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时期
二、能源和炊餐器具有新的改进
(一)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 煤做燃料的国家,汉代已用 煤来炼铁,到南北朝时,北 方的家庭已经盛行用煤来烹 制食物,唐代煤已成为全国 常用的燃料。
二、能源和炊餐器具有新的改进 (二)炊具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器皿
秦汉以后,出现了许多火眼的陶灶、曲突和高突的灶。
二、能源和炊餐器具有新的改进
豆腐的发明是人类饮食史上的一大贡献, 相传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
一、烹饪原料继续拓展
在汉代,人们已经使用植物油来烹制菜肴,而此前都是 使用植物油脂,还新增了豉和蔗糖等调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烹饪时还把安石榴汁、橘皮、葱、 姜、蒜、胡椒等作为调料放入菜肴;
隋代已大量使用海味,唐代进入食谱的海产有海蟹、比 目鱼、海蜇、乌贼、玳瑁、鱼唇等。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时期
概述
秦汉以后,中国烹饪进入了以广泛 使用铁制炊具为标志的发展时期,这一 时期,在烹饪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烹饪 理论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大量烹饪 专著出现,食疗保健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时 期。
一、烹饪原料继续拓展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汉代出使西 域,带来了胡瓜、胡豆、胡桃、胡麻、 胡椒、胡葱、菠菜等多种烹Hale Waihona Puke 原料;三、烹饪技艺显著提高
在面点制作中,《清异录》所列举的 “建康七炒”可反映当时的制作水平。 即“齑可照面,馄饨汤可注砚,饼可 映字,饭可打擦擦台,湿面可穿结带, 醋可作劝盏,寒具嚼者惊动十里人”。
即切碎捣烂的腌酸菜,均匀清洁的象镜子一样可以照出人面; 馄饨汤清的可以入砚磨墨;饼薄如蝉翼可以透过它看出下面的字; 饭煮得颗粒分明,柔韧有劲;调和好的面,筋韧如裙带,打结也 不断;醋味醇美得可以当酒,馓子香脆,嚼起来清脆打声,可惊 动十里以内的人。
四、筵宴与饮食市场有显著的提高
隋唐时期,筵宴的形式多样,明目繁多,规模 庞大,菜点精美,如游宴、船宴等颇为独特; 秦汉至隋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都 市的扩大,商业的繁荣,带动了酒楼、饭店日 益兴旺。
五、饮食理论日臻完善
孙思邈的《千金药方 .食治》
孟宪的《食疗草本》
唐代在实践基础上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刀工专著《砍斫法》。
(三)餐具 唐代时,瓷制餐具的大量出现,成为餐具的主力。
三、烹饪技艺显著提高
汉代烹饪技术出现了 两大分工,即炉、案 的分工和红案、白案 的分工。
三、烹饪技艺显著提高 刀工技艺已经发展到十分高超的水平。
三、烹饪技艺显著提高
隋唐时代,尼姑梵正仿照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 景物制造了大型风景拼盘“辋川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