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区划分PPT课件
.
8
宣武区(110104)
宣武区因位于宣武门以南而得名。宣武区已有 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六朝古都之始的金中都, 即在现今的宣武境内。明清时期宣武作为外城, 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 了老北京平民文化、商业文化、戏曲文化的繁 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宣南文化。
宣武区是民国时期的北平外二区和外四区合并 而来的。开始把外二区和外一区合并称为“前 门区”,外四区称为“宣武区”,后来将前门 区西部和宣武区合并称为“宣武区”。(2010 年国务院批准与西城区合并为新西城区)
.
6
崇文区(110103)
崇文区因位于崇文门以南而得名。作为文明 古都的一部分,在今崇文区境内曾有过较为 繁盛的时期。元代,一些达官显贵开始在这 里建宅第、修园林。明,永乐年间建天坛, 正统年间建正阳门箭楼;嘉靖年间修筑外城。
.
7
崇文区(110103)
1950年5月北京市城区调整为九个区(一区 至九区),原八、九区并为六区、十区改为 七区,十二区改为九区。1952年9月1日又 改六区为前门区,改七区为崇文区,九区撤 销,其东部从天桥南大街以东,珠市口东大 街以南九个段并入崇文区。1955年9月又将 原东郊区的广渠门外和东便门大桥以东部分 以及丰台区的永外地区划入崇文区管辖。 1958年6月1日在城区合并中,原前门区撤 销,以前门大街为线,东、西分别划属崇文、 宣武二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与东城区 合并为新东城区)
.
11
丰台区(110106)
明代,今右安门以东的南苑乡属大兴县,西部王佐乡北 部及大灰厂一带属房山县,王庄——怪村以南属良乡县。 清末丰台镇以东、大红门以北划为城属区。
1928年6月,丰台区东部属南郊区,中、西部分属宛平 县、房山县和良乡县。1950年6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 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撤消建制的北京市十八区 并入第十五区。同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郊区名 称与城区衔接,原十四区改为第十一区,十五区改为第 十二区。1952年7月,又决定将十一区改为南苑区,十 二区改为丰台区。
北京城区划分
.
1
解放后北京的行政区划范围经过五次调整,直 到1961年形成了今天16区、2县的格局。
截至2007年,北京共有134个街道办事处、142 个建制镇、41个建制乡、2554个社区居委会和 3955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地处北京二环路以内 的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四个区是 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朝阳区、 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 区,形成了“城八区”的概念。
13
海淀区(110108)
海淀区因历史上此地有大片水域而得名。海淀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燕。随着我国朝代的更 迭和建制的变更,海淀地方的隶属也多次发生变 化。作为一个地区的兴起,则是与北京城的发展 息息相关。清代在这里修建了大规模的园林建筑, 圆明园、颐和园一带成为皇家禁地。1860年英法 联军火烧圆明园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致 使海淀区两次遭受劫掠。
.
10
丰台区(110106)
在金朝时就出现别墅群,名曰“远风台”。明朝时此处 已出现村落,名曰“风台村”。另说金代都城有丰宜门, 门外设拜郊台,丰台之名即取自丰宜门之“丰”,拜郊 台之“台”,清朝称“丰台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名 而得。商、周时代,丰台地区属古北京——蓟城的郊野。 秦时置蓟县,治所阴乡城在今丰台镇南葆一带。至唐建 中二年,析蓟县西界为幽都县。今丰台区中部当时属幽 都县;东部属蓟县。辽会同元年,改蓟县为蓟北县,开 南乡大红门以北属北泰元年,改幽都、蓟北为宛平和析 津。金贞元元年又改析津为大兴。同时,在今右安门以 东的南苑乡地区属大兴县,西部北公村以南属良乡县, 中7)
石景山区因“燕都第一仙山——石经山”而得名。 解放后,北京市区划几经调整。1952年,撤销宛 平县,成立丰台区、南范区、石景山区,隶北京 市。1958年,南苑区、石景山区大都并入丰台区。 1963年,石景山区从丰台区分出成立石景山办事 处,1967年建为石景山区。
.
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设东单区、东四区。1958 年东单、东四区合并改称东城区。(2010年国务 院批准与崇文区合并为新东城区)
.
4
西城区(110102)
西城区因位于北京城内城西部而得名。西城 区历史悠久,元、明、清三代均为都城西半 部。元大都五十坊,今西城境内有十九坊。 清八旗中有四旗驻防今西城境内。清光绪末 年废除内八旗、外五城旧制以后,五十多年 间行政区划多次变动。
.
9
朝阳区(110105)
朝阳区因位于朝阳门外而得名。朝阳区历史 久远。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广阳郡,后属 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燕京道析津府,金 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将中都路大兴府改 为中都路大兴县,明清时属京师顺天府,仍 归大兴县管辖。
1925年设区,称北京市东郊区,1928年改为 北平市东郊区,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朝 阳区至今。
.
5
西城区(110102)
1950年4月18日,政务院批准将北京市调整合并 为16个区,今区境内为第2区和第4区全部、第5 区之西半部及第13、第14区的一部。1952年9月, 市政府再次调整区划,今区境内为西单区和西四 区及海淀区、前门区的一部分,第2区更名为西 单区,第4区更名为西四区。1958年5月经国务院 批准,西单、西四二区合并为西城区至今。1987 年9月北京市将朝阳区马甸0.6平方千米划给西城。 至此,西城区面积31.66平方千米。(2010年国 务院批准与宣武区合并为新西城区)
.
2
规划中北京市城区的范围是北京五环路以内。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先后有数个 近郊县改为区。由于北京市政治、文化中心 的定位,工业重心正在逐渐外移。
.
3
东城区(110101)
东城区因位于北京城内城东部而得名。东城区历 史悠久,辽金时期已出现村落,金代为中都东北 部,元代位于大都东半部。明代永乐十九年 ( 1421 年)定都北京,东城为 15 个坊。清代属 大兴县,东城驻有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个 旗。元、明、清三代皇宫均建于今东城区域内。 民国时,今东城区为当时的内一、内三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