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阳市土地利用现状)

信阳市土地利用现状)

信阳市郊区土地利用及现状目录摘要 (3)关键字 (3)Abstrac (3)Key words (3)引言 (3)1区域概况 (4)1.1地理位置 (4)1.2自然条件 (4)1.3中原文化区位优势 (4)2郊区土地利用现状 (4)2.1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4)2.1.1农用地 (4)2.1.2建设用地 (5)2.1.4耕地变化分析 (5)2.2郊区土地利用布局现状 (5)3影响信阳郊区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 (5)3.1自然因素 (5)3.2经济因素 (6)3.3区位因素 (6)4信阳郊区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6)4.1评价方法 (6)4.2评价结果分析 (7)4.2.1郊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7)4.2.2郊区土地集约经营程度不高 (7)5信阳郊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5.1土地利用效率低 (7)5.2土地利用结构混乱 (8)5.2.1郊区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8)5.2.2农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8)5.3市区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8)6信阳郊区土地利用对策 (8)6.1优化信阳郊区农业和工业土地利用布局 (9)6.2合理安排旅游、交通水利用地 (9)7妥善处理郊区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9)7.1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 (9)7.2强调耕地数量和质量双重保护 (9)8结论 (10)参考文献 (10)信阳市郊区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摘要:城市郊区位于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它既是城市化的前沿地区,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区域。

目前,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存在耕地减少、土地环境恶化、土地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划等等很多突出性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科学合理利用稀缺土地资源是城市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信阳郊区为研究范围,研究信阳市郊区的土地利用问题。

分析了信阳市郊区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以及郊区土地利用的优化。

关键字: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结构A bstrac t: urban suburb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rontier regions, is also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ilot area. At present, the city suburb of cultivated land use existing l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reduction, land use the lack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etc many prominent sexual problems, and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re scar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In this paper, for the research scope of xinyang suburb of land use in xinyang city suburb of research.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xinyang city suburb, land use and land use of suburban optimization.Key words:city suburbs Land use Land utilization layout Land use structure引言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和农村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郊区已逐渐成为影响城乡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它既为城市规模的扩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又是农村城镇化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前沿地带,其稀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更是城市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城市郊区是城市和乡村城镇的结合交汇区域,城市要素及功能的扩散使它成为城乡建设发展最快的地区。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区域成为城市扩张的承压区,同广大农村及典型农业区的紧密相连又使它作为了城市很多赖以生存发展的原材料、能源和农副产品生产的承载区,而建立合理的用地布局与结构是决定这些作用能否真正得到发挥的首要条件。

1区域概况1.1地理位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在西部高原和东部平原间有一条明显的南北向的过渡带,信阳正好位于这条交接地带的正中全境东西长约205公里,南北宽约142公里,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辖8县2区。

下辖浉河区、平桥区、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等八县二区,另有羊山新区、南湾湖风景区、上天梯管理区、鸡公山管理区、信阳工业城、潢川开发区等6个处级行政单位。

1.2自然条件信阳地跨淮河,淮河南北自然景观: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犹如江南风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

信阳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

境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避暑胜地——鸡公山、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波尔登森林公园等。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花岗岩、大理石、萤石、白云石、石英和重稀土等,其中花岗岩储量达1700万立方米。

1.3中原文化区位优势信阳是巴蜀文化和汉唐文化、江淮文化、黄河文化交汇地之一,特别是江淮文化和黄河文化对信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江淮文化和黄河文化兼而有之的优势。

2郊区土地利用现状2.1土地利用结构现状2.1.1农用地根据地籍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统计,全市土地总面积28362408.1亩。

农用地年末面积22389608.2亩(其中耕地11870063.3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78.94%。

2.1.2建设用地建设用地3423732.8亩,占土地总面积12.07%。

信阳市土地利用计划44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07公顷,盘活存量133公顷。

2007年经省、市政府批准建设用地18宗,用地面积358.3053公顷(农用地244.1406公顷,农用地中耕地194.5195公顷)。

近两年由于经济飞跃发展,用地量较大,特别是羊山新区发展较快,审批用地的用途构成是:商服用地55.2733公顷,工矿仓储用地120.542公顷,公用设施用地4.9224 公顷,公共建筑用地52.903公顷,住宅用地122.3459公顷,分别占全部批准用地的15.51%、33.81%、1.38%、14.84%、34.32%,住宅用地所占比例最大。

2.1.3未利用地未利用地2549067.1亩,占土地总面积8.99%。

2.1.4耕地变化分析耕地减少去向主要为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和其他。

建设占用耕地5029.0亩,占耕地总减少量的98.36%。

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78.9亩,占耕地减少总量的1.54%。

部分乡镇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了茶园,以提高农民收入,造成耕地减少。

2.2郊区土地利用布局现状信阳郊区是城市服务区模式,这种城市服务区模式主要是依托城市,将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大的服务区。

这种土地利用布局模式建立在城乡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原理之上。

是现代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布置的基础。

虽然在现实城市及郊区的布局中,各种条件的变化(如交通新干线的出现、运输方式的改变、人为因素的干预、地表状况的变化等)都会导致同心圆圈层式结构的形变,这些形变都是在同心圆的基础上发生的。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同心圆的布局特征。

位于信阳郊区乡镇,是信阳蔬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的供应地,兴起的旅游业也较发达,了具有典型的城市服务区模式特征。

3影响信阳郊区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3.1自然因素主要指城市周围的地貌、水文、气候、地质基础等自然地理特征。

作为城市郊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它们对信阳市郊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途径及其效益具有极大的影响。

自然因素也明显影响了信阳郊区非农土地利用及其布局。

信阳地势南高北低,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中部是丘陵岗地,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酷似江南风光,是信阳的粮食生产基地。

北部是平原和洼地。

信阳郊区位于中部平原,因此形成以果品、平原蔬菜、粮食、养殖、园艺等的地域组合格局。

3.2经济因素当经济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收入及投资的增加,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生活用地等将会迅速增加,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化速度明显加快。

而当经济处于停滞或衰退阶段,城市扩展速度会大幅度降低。

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信阳市郊区土地面积减少,减少的土地大部分为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经济因素对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的作用。

统计表明,自中心建成区向外至城市近郊、城市远郊,各产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为第一产业逐渐增加,而二、三产业逐渐减少。

表现在产业用地结构上,从建成区向外农业用地的比重逐渐增加,建设用地逐渐减少,完全对应着产业分布的层状形态。

3.3区位因素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独具特色的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正是与其所处的独特区位—城市郊区位置紧密相关。

由于城乡交接的优势,使郊区同时受到政府、企业家、城市居民、农户和土地开发商的青睐。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空间区位对信阳市郊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城市郊区是农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复合区,既接受了来自城市的扩散,又保存了原有的乡村格局,同时还派生了一些特别活跃的边缘性用地类型(如高产菜地、花卉种植、养殖、生态农业观光等),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结构十分复杂。

②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差异突出,土地用途可塑性大,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由于利用效益的差异性明显,相互竞争会十分激烈,并最终导致土地不断向利益高的用途转移,致使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具有较高的结构可变性。

4信阳郊区土地利用现状评价4.1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是将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如下:(1)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

(2)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递阶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

(3)确定以上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