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松药
中时效:维库溴铵( 中时效:维库溴铵(vecuronium ) 又名“万可松、去甲本可松” 又名“万可松、去甲本可松” 化构似泮库溴铵, 环上季铵去甲基, 化构似泮库溴铵,A环上季铵去甲基,作用 快而强, 快而强,肝摄取增加 对循环影响效小,无抗迷走和组胺释放, 对循环影响效小,无抗迷走和组胺释放,适 于心肌缺血病人 主要在肝消除, 主要在肝消除,梗塞性黄疸及肝硬化病人作 用延长,肾功能衰竭病人可以使用( 用延长,肾功能衰竭病人可以使用(有肝代 偿) 肝代谢产物3 OH化合物肌松作用强 肝代谢产物3-OH化合物肌松作用强
(一)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起效时间:给药→最大效应 起效时间:给药→ (2)临床时效:给药→恢复25% 临床时效:给药→恢复25% (3)总 时 效:给药→恢复95% 给药→恢复95% →75%) (4)恢复指数:恢复时间(25% →75%) 恢复指数:恢复时间( 肌松药等效强度指标):指在N ):指在 (5)ED95(肌松药等效强度指标):指在N2O、巴比妥类和 阿片类药物平衡麻醉时,肌松药抑制单刺激肌颤搐95% 95%的 阿片类药物平衡麻醉时,肌松药抑制单刺激肌颤搐95%的 药量。 药量。
阻断N1-R、M-R(分子结构与Ach相似) 阻断N 分子结构与Ach相似) Ach相似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神经节阻滞)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神经节阻滞) ;(神经节阻滞 心血管系统反应;(抗迷走作用) 心血管系统反应;(抗迷走作用) ;(抗迷走作用
组胺释放作用 无中枢作用
四、肌松药的药代动力学
季铵盐:口服难吸收,皮下、肌注吸收少, 季铵盐:口服难吸收,皮下、肌注吸收少,静注 不易通过血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分布:细胞外液,Vd小 分布:细胞外液,Vd小,呈二室模型 消除: 消除: 主经经肾排泄(无重吸收):泮库溴铵、 主经经肾排泄(无重吸收):泮库溴铵、哌库 ):泮库溴铵 溴铵、多库氯铵( 溴铵、多库氯铵(长) 主要经肝、胆消除: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主要经肝、胆消除:罗库溴铵、维库溴铵(中) 霍夫曼消除:阿曲库铵, 霍夫曼消除:阿曲库铵, 顺式阿曲库铵 主要经假性AChE:米库氯胺、 主要经假性AChE:米库氯胺、 琥珀胆碱 AChE
按时效分为:短效;中效; 按时效分为:短效;中效;长效 按化学结构:甾类; 按化学结构:甾类;苄异喹啉类
第一节 概 述
一、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二、作用机制 三、药效动力学 四、药代动力学 五、理想条件
一、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1.突触前膜(接头前膜) 突触前膜(接头前膜) 突触前膜 2.突触后膜 接头后膜) 突触后膜( 2.突触后膜(接头后膜) 3.突触间隙 接头间隙) 突触间隙( 3.突触间隙(接头间隙)
♠
长时效: 长时效:
泮库溴铵(pancuronium、本可松) 泮库溴铵(pancuronium、本可松)
甾体类,长效、强效,是筒箭毒的5 甾体类,长效、强效,是筒箭毒的5倍, 无组胺释放作用 心血管兴奋:抗迷走和CA释放作用 心血管兴奋:抗迷走和CA释放作用 CA 静脉注射90s即可插管,恢复指数为25min 静脉注射90s即可插管,恢复指数为25min 90s即可插管 主要经肾、 主要经肾、肝、胆消除,代谢产物3-OH化合物作 胆消除,代谢产物3 OH化合物作 用较强 禁忌证:高血压、心动过速、 禁忌证: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
3.作用于突触外和突触前乙酰胆碱受体 3.作用于突触外和突触前乙酰胆碱受体
突触外受体 正常人少见 在失去神经支配等病理情况下大量合成 突触前受体 正反馈调节使肌纤维适应高频刺激(TOF) 正反馈调节使肌纤维适应高频刺激(TOF)
三、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
受体被阻断达75%以上时,肌颤搐才开始减弱; 受体被阻断达75%以上时,肌颤搐才开始减弱; 75%以上时 开始减弱 受体被阻断达95%左右时,肌颤搐才完全抑制; 受体被阻断达95%左右时,肌颤搐才完全抑制; 95%左右时 完全抑制
二、作用机制
竞争性阻滞 非竞争性阻滞 作用于突触外和突触前乙酰胆碱受体
1、竞争性阻滞 、
(1)非去极化阻滞: 非去极化阻滞:
受体阻断 阻断药 N2受体阻断药。 受体构型不 受体构型不变,离子通道不开放
(2)去极化阻滞: 去极化阻滞:
受体激动 激动药 N2受体激动药。 受体构型改变, 受体构型改变,离子通道开放 改变 结合后产生持续性去极化,肌肉由兴奋转入抑制, 结合后产生持续性去极化,肌肉由兴奋转入抑制,且 持续性去极化 妨碍递质(Ach)的作用。 妨碍递质(Ach)的作用。
第三节 非去极化肌松药 特点】 【特点】
1.肌松前无肌颤
2.有强直性衰减,T4:T1<0.7 2.有强直性衰减,T 有强直性衰减 3.有强直后易化 3.有强直后易化 4.AchE抑制药可拮抗 4.AchE抑制药可拮抗
分类】 【分类】
♠
作用时间: 作用时间: 短时效: 短时效:米库氯胺 中时效:维库溴铵、罗库溴铵、 中时效:维库溴铵、罗库溴铵、阿曲库胺 长时效:泮库溴铵、哌库溴铵、多库氯胺 长时效:泮库溴铵、哌库溴铵、 化 构: 甾体类:维库、罗库、 甾体类:维库、罗库、哌库溴铵 苄异喹啉:顺式、阿曲库铵、多库、 苄异喹啉:顺式、阿曲库铵、多库、米库氯铵
骨骼肌松弛药
(Skeletal muscular relaxants) relaxants)
麻醉药理学教研室
概念与分类
