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安全PPT课件

静脉输液安全PPT课件



13
新世纪静脉输液的变革

在静脉输液领域应用科学技术 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化 推进静脉输液新理念 输液治疗的管理与控制 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
14Leabharlann 护理与合理用药15
用药都包含哪些内容?
名称
(通用名、商品名)

规格 适应症与禁忌症 用法用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儿童、妊娠与哺乳)
输液理念、技术落后
4
一年中 全世界
50亿个 外周静脉 导管
1.5亿个 中心静脉 导管
输液治疗 并发症 感染
非常惊人 的死亡 人数
5
如何有效改善输液治疗 护理质量?
6
治疗方案的评估

• • •
输液目的
输液疗程 输液速度 溶液性质
– – pH值 渗透压刺激性
7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 中度危险 低度危险 >600mOsm/L 400-600mOsm/L <400mOsm/L
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8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阿霉素 5-FU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3%氯化钠 TPN 甘露醇 5%碳酸氢钠 50%葡萄糖
渗透压
280 650 352 610 1030 1400 1098 1190 2526
32
化疗药2
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的过敏症状:阿霉素、 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等 均易引起过敏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药液外渗导致静脉炎 机械刺激和损伤:长期输液或静脉注射给 药,使静脉内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导 致静脉内膜炎
33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5%碳酸氢钠注射液150ml静脉滴注。因患者四肢肿 胀,未能及时判断出液体有无外渗,至输入约50ml 时才发现局部肿胀明显,立即停止输入 局部按常规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并外用热水袋 加温,每次30分钟,每日3次。经对症处理后肿胀未 消退,局部疼痛难忍,继之出现皮肤逐渐发红、变 紫 造成15cm×8cm的皮肤严重坏死,经植皮后痊愈

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贮藏条件
16
简单说,合理用药就是
安全
有效 经济
17
与护理工作关系最密切的就 是安全
患者安全
在医疗过程中不会受到意外伤害
;或为了避免、预防和纠正医疗服务
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而采取的行动。
18
在医疗过程的任何环节中,能够引
起或导致不适当用药或患者伤害的,
所有可以预防的事件。
Reducing Medication Errors and Increasing Patient Safety: Case Studies in Clinical Pharmacology. David M. Benjamin. J Clin Pharmacol. 2003;43:768-783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 会 2006年制定
30
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 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 织炎性变及水肿等,而生理盐水无此改变
31
化疗药1
抗癌药物引起静脉炎多为坏死型 化疗药的直接毒性作用:作用于细胞代谢 周期的各个阶段,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正常的细胞和组织亦有一定的损伤, 可以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 药物刺激:药物浓度高,输入速度快,超 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 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导致静脉 炎
25
没有安全的药品
只有安全的医生、护士和药师
26
风险管理——个人的预防策 略
熟悉药品
熟悉患者 三查七对 澄清医嘱 不要“借用” 注意沟通 正确操作
27
药物渗出及外渗的
临床表现及处理
28
静脉炎的分级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 2006年制定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没有症状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条索样物形成 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条索样物形成 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1英寸 有脓液流出
29
渗出与外渗
渗出---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 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外渗---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物或 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9
患者的要求
安全
有效
经济
10
效益高 医疗成本低
医院的要求
满意度高 病人投诉少
11
法律认可的全国统一的输液标准权威文件 医院建立、实施静脉输液 安全执行模式的相关报道
我们缺少?
对输液护士进行培训、考核、资格认证 的权威机构 静脉输液专职护士队伍
静脉输液资讯
12

1999年 中华护理学会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委员会 1999年 大规模医院成立静脉输液小组 设立静脉输液门诊
34
这些处理正确吗?
35
不妥
5 %碳酸氢钠注射液为高渗溶液,呈弱碱性, 局部加热后产生二氧化碳及碳酸钠,使水溶 液呈强碱性反应,对血管刺激及组织损伤较 大
剂型、给药途径、适应症
莫西沙星0.4g,qd
静脉?口服?
氯己定溶液,外用 诊断?
23
减少ME的措施
1. 剖析ME发生的原因
2. 完善工作流程,避免错误重复发生
3. 条形码的使用——药物、患者
4. 易混淆的药品分开摆放
5. 使用高危药品时特别注意
6. 用药时要专心
24
对患者——促进安全用药 对系统——风险管理
张秀芝
1
1
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 曲折历程,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 整的体系
2
目前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 手段之一
3
国内外的调查均显示:90%以上的住 院患者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2
3
1
感染控制、先进输液工具知识掌握不够
2
不了解血管和药物特点,输入途径选择错误
3
4
法律意识淡漠,输液护理文书书写不规 范
19
ME的分类——发生环节
医生开医嘱 39-49%
护士给药 26-38%
沟通
药品调配
11-12%
11-14%
20
发生ME的原因
直接原因或普通原因 内在根本原因
预防
21
普通原因3 口头医嘱
患者血容量不足,临时给袋右旋糖酐。
患者血钾低,“给这瓶糖里加一支钾”。
22
普通原因4 遗漏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