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鑫博士主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含备孕、0到12岁的养生智慧)主讲人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专家,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
视频里面有些传统的推拿方法,比如给小儿捏脊,我妈就会,正是祖祖辈辈古老的智慧流传!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2011年隆重推出了一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学家彭鑫博士主讲的《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让孩子少打针少吃药的自然安全保健法)》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喜爱。
节目第一次将中医养生的概念引入了婴幼儿健康保健领域,以中国传统中医古法来调理婴幼儿健康,开创了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来传播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的先河;同时也是第一档运用中医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由育儿达妈全程参与现场交流的节目。
优酷第一集《中医古法婴幼养生》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二:备孕及孕中养生三: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四、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五、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六、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七、中医五官望诊八、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九、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十、小儿哮喘与呕吐十一|小儿腹痛与腹泻十二、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十三、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目录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3)part3:新生儿护理 (4)part4 新生儿体质特征 (5)第二集备孕及孕中养生 (6)part1 备孕及养胎 (6)part2 孕妇寒温调摄与防感外邪 (6)part3 孕期的精神调养及胎教方法 (7)part4 孕期适宜的运动和保健方法 (8)第三集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9)part1 胎毒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9)part2 早期开乳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10)part3婴儿期的母乳喂养 (11)part4 辅食添加与断奶 (12)第四集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12)part1 囟门和牙齿的发育特点及养生方法 (13)part2 动作、语言、认知发育特点 (13)part3 1-3岁幼儿期饮食、睡眠、寒温 (14)part4 变蒸与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16)第五集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 (17)part1 导致孩子生病的先天因素 (17)part2 导致孩子生病的后天因素 (18)part3 小儿生病的规律 (19)part4 小儿患病的内伤因素及应对措施 (20)第六集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3)part1 小儿生理的特点有哪些 (23)part2 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4)part3 察鼻与听声音(简单判断小儿疾病的方法) (25)part 4 察二便和闻气味 (27)第七集中医五官望诊 (28)part1 望神色,知健康 (28)part2 望形态和望面部 (29)part3 望五官 (30)part4 望诊五官之口与舌 (31)第八集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 (32)part1 小儿感冒的原因、症状及护理 (32)part2 小儿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33)part3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上)——食疗 (34)part4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下)——推拿按摩手法 (35)第九集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 (36)part1 小儿扁桃体炎的中医疗法 (36)part2 小儿肺炎的病因与治疗 (37)part3 小儿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37)part4 小儿口疮的中医疗法 (38)第十集小儿哮喘与呕吐 (39)part1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上) (39)part2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下) (40)part3 小儿呕吐的病因与食疗方法 (40)part4 小儿呕吐的按摩手法和预防调护 (41)第十一集小儿腹痛与腹泻 (42)part1 小儿腹痛的原因和表现 (42)part2 小儿腹痛的症治分类和食疗方法 (42)part3 小儿腹痛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3)part4 小儿腹泻的原因和食疗方法 (44)第12集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 (44)part1 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4)part2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疗法 (46)part3 小儿积滞的中医疗法 (47)part4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48)第十三集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 (49)part1 小儿脑瘫的诊治 (49)part2 小儿脑瘫的中医推拿手法 (49)part3 小儿麻疹的防治 (50)part4 小儿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51)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精彩提示:治疗小儿受寒腹泻的外敷法;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婴幼儿各年龄阶段养生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
