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排污许可制政策解读
改革背景-环保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 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 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第二十一条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 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废水、污水的 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历史设施的 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当明确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浓度 、总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许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禁止无证和违规排污 。第二十二--二十四条对排污口设置、自行监测和企业主体责任做了详细明确。
--2017年4月,原环保部成立了排污许可与总量控制办公室,将总量 控制、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三项职能归到该处室,为固定污染源 基础制度的制度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排污许可制改革相关简介
7、2018年1月原环保部发布《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部 令第48号),延续和细化《暂行规定》部分要求,并对核发权限 等进行了调整。
国家排污许可制政策解读
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
二O一九年四月
1 第一部分 改革背景 2 第二部分 改革目的
第三部分 顶层设计 第四部分 企业责任与监管执法 第五部分 时间进度要求 第六部分 排污许可管
排污许可制度不是一个新的制度,不是“空穴来风”,是现行的固定污染源管理 制度。各省(区、市)从上世纪开始试点实施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如《广东省排放污 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粤府函〔2001〕286号)、《广东省排污许可证实施细则》 (粤环〔2009〕74号)、《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99 号,2014年4月1日起施行)。排污许可制为广东省固定污染源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为推进国家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现行的《广东省排污许可 证管理办法》与环保部印发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在适用范围及类别、 申领条件及程序、许可证类别及期限、持证人义务、载明事项、管理要求等内容上都 有不同。
3、2017年推进核发火电、造纸,以及钢铁、水泥等15个重污染行 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国家排污许可制改革相关简介
4、建立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5、组织制定一系列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及行业
的)、环境管理台账和执行报告技术规范以及自行监测指南、污 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等技术指导文件。 6、2017年印发《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 (部令第45号),明确分类管理,分步推进等管理要求。
改革背景-环保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 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 议修订通过,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物防治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 次会议第二次修正,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 会议修订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排污许可制改革相关简介
1、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 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将排污许可制建 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为企业守法、部门执 法、社会监督的依据。2020年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
2、2016年11月,原环保部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环 水体〔2016〕186号)--启动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第十九条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本法第 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 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改革背景-深化改革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 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2015年9月11日由中央政治局会 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 制。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建立统一公平、 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制,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全过程管控。
改革背景-迫切性
迫切需要明确排污许可制度 改革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改革途径、进度安排、组织
实施等重大问题。
迫切需要整合衔接各项 制度、统一管理对象和 内容、划分中央和地方 事权、明确各方责任。
迫切需要完善法律 法规、制定配套政 策、组织宣传培训
。
迫切需要制定排污许可制实施的顶层设计方案及配套文件,统 筹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存在的不足:一是基础核心地位不突出,多项环境管理制度并行、交叉、重复, 未能有效衔接。二是证照空乏,重证轻管,许可内容单一,只对纳入总量控制的主要 污染物进行许可,未能涵盖环境质量超标的污染因子,难以直接与改善环境质量挂钩 。三是对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强调不够,企业缺乏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主动性,污染 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环境监管薄弱,处罚力度不够。四是缺乏统一规定,不同地区 发证对象、许可要求、有效期等不同,难以实现统一公平。
8、广东省2018年推进淀粉等6个行业以及广州、深圳的水处理行 业核发工作。
9、按照国家部署,广东省2019年要完成畜牧等15个大类行业(含 通用工序)排污许可证核发,其中包括畜禽养殖等19个中类以及 锅炉、配套电镀和水处理等3个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