 大的变异。 3.3体外循环Hudson等∞1给2l例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 术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发现体外循环开始时舒芬太尼浓度 下降17%,但在转流后12rain便开始恢复到转流前浓度。就整 个手术过程中,CPB2调整模型对舒芬太尼血药浓度预测能力和 简单三室模型一样,体外循环以及合用异丙酚、可乐定、氯羟安 定、吗啡、东莨菪碱等药物并不影响舒芬太尼的药动学。另外体 外循环的管道和膜肺对舒芬太尼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以使舒 芬太尼的血药浓度降低,但不影响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3.4蛋白结合舒芬太尼在血浆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游离型 和结合型。芬太尼与蛋白结合为84%,而舒芬太尼为92.5%。 蛋白结合程度与药代动力学有很大的关系。Meistelman等Ⅲo研 究发现舒芬太尼血浆游离分数与血浆d。酸性糖蛋白呈负相关, 与血浆自蛋白也呈负相关。Bodl等哺1发现患者手术后药物浓 度的下降与Of.,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有关。在应激情况下,血浆 中a。一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导致游离型舒芬太尼浓度降低, 进而导致组织药物分布容积减少。 3.5肺部旷置肺对不同的内生性或外源性物质有选择性摄 取和释放作用。Boer等∞1给10例患者按501xg/min输注 10rain,注射完舒芬太尼时,肺摄取总量的(48.9土18.6)%,停药 后20rain,有(18.4±22.8)%仍然停留在肺内。还发现吸烟者 与非吸烟者的肺脏对舒芬太尼的摄取也不尽相同。注射完舒芬 太尼时,吸烟者肺摄取总量的(64.6±11.9)%,非吸烟者为(38. 5±14.4)%,停药后20rain,吸烟者为(34.9±21.3)%,非吸烟 者为(7.4±17.3)%。虽然吸烟者肺脏对舒芬太尼的摄取率高, 但是这种增高并不影响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3.6第二次浓度高峰问题研究表明,芬太尼的血浆浓度有第 二峰值【拍棚]。与芬太尼相比,Hudson【31报道舒芬太尼的血浆浓 度出现第二峰值的时间是l—13小时,认为是由于储存在胃内 和肌肉内的舒芬太尼由于血流量的改变而释放人血所引起的。 第二次浓度高峰的出现可以解释恢复期的病人再次发生的呼吸 抑制。第二次浓度高峰的出现可以说明机体各室之间舒芬太尼 的清除率是不一致的。 3.7利尿和过度通气颅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常接受脱水利 尿和过度通气。Puig等m。用过度通气(PaC02<4kPa)和脱水 (40mg速尿,1∥kg甘露醇)的方法对开颅手术的患者与脊椎手 术患者作对比研究,发现两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而 Schwartz等啪1对神经外科患者在过度通气和低碳酸血症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