1、骨骼肌松弛药,简称为“肌松药”,是选择性 、骨骼肌松弛药,简称为“肌松药”
作用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 作用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与N2(NM)受体相结 暂时阻断了神经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 合,暂时阻断了神经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从而 产生肌肉松弛作用。 产生肌肉松弛作用。 2、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 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 去极化肌松药(depolarizing 去极化肌松药(depolarizing muscular relaxants),如琥珀胆碱 relaxants),如琥珀胆碱 非去极化型(nondepolarizing 非去极化型(nondepolarizing muscular relaxants),如泮库溴铵 维库溴铵、 如泮库溴铵、 relaxants),如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屈库 铵等
罗库溴胺( 罗库溴胺(rocurorium)
甾类中时效肌松药, 甾类中时效肌松药,新近用于临床 作用快 作用快,弱,短(强度相当于万可松 1/7,时效为其2/3 的1/7,时效为其2/3 不释放组胺, 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无明显作用 肝消除为主, 肝消除为主,其次为肾消除 适用于禁用琥珀胆碱作气管插管者
图
肌 颤 搐 抑 制 百 分 率 %
100 75 50 25 0 起效时间 临床时效 总 时 效
解
恢复指数
时间(h) 时间
(二)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对肌松药敏感性不同
颜面肌(眼睑、眼球外肌),喉颈肌, 颜面肌(眼睑、眼球外肌),喉颈肌,上、下肢 ),喉颈肌 呼吸肌(肋间、膈肌),最后松弛最早恢复 呼吸肌(肋间、膈肌),最后松弛最早恢复 ), 监测: 监测:刺激尺神经引起的拇内收肌的收缩
2.非竞争性阻滞 2.非竞争性阻滞
(1)离子通道阻滞: 离子通道阻滞:
关闭型阻滞: 关闭型阻滞:阻塞通道外口 开放型阻滞:阻塞通道内口 开放型阻滞:
(2)脱敏感阻滞: 脱敏感阻滞:
受体敏感性下降或D 复合物解离减慢; 受体敏感性下降或D-R复合物解离减慢; 受体构型不变,离子通道不开放; 受体构型不变,离子通道不开放; 产生原因:去极化肌松药用量过大,给药时间过长, 产生原因:去极化肌松药用量过大,给药时间过长, 伍用药物等。 伍用药物等。
第二节 去极化肌松药
【特点】 特点】 有肌颤: 1、有肌颤:首次注射肌松前一般有肌纤维成束收缩 TOF(四个成串刺激 2、无强直性衰减:对强直刺激或TOF(四个成串刺激)肌颤 无强直性衰减:对强直刺激或TOF(四个成串刺激) 搐不出现衰减, 搐不出现衰减,T4:T1>0.9 3、无强直后易化 ( 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 PTP ): post): 无强直后 对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肌颤搐不出现易化 4、为非去极化肌松药可拮抗,但为抗AchE药增强 为非去极化肌松药可拮抗,但为抗AchE药增强 AchE 5、大量、长时间用药可出现脱敏感阻滞(Ⅱ相 大量、长时间用药可出现脱敏感阻滞( 阻滞) ≤0.7或 阻滞), T4:T1≤0.7或 ≤0.5 6、有快速耐受性
中时效: 中时效: atracurium,卡肌宁,阿曲可林) 阿曲库铵(atracurium,卡肌宁,阿曲可林)
苄异喹啉类 组胺释放(大剂量时可致Bp↓ HR↑,支气管痉挛) 组胺释放(大剂量时可致Bp↓ HR↑,支气管痉挛) 2/3为酯酶代谢,1/3为霍夫曼(Hofmann)消除, 2/3为酯酶代谢,1/3为霍夫曼(Hofmann)消除, 反复用药无蓄积 酶代谢产物N 甲四氢罂粟碱有CNS兴奋作用, 酶代谢产物N-甲四氢罂粟碱有CNS兴奋作用,使 CNS兴奋作用 氟烷麻醉变浅 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 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体外循环和 肝肾功能不全 门诊手术
不 良 反 应
相阻滞:剂量过大,假性chE异常, chE异常 1、Ⅱ相阻滞:剂量过大,假性chE异常,重症肌无 力,电解质紊乱,合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安 电解质紊乱,合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氟醚、 氟醚、已芴溴铵等 2、心血管:激动M-R、多种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 心血管:激动M 多种心律失常: 心室逸搏、心搏骤停,阿托品可预防) 缓、心室逸搏、心搏骤停,阿托品可预防) 3、高血钾:去极化结果,产生心律紊乱、心脏停搏 高血钾:去极化结果,产生心律紊乱、 4、肌颤:肌纤维成束收缩 肌颤: 5、眼内压升高:眼外肌收缩,脉络膜血管扩张 眼内压升高:眼外肌收缩,
五、肌松药的理想条件
肌松作用快、 肌松作用快、强、短 消除应不依赖于机体器官,如肝, 消除应不依赖于机体器官,如肝,肾等 反复应用无蓄积性和耐受性 其代谢产物无肌松作用和不良反应 无组胺释放作用, 无组胺释放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无不良作用 作用机制为非去极化型 有特异性拮抗药