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晨读资料 (四)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晨读资料 (四)

高三语文晨读资料(四)一、成语积累1、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易错点】易误解为:怒目而视或目光炯炯有神。

2、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易错点】易误解为:两个人方向相反。

3、逆水行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易错点】易误解为:前进缓慢。

4、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

【易错点】易误解为:浓缩的言语。

5、萍水相逢: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易错点】易误解为:熟人相遇。

6、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切实际;变化莫测。

7、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易错点】易误解为:引以为豪。

8、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易错点】易误解为:大自然的精巧。

9、轻歌曼舞: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易错点】易误解为:唱歌跳舞。

10、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由自主。

11、穷形尽相: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又指丑态毕露。

【易错点】易误解为:原形毕露。

12、茕茕孑立: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个人孤独站着。

13、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

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易错点】易误解为:热爱田园风光。

14、曲尽其妙:委婉细致地把妙处都表达出来,指表达技巧高明。

【易错点】易误解为:乐曲美妙动听。

15、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漂亮。

16、人心不古:人心不像古人那么忠厚淳朴,常用于慨叹人心险恶或人情淡薄。

【易错点】易误解为:思想不再守旧,人老心不老。

17、人言喷喷:指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开来。

【易错点】易误解为:满意地议论。

18、日长一线:指冬至后日昼渐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每天增长一线。

19、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大。

【易错点】易误解为:声音大。

20、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易错点】易误解为:危险。

二、文化常识古代学官【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司业】学官名。

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为学官名。

汉唐后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

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三、名言警句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2.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

——曾国藩3.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

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

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范曾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6.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7.懒惰和贫穷永远是丢脸的,所以每个人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对别人隐瞒财产,对自己隐瞒懒惰。

——塞缪尔·约翰逊8.我最害怕的莫过于闲散怠惰,没事可干,无所作为,官能陷于麻痹状态。

身体闲置不用,精神就备感苦闷。

——夏洛蒂·勃朗特9.一个人不能没有生活,而生活的内容,也不能使它没有意义。

做一件事,说一句话,无论事情的大小,说话的多少,你都得自己先有了计划,先问问自己做这件事、说这句话,有没有意义?你能这样做,就是奋斗基础的开始奠定。

——戴尔·卡耐基10.提升自己的要诀是切勿停留在原地不动,而欲达到此目的,首先要有不满现状的心理。

但是仅仅不满足是不够的,你必须决定下一步往何处去?千万不要做个只会成天抱怨的懒人。

——麦尔顿11.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12.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像火炬,能燃起智慧的火焰。

13.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

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字严14.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罗丹15.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康德四.高考背诵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a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第一季《朗读者》第十一期主题词——那一天卷首语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

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

就像“面对行刑队时,想起了父亲带给自己去看冰的那天。

”这是《百年孤独》里,奥雷利亚诺上校的回忆。

“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有那夜似的好戏。

”那是《社戏》里,讯哥独特的记忆。

而我们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安文彬作为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的总指挥,说起那一天,他热泪纵横,1997年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为了那一天,一个民族等待了一百五十年。

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的,力挽狂澜的,全新蜕变的那一天。

但其实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那一天都因为他的独特性,被标注在了时光的日历上,它注定了我们是谁。

你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开场白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那一天。

那一天一定是让你难忘的一天,也许是金榜题名时,也许是洞房花烛夜,也许是十九世纪的某一天,左拉.雨果.巴尔扎克在左岸咖啡馆构思者着传世之作;也许,是阿姆斯特朗自身的一小步,代表人类的一大步,被载入史册。

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

今天就让我们和一位又一位朗读者一起,来回顾那一天。

比如说品德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比如说心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品尝人生这场饕殄盛宴,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味道。

【结束语】有人说,诗词存在于苦难,诗词承载着苦难,就如同叶先生的一生。

就像一首慢声低吟的长诗,充满着聚散离合各种悲欢,但是最终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爱和希望。

就像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既有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一份纯真质朴,也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一份探索,既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一份雄心,也有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一份从容和淡定。

这是人生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是民族精神的味道。

倾听之美钟芳很喜欢电影《逆光飞翔》,天生盲者靠倾听呼吸弹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心灰意冷的舞者用倾听自己的心音,获得了芭蕾舞团的资格。

他和她都是非常善于倾听自己心灵的召唤,朝着自己认准的目标飞翔,谱写了生命的强音,把人生演绎成了诗与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需要学会慢下来,安然地去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纷繁的世界,喧嚣的时代,会倾听自己的人,心灵宁静,精神恬淡,生活从容,步态优雅。

林清玄说得好:“当你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你可以听别人的声音,也可以听自己的。

但如果全听别人的,你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倾听是一种境界,要用耳朵,更需要用心。

倾听自己,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读懂什么是自己心灵的真正需求,默默前行中砥砺心智,在内心深处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加热升温,从而去创造自己生活的节奏和旋律,做最好的自己。

现代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生活痛苦,总是这么患得患失,就是因为在人生的关键时候,不能倾听内心的声音,从而迷失了自我。

生命是一种姿态,只有你内心力量的存在才能引领你走出困境,到达你想要去的彼岸。

只要心中拥有阳光和希望,我们就能看到万物的微笑。

前不久,一位朋友在向我诉说一件刻骨铭心的往事时,我极为耐心地听着,并且眼睛里一直闪烁随着她情感冲浪而起伏的光芒。

她高兴,我报以会心的微笑;她悲哀,我陪伴着垂下眼帘;她落泪了,我温柔地递上纸巾……一直听到日升中天,整整3个小时。

当她倾吐完了说:“谢谢你,很久没有人听我的心里话了,我感到心情非常好,希望以后多和你聊天。

”耐心倾听不是小事,它是一种美德,看似细枝末节,却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呵护和关注。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当面对亲人或朋友那一时心灵的空虚、思想的纠结时,我们不妨做一回虔诚的听众,给他或她的孤独以抚慰,给他或她的快乐加倍,给他或她的哀伤减半,给他或她的心灵斟满爱的阳光。

闲暇时光,我喜欢走进山林,感受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絮语。

在放慢的脚步中,任由风儿横冲直撞,拂去脑海阴霾;任由鸟儿呢喃啁啾,啼走心头郁闷;任由水儿潺潺流淌,涤去满身灰尘。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

倾听自然,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品味人生。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布,觉耳中别有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