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1.中医治疗疾病的副作用小,非常适合婴幼儿(常用食疗、保健和按摩)2.通过”捏脊”可以解决孩子的发热咳嗽等常见问题(视频讲解捏脊的手法),每天捏脊10分钟左右。
促进消化,手法可以轻柔一些;发热感冒,手法可以重一些。
疼不疼,取决于手法轻重。
3.儿童(12岁之前)不太适宜做足底按摩。
因为儿童经脉畅通,身体柔软,体温较高,脚底红扑扑的;人老先老腿,经脉不畅,身体僵硬,脚底容易受寒。
4.儿童一定要忌生冷。
小儿年幼胃里面热气比较多,想吃凉东西,小的时候没事,但这种习惯一旦保持下去,小时候就会伤胃,脸色发黄,鼻子中间叫气池的地方(详见视频描述)发青,代表肠胃有寒,这种脸色会持续到青春期以后,这种女孩胃寒导致子宫寒,引起痛经。
5.治疗儿童(肚子受寒)腹泻的热敷法:炒热的粗盐粒,用布包好,熥在肚脐上农贸市场买特别大个的粗海盐粒,用铁锅炒热,用布包好,敷到肚脐上可以焖胃,治受寒腹泻,暖肠胃,拔湿气。
6.中医古法中的“拔罐和刮痧”也适用于儿童。
(风寒感冒,用刮法效果非常快,5岁之后适用)7.孩子在四岁之前,不宜用“针法”保健,易破气。
(小孩吹空调受寒,面瘫,用针效果好)8.中医古法中的“灸法”适用于婴幼儿保健。
(艾条,烧着后,在特定穴位熏,效果好)9.“导引”类似于气功,有推经导络的意思。
“导引”通过打通孩子的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导引的动作,配合呼吸,肢体病就能痊愈。
少儿武术班的基本功,就是导引的动作。
一,压腿,打开足三阴经,脾经、肝经和肾经,此三经一打开,全身的能量就起来了;二,站桩,把全身的浊气站下去,清气上升。
经脉通畅,胃口就好,容易长高。
)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小儿发育,是形体和精神,同步发育,中医认为,形神要合一。
2.什么叫生长发育?生长是形的量的变化,发育是功能性的变化。
3.胎儿在后期的体重增长,主要是脂肪的累积。
胎儿发育前期,是骨骼和内脏的发育。
孕妈妈要根据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4.婴幼儿体重变化规律:足月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公斤;婴儿期体重增长最快,以后逐渐减缓;小儿体重存在个体差异,波动范围为±10%以内。
5.新生儿出生3天左右,有正常的生理性体重减轻现象。
吮吸,正确含着乳头下边特别是乳晕部分,小儿多吸就可以多分泌乳汁。
有母乳后,就母乳喂养。
6.新生儿出生后要清理胎毒,也就是羊水,从嘴里掏出来。
(羊水吞咽下,对内脏不好,甚至影响到成年后;吞多,会造成窒息)7.新生儿可服用打口药,帮助排尽体内的胎毒。
(新生儿,头要侧放不用平躺,免得呕吐物呛着,出生前3天,小儿要排泄很多胎粪和呕吐胎毒,体重下降很正常;美国的做法是,让小儿趴着,嘴里吐干净。
)8.体重超出一般规律,多见于一些肥胖儿童,还有巨人症,这些都是病态;体重不足,疳积的情况比较多。
(“疳”是代表孩子的肠胃消化,运化不了,导致身体发育不好,小儿长时间身体瘦弱多归属于此类,脸色发黄,毛发枯黄,嘴唇发白,肚子比较鼓胀,四肢比较瘦弱,就叫“疳症”;积)9.肥胖儿童,有糖尿病的倾向;瘦弱儿童,多属于消化不良。
10.身高规律:新生儿身高,男50.6cm、女50cm;0-3个月,每月增长3-5cm;3-6个月,每月增长2cm;6-12个月,每月增1-1.5cm;出生第一年,增长25cm左右,约75cm;出生第二年,达到85cm。
两岁后,每年约5cm;青春期,身高再次进入发育高峰。
11.养孩子不要像催苗一样,长得快的东西,往往寿命会比较短。
(07年统计北京女孩平均来例假的年龄是9.2岁,20年前是12岁)12.孩子的生长发育过快,容易埋下健康的隐患。
现在又很多初中高中生,肥肥胖胖,走路也不灵活,实际上是催熟,吃各种营养品,导致骨密度低,容易骨折,身体也容易出问题,北京东城区1.5%的中学生,有糖尿病的倾向,这与家长喂养小孩的理念有关,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建立正常的饮食习惯,往往认为多吃肉多喝牛奶身体就会长得强壮,实际上不见得是这样,会导致以后的疾病。
13.婴儿期养生重点:饮食和睡眠。
(饮食,配合母乳按照添加辅食的规律进行。
1岁左右断奶,以辅食为主。
)14。
辅食添加的内容:五谷杂粮、粥、蔬菜泥等。
15.幼儿期(1-6岁)养生注意事项:一、不要吃过凉的食物;中国人的脾胃适合吃五谷杂粮(小麦面粉、小米、大米、高粱、豆类等),养生要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吃牛奶,营养吸收率低,西方人祖先为游牧民族,体质不同,能吃冷饮,吃牛奶吸收率高);产妇红糖小米粥养脾胃,.小米粥上面的那层油,最能滋养孩子的肠胃;二、要吃当季当令本地的水果,不要吃反季节水果。
不同季节的水果,与人体的“气”是相对应的。
(根据24节气,不同的时令,不同的水果成熟,代表不同的气,夏天吃西瓜清热,冬天吃橙子柚子,橙子是热性,补充维生素,帮助建立体内酸碱平衡)。
16.夏天天热人体毛孔张开,吹空调,易受寒;冬天用暖气,人体毛孔闭塞,又食用高能量食物,有内热,易上火,上火容易伤肺,还得清肺热。
17.幼童期(7-12岁)养生注意事项:一、饮食要注意温暖;二、不要太热了。
欲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小儿着热比着凉更麻烦。
小儿着凉往往是,先“捂”,捂热了,就开始脱,脱了一吹风就受寒,开始咳;小儿吃东西没有节制,遇见喜欢吃的就多吃,吃多了就撑,一撑脾胃给弄坏。
多食则雍,整个消化没法建运。
往往吃撑一次,他会拉肚子,还会腹泻,甚至便秘。
小孩吃多了,会产生内热往上一熏,形成肺气,然后咳嗽不愈。
part3: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脏腑娇嫩,气血虚弱,需要非常细心的护理。
2.孩子出生后最基本活动:睡觉、哭。
小孩刚生下来,速包裹,令其安睡,睡醒了就哭,哭完了又睡,听其自然,不要动他,对其身体发育有利。
哭则清气升,哭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锻炼肺活量,同时按摩脏腑。
睡是浊气下降,让胸腹之间气血贯通。
小孩不爱哭,只有不是萎靡不振,吃饭睡觉都好,就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