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塞征戍诗

边塞征戍诗


把握边塞征戍诗的思想内容
(一)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 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①蕃州部落:指戍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 边防部队。②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
描写了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 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它表现的是一 种盛唐时期的乐观积极地生活态度。
小结
鉴赏边塞征戍诗思想内容的方法:
1、抓住标题,联系作者,利用注释
2、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初悟情感
3、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再悟情感
4、重视尾联,主题升华,情感更浓
从 军 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无那,无奈。
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析。
• 黄 孤 青 ( 从 二 沙 城 海 百 遥 长 王 战 望 云 昌 军 ) 穿 玉 暗 龄 行 金 门 雪 甲 关 山 。 , 。 , 借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 戍边将士的壮志豪情。
不 破 楼 兰 终 不 还
朗读下面诗歌,说出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
陇 西 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 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标题为“征人怨”,诗句中有金河、 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还有马策、 刀环等用品,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现场纠错:(2)征戍将士在边塞频繁出兵打仗使许多 戍边士兵客死他乡,表现征戍将士厌战。(马颛)
(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 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边塞征戍诗的判定:
一、从题目看:《边诗》、《出塞》、 《塞下曲》、《雨雪曲》、《从军行 》、《陇西行》《使至塞上》《雁门太
守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二、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 矛、戈、剑、箭、戟、斧、刀等; 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金河、玉关、 楼兰、夜郎、龟兹、轮台、胡、羌、 夷等; 四、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 黄沙、长云、雪山、孤城、羌笛等。
朗读下面诗歌,说出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一)
塞下曲四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虚实结合/主客移位:通过环境的凄凉,抒发孤独思乡 之情;通过羌笛之音,从听觉抒发思乡之情; 运用心理描写,以虚写的方式,想象写景,写征人妻子对 丈夫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更加表现证人对亲人的思念。
课后作业
查资料整理怀古咏史诗和山水田园诗 的思想内容。
欢 迎 指 导
(四)
书 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犹 可 五 誓 ( 是 怜 千 扫 三 陇 ) 春 无 貂 匈 闺 定 锦 奴 陈 西 梦 河 丧 不 里 边 胡 顾 陶 行 人 骨 尘 身 。 , 。 ,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
注:①蕃州部落:指戍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 带的边防部队。②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
(二)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四首(其一)
表达了诗人对结束战争、收复边疆的 急切心情。 (杨春) 本是通过写燕与马的艰苦生活,衬托 出塞外战士的艰辛,表达作者对戍边将 士的同情和渴望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 (孟壮)
慷慨悲壮之歌
——边塞征戍诗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判定边塞征戍诗这种诗歌题材 把握边塞征戍诗的思想内容 总结鉴赏边塞征戍诗思想内容的 方法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 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 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
人思念故乡、厌倦战争、渴
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四)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一)描写了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 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二)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 写表现戍边将士的壮志豪情。 (三)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 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故乡、厌倦战争、渴 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四)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 奈何的郁闷之情。
(2010新课标卷)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 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 答: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 塞的思乡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